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9月,山西省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行列。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到美术课程,就要求教师在美术课教学中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发展,情感得到激发与积淀,智慧得到启迪与提升。一、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模块教  相似文献   

2.
高霞 《教育艺术》2009,(7):70-70
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中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欣赏与评述、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综合与探索四大学习领域,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那么,如何在中学美术课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呢?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要求美术课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美术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笔者对此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4.
美术课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文化课.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美术,欣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要求教师在合;理把握教材的同时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拓宽教:学思路.发挥美术学科的优势.通过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集中的审美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激发创造美的欲望和热情。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初中美术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可见初中美术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学生一上美术课就感到厌倦,不知道该如何学习美术,再加上教师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美术课堂的有效性很低。新课标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无形中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那教师应该如何做呢?通过四个方面介绍一下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将共同营造新的课堂,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将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身在中学的美术教师,无可回避正在变化的教育环境,可是在实施新课程之前看也看了,听也听了,讨论也讨论了,新课程也体验了,可就是找不到新课程中所说的理念,达不到它的要求。就是这种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思想,造成美术教育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绘画为中心、以技能为中心的普遍认同观点,以至于美术课被称之为图画(绘画)课,任课教师称之为图画(绘画)教师。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美术教师永远就是只是画画的教师,学生永远就是学习绘画技能技巧的学生。这时很有必要去改变,改变原有的不良教学,去适应新课程。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在美术课的实际教学中,笔者对新课程改革中中学美术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并积累了几点体会。 一、注重教师角色转换,从改变受教育者的地位去授课传统美术课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更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常以成人的水准、专业的标准要求学生,导致他们对美术望而却步,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8.
高师美术教育学以普通中小学校的美术学科教育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教育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文化素质和促进其人格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科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教育的角度认识美术课程,为了适应这种需要,高师美术教育改革责无旁贷,美术教学论教学改革更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提出的交往教学理论是比较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教学理论.在探讨交往教学理论对高中美术课教学的现实和理论意义的基础上,侧重研究美术课教学过程中交往教学的运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中,学生已经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利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创设美术的课堂情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畅游在视觉、听觉的艺术享受之中,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质量,给美术教学带来新的生机,赋予美术课全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1.
赵嘉丽 《考试周刊》2012,(2):185-185
近几年,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但部分教师往往不能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课应该怎样上,不能理解新课程的精神与之前素质教育时代的美术教学有何区别,只能在实践中,边教边学,深加反思,始有所悟。1.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美术。以往上美术课,教材中的美术作品虽然很精美,  相似文献   

12.
曾几伺,美术课上,教师不敢做示范。究其原因不外乎有这样两方面:一是示范讲解属于典型的讲授式教学,一触及就好像与新课程理念有悖;二是示范教学不当而产生很大的弊端,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因此,美术课一度出现教师“动口不动手”的现象。美术作为一门动手性极强的学科,教师的示范是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描绘对象、掌握绘画技巧的重要手段。那么美术课中教师的示范又该如何操作,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美术课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它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审美、陶冶学生的情操之重任。评价作为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对于学生的进步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探讨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希望能够对各位美术教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美术课作为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课程之一,在新课程标;隹的要求下,它更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授课方式,从多角度、多方面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美术内容,使学生的情感变得丰富多彩,个性得到完善发展,人格得到全面提升,审美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总是会不断地切磋教学技艺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美术课堂的“同课异构”就是一个很好的教研方式。新课程理念反对“圣经”式的教材观,要求教师确立课程资源意识。“同课异构”不仅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善于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实际,并且能利用和开发各种教材以外的文本性课程资源、非文本性课程资源,为课程价值的实现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王宏业 《山东教育》2008,(7):103-103
女儿在三年级的时候,经常跟我说,他们班的同学不愿上美术课。这一现象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都说美术新课程犹如一份“营养大餐”,可学生怎么就没胃口呢?细细问来,一是教师很年轻,对美术课教学经验不足,时常有教学秩序混乱的现象;二是美术课有时被别的教师挤占,致使学生对美术课的期望值越来越小。以我从事美术教学二十年的经验判断,关键可能是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上出现了偏差。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开设美术课,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高中美术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目的是使学生提升艺术素养,终身受益。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随之步入课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资源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标准。在高中阶段,如何提高美术课的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粗浅谈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望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8.
张选 《大学时代》2006,(8):156-15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峻的挑战。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究”;四大学习领域。新的美术课就要以增产学生的初步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为宗旨,以课标为依据,采用不同的能力评价标准、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真正地提高到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现有的美术课的教学组织方式,摆脱教学单纯致力于教法、学法、探讨的局限,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以验出发,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我谈谈自己在美术新课程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也是对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教学行为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在应试教育影响下,美术课经常被教师和学生忽视,认为美术课是边缘课程。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美术教育改革也被提上日程,如何上好新时期美术课程成为关注的重心。本文对此进行探讨,旨在为广大同仁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淡化结果意识。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的目的应当是“成教化、助人伦”,旨在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就是培养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和表现能力的过程。教师全程关注、参与学生学习过程的做法,恰好与新课程理念、研究性学习殊途同归,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而淡化结果意识,意味着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不要求出“精品力作”,也不可能成就“名家大师”,不指望一次练习、一个学习活动,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关注材质、肌理,淡化图画意识。曾经有过一段时期,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往往将美术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