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晚清,政治体制问题是当时知识分子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黄遵宪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对民主共和的认识与评价,对君主立宪的推崇与选择,在当时颇具代表性,某些议论与见解亦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2.
江西谘议局的设立,标志着近代江西政治转型拉开了帷幕。在第一次常年会期间,江西谘议局积极履行法定职能,通过了大量议案,保育民生,监督行政,取得了显著成效。谘议局开启了近代江西法治的萌芽,实现了中央政府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预示着省级政治单位朝着三权分立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3.
浅析清末宪政活动中顺直谘议局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其他谘议局相比,顺直谘议局在清末筹备立宪活动中表现出了较强的稳健性.它坚持严格遵守<谘议局章程>,虽然与行政官厅也有矛盾,但从未采取停议和解散的过激行为,同时对其他谘议局的过激行为给予劝解.究其原因,主要是清末直隶地区官绅之间的关系相对协调,顺直谘议局与行政官厅的矛盾较小.  相似文献   

4.
与其他谘议局相比,顺直谘议局在清末筹备立宪活动中表现出了较强的稳健性。它坚持严格遵守《谘议局章程》,虽然与行政官厅也有矛盾,但从未采取停议和解散的过激行为,同时对其他谘议局的过激行为给予劝解。究其原因,主要是清末直隶地区官绅之间的关系相对协调,顺直谘议局与行政官厅的矛盾较小。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中国特殊历史背景下,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将西方君主立宪"嫁接"到中国,但它与西方的君主立宪有本质区别,缺乏立宪国家的基本特征。虽然君主立宪没有在实践中获得成功,但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孙洪伊是清末北方立宪派的主要代表,亦是当时全国立宪请愿运动中的骨干。辛亥革命的洪流又把他推到了与先前相对立的政治舞台上,赞助并参与民主共和,在反袁称帝呼应护国战争方面做出了努力,从而,他又成为活跃于民主派中的风流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共和宪政之于民主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务,采用多数票决定制。共和强调要尊重“每个人”的人权和自由,反对“多数专制”,更注重保护少数。宪政的目标在于限制国家权力,防止民主体制下的滥用权力。民主应当是共和的,且必须受到宪政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时期,国人的民主意识是很不足的。这种不足地辛亥革命产生很消极的影响。它不仅导致了革命内部凝聚力和缺乏和工商业者的政治投机,而且造成了立宪派对开明专制的固执的追求及普通百姓对革命的冷漠。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钟声敲响之后的江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已经迅速步入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轨道,赣人已经迈出了大踏步前进的头三步。江西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孕育着巨大的商机,谁能把握住江西的今天,谁就把握住了事业的明天。江西正在成为新世纪中国乃至世界产业布局调整中一块热得发烫的投资宝地。今天的江西是美好的,美好的今天因为有海内外朋友的到来而更加靓丽;明天的江西必定辉煌,辉煌的明天将会因海内外朋友的贡献而更加绚烂。当明天的太阳升起在红土地上空时,我们相信那些先行一步的投资正在收获满捧满怀的经济硕果。  相似文献   

10.
戴季陶是中国现代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 其一生中政治思想经历过三次重要的转变。戴季陶早年信奉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前后又极力鼓吹民主共和。“五四”时期提倡社会民主主义, 宣扬阶级调和。大革命时期, 出于对工农运动的恐惧, 他在政治上彻底走向反动, 抛出了臭名昭著的戴季陶主义。本文着重阐述了戴季陶一生政治思想转变的过程及历史背景, 旨在阐明戴季陶思想的转变是时代的产物, 戴季陶主义最终破产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古已有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浪漫主义之所以区别于古代,根本上在于它所具备的"现代"特质,其核心内容是个性主义。个体的"我"被抬高到了史无前例的地位,在艺术上确立的以创作主体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学本体论,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它强调作家在创作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国党际协商民主在长期实践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中,对于序化公民政治参与,维护政治稳定;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增进社会和谐;提升公共决策质量,促进决策实施;培育现代公民意识,发展公民文化;发挥民主党派监督,提高执政党执政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上,歌词有着悠久的传统。从"上古歌谣"开始,经"诗经""楚辞""乐府"到"唐声诗""唐宋词",再到"元明散曲""明清小曲",这些占据中国诗歌史大半江山的诗体自诞生之初,无论是以词入歌还是倚声填词,它们本身是以一种歌词形式面世,可见歌词同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清末民初的学堂乐歌是现代歌词的开端,白话新诗的诞生则给现代歌词带来新的生长土壤,但是从二十年代末起,现代歌词已经很少再从新诗吸取养分。文章将主要探讨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至二十年代末现代歌词同新诗的关系,以及现代歌词选择新诗入词的类型及原因,厘清现代歌词自诞生起至二十年代末间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4.
以1920年代的《晶报》文人群体为中心,对当时吴地报人的生存状态进行探讨。此时期的《晶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撰稿人群体,这一群体有着比较一致的思想、文化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思想文化上的保守主义。他们的文化保守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对于"名士风度"和"才子风流"的追慕。在其小说、诗词唱和、小品札记中,类似的名士情趣流露得都颇为充分。  相似文献   

15.
青年代表国家未来、民族未来和社会发展未来.对青年的态度实际上是对社会发展的根本态度.我们应该正确评价以"80后"为代表的当代青年,认真总结他们的成长规律,用全新理念调整评价视角.在此基础上,辩证认识当代青年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而树立现代德育的核心理念,明确现代德育的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的现代社会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