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享受葡萄酒     
我对葡萄酒的喜爱是从诗歌开始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朝诗人王翰的这首《凉州词》,既表达了出征将士举杯痛饮的豪迈之情,也表达了边塞军人以身许国的昂扬气度,成为中外葡萄酒诗中的千古绝唱,使葡萄美酒从此天下闻名。此诗长久地留在我的记忆中,以致我对葡萄酒的喜爱大大超过了对白酒的喜爱,而且每当我端起高脚葡萄酒杯时,总能从杯中闻出几分诗意的浪漫。  相似文献   

2.
哨兵     
像高山巍然屹立,似青松挺拔傲气,您是军中一尊雕塑,任凭风霜雪雨。迎着旭日东升,您给军营带来美丽;当夜幕降临时,您给国家带来安寂。每当我路过此地,您都将右臂迅速抬起,这才是人间最高的礼仪!哨兵@崔忠敏  相似文献   

3.
《写给父亲》这首诗,是我在父亲周年忌日的前夕写的,在1990年11月6日的《河南农民报》刊出后,出人意外地收到一些读者来信,一部分是我所熟识的同道,一部分则是陌生的朋友。其中新乡某医院的一位读者,带着该诗的剪报专程来郑州,向我讨教关于这首诗的创作体会。如此以来,我获得了几分理解。理解是一种幸福,被理解也是一种幸福。记得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在9月的一个傍  相似文献   

4.
故事与绮梦     
写一首诗我必须用阳光的温暖与纯净用酒的香醇用芳草的鲜嫩和春天的微风来写这首诗我必须回避丑陋和罪恶回避粗鲁的言词与华丽的辞藻回避阴影、泥沼和迂回的弯道我必须用骨髓中的信念和血液里澎湃的声音以及泪光闪烁的情意把这首诗写在心里让你来翻阅和诵读我要把这首诗写得更纤细柔软些就像是蟋蟀的触须能够让你一触到就产生拼搏的欲望直到耗尽你所有的精力然后只留下容许说一句话的气力说我是这样的爱你!  相似文献   

5.
四十年前,当我初学写诗的时候,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一位编辑在给我的退稿信中写道:“一首诗首先要有一个完整新颖的构思,再有一两句警句,它就是一首好诗了。”她的话永远地记在了我的心里,成了我写诗所遵循的原则。 构思二字的起源已经无从查考了,但千百年来古今中外写诗的人无不在构思二字上下功夫。一首诗的成败主要在于它的构思巧拙和选取角度所决定的,然后才是语言的新鲜和形象的选择等一系列工程。我自己也曾把诗的构思比喻为建筑师的建筑设计,一首诗和一座楼应该看成同是一项工程,一座楼首先要确定它是高层还是低层,是…  相似文献   

6.
《新文化史料》1998年第2期中编入了著名翻译家、作家曹靖华先生撰写的《自叙经历(下)》一文。这篇文章中有一段文字记述了粉碎“四人帮”后的1977年7月,作者的十几位老友为他祝寺,聚会“倾心畅谈”,席间茅盾先生在作者的锦册上即兴题诗一首:“崖畔芙蓉,愿人长寿;涧底青松,愿国长荣。”在编选这篇文章时,都觉得诗的内容很好,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共同心声。但有的同志觉得,如果诗的第二  相似文献   

7.
电视诗《从废墟的背面理解新生》制作完并播出了。回过头来谈这首电视诗的创作经过,我不知道能有多少话可以说。诗是诉之于心灵的艺术,电视诗亦是如此。创作的过程,意味着心灵的煎熬及在煎熬中挣脱一切可能的束缚。无须回避,在《从废墟的背面理解新生》这首电视诗里,凝结着我的冲动与欲望。这种冲动是创作时的躁动,这种欲望则是通过我的创作完成对观赏者的冲击与震动。如何超越平面化的文字语言,进入视听表达的立体转换,是我必须面对的。  相似文献   

8.
古松情怀     
每当我走近故乡村落就看到你屹立在庭院之旁你那苍翠茂盛的天然华盖首陪伴我档雨遮阳贾呵护我发奋读书与充满人生幻想你那长青浓绿和百年故事传奇带给我儿时幸福与欢乐成长激动我从寒窗少年走上战斗的按场每当我走近旷野森林就看到你挺立在群树中央你那高大伟岸的壮英舟枢曹装扮了林海茫茫贾战胜过酷井雷雨和冰雪风狂你那呐怀坦荡与古朴清幽的风貌森林因你而增彩添色和茂密茁壮大地因你而如诗如画尽展无限风光每当我走近深山峡谷就看到你荤立在雄峰顶上你那直冲霄汉的英勇气魄曹让惫崖陡峭轩昂首给漫山遇歼葱郁引来鸟语花香你那古老苍劲与鱿…  相似文献   

9.
最近从友人处提到了一本《千家诗》。这本诗选我儿时只看见过,却没有读过.这次我从头至尾浏览了一遍,发现有署名司马光的一首绝句《客中初夏》,其末句云:“惟有葵花向日倾,”我一下发蒙了.前些日子我还在《闲话》中说宋人不可能看见向日葵。司马光的诗不是要打我的耳光么?急忙找来《四部丛刊》的影印绍兴本《温国文正司马光文集》,一查,没有发现这首诗。我就怀疑它是明  相似文献   

10.
在爸爸留下的1986年的剪报里,有爷爷写的一篇散文《诗话》,后面附着爸爸写的一段文字,他写到:记得1946年,在马叙伦先生等上海人民代表在下关车站被特务打伤之后,在李公朴、闻一多两位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之后,父亲写过一首诗。这是一首咬牙切齿的诗,父亲没有留下底稿,我各处找,找了几年也没找到。昨天商金林同志来看我,给我捎来了父亲的一篇散文,题目叫《诗话》,这首咬牙切齿的诗,原来在这篇散文中。……  相似文献   

11.
余朝蕊 《云南档案》2008,(10):30-30
<正>手执毛枪腰佩刀,书生戎马亦堪豪。谁知历尽风烟苦,得到今朝脱战袍。职责始终算是完,自陈衰病自章弹。青衫白帽仍还我,不要人呼老县官。——讱庵·杂感二首这首诗是今年我们整理档案资料时发现的,读后就觉得这首诗写的是腾冲抗日县长张问德,可讱庵是谁呢?直到有一天和县政协副主席张慕芬谈起这首诗,才知道讱庵便是张问德先生。  相似文献   

12.
咏“牛”我不懂诗,可偏偏爱读诗。而且兴致来了,还不时抄录几首,暇时吟诵。早些日子,我翻看到我四年以前抄录下的李纲的一首《病牛》,因有所感,夜不成眠,书此一文。诗系七言绝句,不长,特抄录于下: 耕犁千亩实千箱, 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 不辞羸病卧残阳。这诗的意境,悲凉了些。那股子“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消极情绪和那股子孤芳自赏的清高劲,显现于字里行间。可是呢,倘若我们对它不是采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态度,而是科学地去发掘其积极方面的意义,我想,诗里所反映出的为国为民、任劳任怨,但  相似文献   

13.
著名记者、新华社原社长穆青,生前特别钟爱郑板桥那首画竹诗:“衙斋夜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不仅自己书房里挂着这张条幅,而且有来求字者,他最爱写这首诗赠人。他经常对人说:“我喜欢这首诗,因为和我的心思相通。你想想,封建时代一个县太  相似文献   

14.
田小华 《军事记者》2010,(10):71-71
唐代诗人贾岛有句流传千古的名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我经常用这首诗鞭策自己。  相似文献   

15.
讲清楚诗是什么是困难的,讲清楚当前诗的走向并做出让人们认同的评价就更困难了。我不懂诗,偶然写一点,只是情之所及兴之所及,不像在坐的诗人们都写了几十年的诗,都发表了一两千首,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形成了他们对于诗的较为稳定的见解。我只是由于工作的缘故,每年都读点诗,写点关于诗的文章,所以今天似乎是门外谈诗。  相似文献   

16.
朱熹曾有一首被后世一再引用的《活水亭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人称之为哲理诗,因其于形象中寓深刻的道理。我想,在朱熹心中,这是一首倡学诗。用今天的话说,这首小诗意在启迪人们要善于读书学习,源源不断地了解新生事物,才能保持思维的活跃,充实自己,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我在八九岁时,第一次写了一首诗。 那时我父亲是好莱坞的大亨,派拉蒙制片公司的经理。母亲在各种学术活动里是个领袖人物,帮忙把“文化”介绍给二十年代充满活力的好莱坞。 母亲读了我的那首小诗,哭起来了。“柏弟,这  相似文献   

18.
罗嗦诗     
相传,古时候有人写了一首《宿山房即事》诗:“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子规啼。”我想,这大概是作者故意写来挖苦那些罗嗦作品的。时至今日,类似这首诗那样罗嗦的东西,在报刊上仍然到处可见。有一篇《科学种田  相似文献   

19.
在诸般文学样式中,我不是特别喜欢诗,但普希金除外。我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那首《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便使我如醉如痴。诗中的三个形象,最能让我震动的是那个贪婪而刻毒的老太婆。我甚至还学会了幸灾乐祸——以至后来看到一些野心勃勃心术不正而不得善终的家伙,我就会想起这首有趣的童话诗。上高中的时候,我看到了列宁格勒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叶甫盖尼·奥涅  相似文献   

20.
穆青同志生前特别钟爱郑板桥那首画竹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不仅自己书房里挂着这张条幅,而且有来要字者,他最爱写这首诗赠人。他经常对人说:“我喜欢这首诗,因为和我的心思相通。你想想,封建时代一个县太爷,还能关心民间疾苦,我们共产党员,人民的记者,更应该时刻不脱离群众,一字一句总关情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