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艾荣华 《金秋科苑》2010,(4):234-234
记叙文写作的核心是写人叙事,其中人物的刻画也离不开叙事,即写人也以叙事为依托。如何让记叙文生动起来,需重点把握文章的叙事环节,让叙事变得生动起来。巧妙地运用叙事技法,如悬念、误会、细节等,更能为你的文章"增光添彩",使阅卷者颔首称叹,不忍释卷!  相似文献   

2.
毛海红 《知识窗》2010,(3):29-29
有一次上作文课,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哲理散文,之前我们从未接触这类文体.平时写的都是一些记人叙事、抒情类的文章,尽管老师给大家讲了如何写,并读了几篇范文.但按时完成这篇作业的人很少。我冥思苦想了几天也没写出来.最舌我随便写了篇记叙文交上去直付。  相似文献   

3.
章和顺 《知识窗》2012,(1X):80-80
<正>人物描写的成败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环节,那些死板的描写,只能给读者带来枯燥、无味的感觉。如何把记叙文中的人物写"活",使其能在读者面前站起来,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4.
过去,在电脑没普及之前,我们中国人对书写是非常在意的。一篇文章,哪怕写得再好,倘若字迹潦草,那读起来也会让人头疼,并严重影响到我们对文章好坏的评价。所以,高考作文中至今还保留着一项根据书写加减分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的记实作文,主要是以写人叙事为主。如果能把笔下人物描写得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则是解决了这类习作的重要问题。学会正确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可以使习作中的人物形象不再千人一面、众口一词,而是有血有肉,鲜活灵动,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不能是盲目的,要注意课堂生成的细节,抓住关键时候,让学生生动起来,从而有效地体现数学教学活动的价值,也让数学课堂变得灵动起来。  相似文献   

7.
有计划,有层次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观察、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多写多问、多想,一定能达到自己的作文教学目的,让学生写出生动形象,文质优美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8.
学生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记叙文,而适当写一点议论文也很有必要,因为这样可以锻炼他们“摆事实、讲道理”的本领。学生如何写议论文?有人说,“文无定法”,怎么想就怎么写。其实“文无定法”的本身就说明文章是有“法”可循的!对于一个初学写议论文的学生来说,还是应该先遵循一些法则。笔者长期从事语文教学,总结出了指导学生写议论文的“三十二字法则”。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叙事的方式形象生动地介绍了法国大学入学上课、课程设置等校园生活,并与国内课堂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10.
冯志松 《科教文汇》2013,(20):150-151,157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在记叙文写作时要求作者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读者",也就是强调作文要讲实话、说真话,自由地表情达意,强调作文要有个性。个性是文章的灵魂,没有了个性,文章的灵魂也不复存在。作文怎样才能写出个性是初中语文教师常思考的课题。文章阐述了走个性化作文之路的教育功能,分析了当前中学生作文缺失个性的原因,指出了培养学生写出富有个性作文的有效策略,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1.
根据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特点,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均有至少一个单元的内容安排了写人的记叙文,可以看出,此类文章在教材中的占比是很大的,怎样才能借助这些写人类文本内容,通过课堂的有效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启迪学生的语言智慧呢?如何解读写人类教材,定位这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去实践,去研究。  相似文献   

12.
阅读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书面表达,也就是"写"。怎样让学生"写"有方法,"写"得精彩,我们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把读和写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使读写之间相互沟通,绿水长流。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读写结合,让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张碧红 《知识窗》2014,(16):50-51
议论文教学是中学写作教学的重头戏,笔者认真研究了近几年高考的作文题型,发现虽然也有一些试题是“体裁不限”,学生可以选择散文、记叙文,但就所给的论题来看,还是最适合写议论文的,而且,绝大多数考生选择的也是议论文。这是不是意味着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最拿手呢?从学生完成的作文来看,作文有观点、有论据、有总结,看似一篇完整的议论文,但细品之下,笔者发现观点不清、思路不明、以叙代议、道理模糊等问题繁多,而且作文常缺乏一种理性思维和一种让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相似文献   

14.
据悉,修订后的《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即将出炉。今年大纲最大的变化是提高了语文的作文要求。据介绍,语文总体上变化不大。“古代诗文阅读”有一处修改,即“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修改为“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加了“文言”二字,考查的目标更准确了。“写作”内容有两处小的改动:一是将原先要求作文“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改为“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二是写作文体方面,以前都是“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2005年《考纲》中变成了“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林红琼 《科教文汇》2011,(29):86-87
历史教育对传承民族文化、实施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观念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职学校生源的现状以及教师教学观念等原因造成目前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文章就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对当前中职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性的反思,探讨如何让中职历史课堂鲜活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6.
杨珍 《科教文汇》2010,(17):94-94,97
学生作文来源于生活,积蓄于生活。作文就是学生通过手中的笔来再现生活、描绘生活。老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自然,创设一定的情境,捕捉特定瞬间,让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在生活中广泛"采蜜",激发其表达的欲望,那么,情感就会自然流露,写出来的文章必定会生动、活泼,充满灵性。  相似文献   

17.
所谓"读写结合"是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将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读与写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作者的感情、了解到本篇课文的布局构思,从而让学生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方法。文章从小学写作教学现状着手,重点分析了如何利用读写结合模式,切实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宋词的主要功能是"言情",但也有一部分作品不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单纯地抒情,而是将真实的生活场景作十分精彩的再现,具有叙事功能。其题材类型可以分为咏史、纪游、写人、讥时等。  相似文献   

19.
从写出一个有精气神的人、写出一个真实可信的人、写出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看如何写好人物通讯.  相似文献   

20.
卞晓琴 《科教文汇》2008,(16):75-75
复述,在语文教学上指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是构成小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复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记忆能力,还能帮助学生积累好词句,提高阅读和写话能力。《新课标》明确指出:中年级学生要能复述叙事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中年级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时期,作为语文老师,不要总是埋怨学生“不会说话”,也不要为找不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支点而愁眉不展,我们应该切实地把复述训练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