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大众化是赵树理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它是一种基于生活实践基础上的自觉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一方面使赵树理解决了新文学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大众化问题,同时也造成了作家对自己所熟悉生活的过分依赖,理性思考的缺席,也影响了作品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一种审美心理形式,它不仅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客观与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心理倾向.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情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6.
·奥斯汀的小说处处闪耀着理性的光辉。本文通过对简·奥斯汀部分作品的分析 ,论述了她对爱情严肃认真的理性思索和对社会丑恶现象的理性批判 ,从而使人们在阅读这位理性作家的作品时 ,能对作品的理性和人生的理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感性-理性-感性”教学法从绘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入手,注重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学习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从而在美术教学中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情感性是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之一,情感贯穿于文学创作的始末,对文学创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是作家情感的积累,让作家有了创作的动力投入到创作中去。进入文学创作中,作家要通过文学形象来传达情感,反映现实生活,而情感对创造艺术形象又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改革亟待新理论的指导。特别是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性质特点,就必须建立与之相关的语文阐释学。这就不仅要吸收国外的研究成果,更要总结自己民族的解释学经验。叶圣陶先生的文学创作论,从模式、内容、态度、方法、方式、原则等几个方面,对建立汉语文阐释学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大学生心理素质是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既有密切的关系 ,也存在着差别。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应以人的大脑发育规律为基础 ,以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 ,将理论思考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学创作主体的心理缺失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放、自由、平等、包融的网络空间缔造的网络文学,鲜明凸现了当今一代网络写手的多重心理需要及隐藏其中的心理缺失,表现为:本我展现的需要与自我的迷失;归属与爱的需要与精神的失落;自我实现的需要和习得无助的强化。所以,网络创作主体只有保持心灵的自律,坚持精神的追求,让创作体现出“写作治疗”的功能,才能让自我走出心理阴影,治疗和整合自我的心理缺失,塑造健康统舍的人格,从而也提升网络文学的健康品位。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的文学格局中 ,校园是与社会和网络并驾齐驱的三大文学阵营之一。校园文学 ,永远是大学文化中最生动的一道风景。校园文学的兴盛 ,作为目前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动向 ,正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有关校园文学的界定、作用、特征、创作动机等 ,是理论界急待正视的一个课题 ,故在此做一个尝试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张天翼儿童文学创作的动因主要得益于他在艺术上自觉响应时代号召,主动投身于主流文学的激流中,从而使他找到了文学与政治、文学和道德的契合点。其次,张天翼选择童话形式是因为童话特有的幻想、夸张、怪诞的手法能为作家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讽刺幽默的天赋。此外,张天翼的创作动因还来自其童年生命体验的精神还原,他外向性格与顽童般的心灵一旦倾注儿童文学创作中,必然会留下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鲜明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明清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李渔的创作思想至今仍有一定的价值.李渔认为文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李渔强调文学虚构,对于虚构的作用、重要性与方法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李渔重视创作主体的作用,提出作家创作时应该"设身处地",并探讨了"心""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精神之一,它对儿童文学创作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应保持孩子式的游戏性心理,少一些道学气的说教,而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具体的心理依据有文化原型的积淀、童年经验、创作思维等。在大力张扬游戏精神的过程中也要避免纯粹“快乐主义”的倾向,同时要特别注意游戏精神和教育主义的关系.应打破那种认为二者绝对对抗的认识,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两方面来手求二者的协调发展,推动儿童文学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阶段,并获得广阔的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16.
文学教育强调文学的人文性,文学创作却总想否认文学的人文性,造成这种认识分歧的原因是:文学教育是权威性、非功利性的,文学创作是个性自由化的、功利性的。其实,它们之间不应对立。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都是以语言为手段,都要对社会负责,文学教育为文学创作培养作者,文学创作为文学教育提供教育资源。文学创作可以反思文学教育,但不能背叛文学教育。  相似文献   

17.
民族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发展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2007年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创作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小说还是童诗、童话、散文,都自然地显现出儿童文学民族性的丰富和美丽,而儿童文学民族性又自然地与当代性、儿童性相交融。中国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发展到现在,虽然仍处于弱势,却面临着新世纪以来的最好时机。可以看到,来自各方面的鼓励和倡导,已经和正在显示出对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创作的整体促进。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背景下客家文学创作从不自觉状态到有意为之是个可喜变化,客家文学应关注客家人的生存命运,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展示地域特色,又体现多样化色彩,保持一种开放心态。客家文学的批评与研究应站在全球化高度予以俯览,在对历代客家文学遗产进行保护、整理、借鉴和接受的基础上,应对当代客家文学作横向的比较研究,保持开放的研究视野,注重其个性、丰富性和整体风貌,特别是在客家文学不景气情况下更应给予多方关注。  相似文献   

19.
隐含作者是作者在文本中所创造的隐含的替身 ,作者在与对象世界的交汇碰撞 ,与隐含读者的对话交流以及对现实人格的审美化理想化建构中完成其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20.
董灵超 《柳州师专学报》2007,22(4):12-16,87
从司马相如现存的作品入手,对其文学创作的精神内核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将其集中概括为两点:一是积极昂扬的事功追求;二是充分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