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一种长期沿用而定型化的固定词组或短句,它不仅有固定的结构形式,而且有确定的含义。历史遗留下来的许多成语,言简意赅,其精辟的含义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而不是其构成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具有意义的整体性。有些作者由于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或者疏忽大意,顾此失彼,就会在文章中出现成语误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诗歌审美创造中,诗人将自然的色彩形式赋予诗歌意象,使其构成色彩意象,就能更有力地表达情绪、情感,隐含或折射主体抒情意蕴。各种色彩形式与意象的组合所形成的色彩意象在诗歌中隐含或折射的意蕴也不尽相同,各呈异采。本主要计论诗人构筑的蓝色意象,以及黄色意象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抒情范式特征,以期达到从色彩意象抒情的角度认识诗歌的审美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保罗.格莱斯(Paul 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分析美国作家海明威小说《永别了,武器》中两位主人翁对话遵循或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从而寻找对话中的隐含意义,并认为这些隐含意义对构成人物性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口语交际中,人们出于"礼貌原则"常常运用一些不含否定词,但是具有否定意义的表达形式隐含地表达否定意义,我们称其为隐含否定。这类隐含否定,通常位于应答句的句首,反映了讲话人客观或非客观、明确或非明确的取向性否定判断或禁止;具有情态否定或评述情态人际功能;其部分形式呈现出语法化趋势,具有语篇衔接功能。从表达形式上看,可以归纳为语气和语调、副词、固化结构和句法格式四种形式。根据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对这四类形式否定意义进行人际意义上的探究,我们发现各个形式具有不同人际意义,语气和语调、副词类侧重于情态否定;句法格式侧重于评述性否定;而固化结构根据与语气结合的不同状况表达了不同的人际否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言中肯定否定也有量的差别。它们区分出:完全肯定或否定;部分肯定或否定,姑且称之为半肯定、半否定;超过肯定或否定,不防称之为过肯定,过否定。半肯定一般由表不完全义副词如“劣”“差”“略”等修饰构成,隐含相当的否定。半否定的构成,或者用半否定形容词“难”修饰,或者以否定副词修饰“必”“易”等,或者否定词前由不完全义副词修饰,都隐含相当的肯定。过肯定基本上是由“太”“泰”修饰的肯定句,隐含相当的否定。过否定有说出和不说出隐含的肯定意义两种形式,一般由否定词修饰唯一义副词如“惟”“独”“但”等构成。“半”“过”表达法,不仅适应了事物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反映需要,而且满足了人们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复杂交际的具体环境的表现要求。它们字面义和隐含义的结合,大大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具有明显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6.
英汉词汇极其丰富,而且词汇的意义也丰富多彩,其中主要有概念意义和隐含意义,词的概念意义比较固定.而词的隐含意义会随着时代、语境变化而改变。翻译时,对于隐含意义近似或相同,可采用直译法和替代法,而隐含意义相异时,可采取语义翻译十解释法,交际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注释法。  相似文献   

7.
隐含推理是在特定语境下既省略部分前提又省略结论的一种特殊的推理省略式。隐含推理由显前提、隐前提和隐含结论构成。隐含推理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运用这种推理形式,增强揭示信息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交际中往往不是直接表达思想,而是采用婉转的方式,将真正的意图隐含在话语中,读者或听者则需通过字面意义理解其隐含意义.话语的隐含意义可以不只是一种,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写者的意图?这就需要借助语境.语境是隐含意义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理解隐含意义的依据.它可以排除多义、歧义,确定和阐释语义.  相似文献   

9.
数字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反映文化的各个方面。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数字所隐含的意义相似又或不同。本文挑选了英汉数字中比较具代表性的数字进行分析,比较其相似或不同的文化内涵,以及形成的原因。同时,本文还探讨了英汉数字词语翻译的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只有正确理解英汉数字词所隐含的文化内涵,才能使翻译更准确,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0.
有些副词有两种形式,一是与形容词同形,二是由该形容词加-ly构成。两种不同形式的副词有些含义相似,有些完全不同。现选择二十组两种形式意义或用法有差别的副词略予介绍和比较:  相似文献   

11.
所谓隐含条件,即是指某些数学命题的已知条件中虽未直接明显给出,但其本身却是固有的而以各种间接形式隐含题中,需解题者自行进一步挖掘的条件.正由于它是隐含在题目内部,所以一般难以直接发现,或容易被忽视,其结果显然会导致解题失误.本文拟从两个方面谈谈隐含条件对解题的影响及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所谓“非谓语动词”,是指不能在句中用作谓语的动词,即动名词、不定式和分词。这些非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执行者或承受者被称为逻辑主语。多数情况下,这样的逻辑主语隐含在句子里。若在原句中看不到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也看不出它隐含在哪里,则该非谓语动词就要带上自己的逻辑主语。一、不定式与其逻辑主语1.it作形式主语代替作真正主语的不定式时,用for或of引出该不定式的逻辑主语,即构成“itis 形容词/名词 (for/ofsb) todosth”结构。当该形 容词或名词在意义上描述的是todosth的特征时,用for引出逻辑…  相似文献   

13.
翻译过程中有时需要显化源文本的一些隐含意义,这些隐含意义就包含有语用意义.因此语用显译是翻译的必要策略.语用显译应:显化命题的形式,即消除原文表达的一词多义、结构歧义,使表达所指具体化,添加外在或内在的语言信息;显化交际意图,即通过转换句型和添加语言信息把发话者的意图如请求、拒绝、道歉等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14.
古汉语副词性连文由若干不同音节组合而成或由同一个音节相叠而成,结构形式轻松散,内部语序较固定,构成成分一般为副词,其意义与其某一构成成分的意义无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艺术创作是通过艺术传达来体现的。艺术传达是整个艺术活动的中心。从艺术的构成来看,传达并非仅仅是引导审美意象的手段,而是一种构成艺术的活动,其自身就意味着创造。艺术创作不是从一个业已完成的意象出发,然后用一个形式去套,而是传达方式始终隐含并制约着艺术创作的过程。艺术的意蕴包含其传达方式的意味。不同的传达方式反映艺术创作主体用不同的方式去观照、理解对象,因而传达方式体现了艺术的内容和意义。传达方式的选择和创造,也就成了艺术内容和意义的选择和创造。  相似文献   

16.
隐含否定是表达层面上不具备否定的形式,但却具有否定意义的语言现象.文章通过对隐含否定表达类型的分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微妙的隐含否定结构,寻找此类结构的解读方法.  相似文献   

17.
情感性使役动词在构词和句法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共性特征。本文首先从语义场理论着手,对情感性使役动词进行归类。然后以词汇语义为依据,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其词形变体和句法构造方式,并着重阐述了作为变体形式的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隐含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充分发掘和运用数学命题中的隐含条件是数学解题的一项基本功。本文列举了常见的几种隐含条件的形式,阐述了充分发掘和运用隐含条什正确解题的意义、作用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在文学叙事理论研究中,由布斯提出的“隐含作者”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从小说叙事文本自身的内在构成和小说阅读活动两个角度可以发现,隐含作者具有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一般在名词后面加一个"s",就构成了该名词的复数形式其意义不变。但有些词或词组从形式上看好像是在某个名词后面加了一个"s",实际上却是一个意义完全不同的新词,这类词很容易与名词的复数形式混淆。本文拟介绍一些较常见的这类词或词组,以引起读者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