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画之表象是画面、是造型、是镜头,是一切直接诉诸于视觉的元素;动画之内里是主题、是立意、是故事、是情节。动画是两者的结合,在动画创作中,表里之间,应该如何协调,是本文的主要探讨之处。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全面提高各种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劳动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等等。其中身体素质是基础,心理素质是关健,文化素质是前提,科学素质是核心,劳动素质是表现,思想素质是主导,政治素质是根本。素质教育所讲的能力,除体力和智力外,还包括非智力因素,如情感力、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令我们不无疑惑:在电视上或在公共场合,经常能听到某人是作家、某人是歌唱家、某人是画家、某人是书法家的介绍,但极少能听到某人是教育家的介绍。提起教育家,我们的脑海里一下子能呈现的是孔子、蔡元培、陶行知,是苏格拉底、柏拉图、杜威、苏霍姆林斯基。当代活着的人,有被我们承认是教育家的可谓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4.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在这个含义中,至少要理解三方面内容:教育者是谁?受教育者是谁,品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教育者是谁?可以是家庭、社会、国家、政党等,也可以是学校;受教育者是谁,可以是成人、普通公民、特定人群,也可以是青少年学生。品德包括哪些内容,可以是道德教育,还可以包括思想、政治、情感、心理、法律、礼仪等教育。德育的含义,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本文讨论的是中学的德育,是指中学对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学德育有效性不高,  相似文献   

5.
思维是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元素,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推理、想象等能力。培养思维习惯,开发思维能力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发展学生能力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照课标的要求,阅读教学阅读是本、理解是本、体验是本、感悟是本、思考是本、探究是本、发现是本、创新是本。然而,课堂教学中有些背离课标要求的教学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一、教师设问多,学生质疑  相似文献   

7.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灵魂。如何识人、选人、育人、用人、激人、留人是企业管理的根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线,也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稍加留意,我们就会发现,外来文化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们过的是圣诞节、万圣节、愚人节,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穿的是耐克、阿迪、维尼熊,看的是奥特曼、狮子王、哈利波特,崇拜的明星是乔布斯、科比、李敏镐,一心一意想的是出国留学、海外定居。相比而言,我们的传统节日、传统饮食、传统服装,我们的民族英雄、神话故事、历史记忆,却距离生活越来越远,难以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共鸣,甚至有人无端反感、蔑视自己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缺失,尤其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缺失,犹如心灵的雾霾,造成孩子  相似文献   

9.
锐意改革、强化管理、提高质量、凝练特色、打造品牌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着力点。改革是前提,管理是手段,创新是关键,质量是生命,特色是灵魂,品牌是标志。新建本科院校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要有质的突破,为此,必须在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大胆创新的基础上,提高质量、凝练特色、打造和形成品牌,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品牌战略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动人、博大的,而且她首先是动人的。通俗地讲,语言是故事的讲述、是情节的另一种表述、是意象的依托、是情感的寄托和外在显现。语言的教学是美丽的、充满情感的,当你用心静静地体会,走进我们要给孩子的文本中去的时候,她是异常动人的。  相似文献   

11.
智慧和知识     
陈哲 《成才之路》2011,(28):100-I0017
智慧和知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智慧是哲学的对象,它是一种沉思、体验和直觉的产物,是世界主客体的统一,是真理、思想和世界观;知识是一种逻辑思维、分析综合、理性的产物.知识是科学的对象,是事物的关系、普遍性和规律。前者包罗万象,始终如一;后者以主体为转移,是整体中的环节。  相似文献   

12.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简称三生教育,是云南省教育厅罗崇敏厅长提出的素质教育新理念。三者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三生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  相似文献   

13.
学校是育人的社会组织,是师生探究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塑造心灵、追求理想的精神家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发展之路,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源泉所在。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师爱是教育的精髓.学生是教师的镜子,是教师的作品.对学生来讲,师爱是美德养成的沃土、催化荆,是健康成长的母乳、发动机.如果学生恶以待人待物、畸形发展、自控能力差、网瘾严重,则可从一个侧面说明师爱文化的不足.职责、全面、全体、全程、多样、辩证,是师爱文化的真谛所在.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注重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等综合素质。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呢?下面是我的做法及体会:一、发挥主导作用,明确主体意识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是为了学,学的主体是学生,导的主体是教师。  相似文献   

16.
正化抽象为形象,多指说理抒情时避开笼统、直接、抽象的表述,通过可感的形象把所写事物的特征与内涵表述出来。用化抽象为形象的语言表述方式,可以避免语义上的直、露、浅,使语言形象传神、情韵丰厚、感染力强。一、勾勒意象,化抽象为形象例1:祖国"是炊烟,是鸽哨,是端午的龙舟,是中秋的火把……是屈原、李白、陆游的诗,是韩俞、柳宗元、苏轼的散文,是李煜、李清照、辛弃疾的词,是八大山人、郑板桥、齐白石的画……是黄山、黄河、长江、长城、一开口哼唱就觉得荡气回肠的乡音黄梅戏……"张锲在《祖国》一文中,把无形抽象的"祖国"具化为一  相似文献   

17.
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整体的和动态的观念.教学理念、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和评价、教学网站、教学特色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七个基本要素,教学理念是先导、教学队伍是灵魂、教学内容是核心、教学方法和手段是重点、应用和评价是关键、教学网站是窗口、教学特色是闪光点,这七个基本要素不是孤立的,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要根据整体效果最优化的原则,对这七个要素进行有效的评价与整合,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精品课程的建设方案,把精品课程建设的更加适合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8.
学校的气质     
跟人一样,职业学校也是有气质的.气质是心理学术语,指的是个体情绪与行为的模式,是个体一系列情绪和行为特质的集合.移植过来,职业学校气质就应该是理念、追求、思考、价值观、战略、行动、制度、就业、师生关系等浑然一体之后的呈现,是职业学校精神或灵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复分解反应作为初中化学最重要的知识点和初、高中化学衔接最紧密的内容及从规律性角度学习化学的开始,一直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在各地中考中与其相关的考查至少占20%。本文以2013年各地中考题为例,透视中考对复分解反应的考查,供参考。一、考查对复分解概念的理解例1.(2013年乐山)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既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B.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C.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D.若甲是锌,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  相似文献   

20.
文学创作有各种各样的规律,本文论述思维规律。灵感思维是文学创作的发生思维,其特征是:突发性、跃迁性、模糊性、独创性。灵感的出现和形成,以生活为土壤、以知识为桥梁、以激情为火种、以想象为翅膀,“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经专注、苦求、而顿悟的。形象思维是文学创作的主要思维形式,其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想象性、系统性。抽象思维是文学创作的辅助思维。三种思维的思维对象、过程、目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抽象思维是线性的,形象思维是二维的,灵感思维是三维的;抽象思维的载体是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形象思维的载体是具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