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中的31题,很有特色!是考查短周期元素不可多得的发散性好题,要全面正确回答这道试题,许多考生感到有较大的困难。通过对这道高考试题深层次的分析思考,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特分析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翟玉来 《师道》2002,(9):35
这是道人们熟知的智力题。说一棵树上有五只鸟,有人朝树上打了一枪,问:树上还剩几只鸟?通常的答案是:愚笨者回答说还剩四只,打死了一只;聪明者回答说一只也没有了,因为除了打死的,剩下的都吓飞了。于是,有人说,聪明者的回答是正确的,是标准答案。一天,老师把这道题端到了学生面前。满以为学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老师心想,学生不是回答还剩四只,就是回答一只也没有了。显然,前一种回答是愚蠢的,枪声一响,鸟焉有不飞之理?一定要好好启  相似文献   

3.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还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   一、教学过程  (一)复检查:要求学生先做课本练习十七第 1大题,让学生说出各小题的结果。师生一起评论、纠错,复习旧课。   (二)引入新课: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本节课的两道复习题:①板书: 125+ 45÷ 15- 96。教师简单介绍:这是一道整数四则运算题。提问:这道题有哪些运算?该怎样运算?生答:有加、减、除,应先乘除后加减,老师把学生正确回答板书在题右方,并要…  相似文献   

4.
《小学青年教师》(数学版)在2006年第2期刊登了程翠萍老师的由一道试题看到的……》一文(以下简称“程文”)。笔者读了之后,很认同程老师文中所“看到的”一些情况,这道题确实具有一定的思考性、现实性和趣味性,也赋予了传统的考试以新的内涵。细读此文后,我想到了另外三个问题:一、能不能使这道题的计算更简便在学习“圆柱和圆锥、球”这一单元时,我给学生讲了这道测试题。随后的单元素质测试中,又让学生去完成这道题,结果有70%的学生正确解答了这道题;有25%的学生列式正确,但计算出错;还有3位学生没有完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道题的…  相似文献   

5.
2003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中的31题,很有特色!使之成为全卷的压轴题,也是考查短周期元素不可多得的发散性好题,要全面正确回答这道试题,许多考生感到有较大的困难.高考过后,我仔细看了看这道题,并且感到有点“面熟”,原来它与1995年上海市高考题有相似之处,通过对这两道高考试题深层次的分析思考,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现特分析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作为数学教师,可能不止一次遇到过这道题:比较1和的大小。对于这道题,学生回答1>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要说1=即1=0.9999……  相似文献   

7.
100个人回答5道试题,其中有81人答对第一题,有91人答对第二题,有85人答对第三题,有79人答对第四题,有74人答对第五题,答对3道或3道以上的人算及格。那么,在这100人中,至少有多少人及格?  相似文献   

8.
易于迅 《师道》2004,(5):14
看看今年某中学考小学毕业生的一道语文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数字,打三个成语。2×5=1;7÷2;124356。这道题的答案分别是:以一当十,不三不四,颠三倒四。对于这样的答案,你是恍然大悟呢,还是哭笑不得?据称,满分100分的语文题,这道题就占了15分,当然,能回答出来的学生寥寥无几。无怪乎孩子们考得垂头丧气,家长们气得要骂娘,老师们则是一脸的疑惑与茫然。对于这样的考题,出题者自有一番用意。据称,是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宗旨,死读书、读死书的孩子自然只有望题兴叹的份儿。这样,学校也就能收到真正的“好学生”。如果说这道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偶然看到《小学教学参考》上的一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文章。文中讲到王老师突发奇想,让他的一年级学生去研究这样一道题:船上有75头牛,42只羊,问船长多少岁了?题目一出,先有两位学生答道:船长70岁了及船长最多30岁,而第三位学生则认为这道题根本无法计算。正当教师想定论时,又有学生回答道:我认为船长应该是41岁,因为明年是羊年,船长买42只羊是为了庆祝他的生日。教师听后郑重地对学生点了下头,赞扬道“:很好!小朋友们还有不同的意见吗?”教师这样表态之后,在班中引起强烈凡响。原来第一个回答的学生又站起来发言“:我认为船长…  相似文献   

10.
沈长生 《云南教育》2000,(23):41-42
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五单元“总复习”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整理和复习” (12道题,下面简称“整理” );二是练习三十四 (30道题,下面简称“练习” )。总复习时要将两者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练习,使学生夯实基础,灵活运用 知识。现提出以下设想。   一、以提高计算技能为重点,复习小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及混合运算   1.复习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要与整数乘、除法进行对比,突出其不同点。如,“整理”第 1题,先让学生回答,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乘…  相似文献   

11.
今年第四期梨树同志披露的某地试卷中的一道题,简直是要学生猜谜。而且这道题的迷惑度太大,“谜面”提供的条件太少,太隐晦,怎能叫一些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猜出这个“谜底”?如果绝大多数“猜”不出这个“谜底”,这道题的得分率就会低。这样的测试结果是不能反映学生成绩的正常状态的。为了测试各个教学阶段学生的  相似文献   

12.
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6页第3题,要求学生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通常情况下,教师对这道习题的处理方法是:带着学生逐一评价、判断是否正确,该题的练习就到此为止。而有的教师在判断后又提出: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读一读自己所写的数。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2007高考文科试卷选择题第11题,是一道以等比数列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相关知识求最值的问题.在全市所有的考生中,能够正确解答这道题的考生不多.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学生"双基"不牢,缺乏综合、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五年制数学第七册三步应用题是本册的教学难点,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我认为可以用拆合法。“拆”是拆开的意思,即把一道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拆成两道或三道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反之为“合”。例如第七册第72页例1,这是一道较复杂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用拆合法讲述这道题可以突破难点,也使学生很容易解答这种类型的题。在拆这道题之前,我让学生把75×5这道算式题叙述成文字题:  相似文献   

15.
在复习“公民的人身自由权”这一知识时,笔者把2016年厦门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第27题作为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学生的回答情况引发了我对思想品德复习课的探究与思考,以下就以这道中考题为例谈一些浅薄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历届高考对物理实验一直比较重视 .2 0 0 1年全国物理卷有实验题 3道 ,共 2 0分 ,占总分的 1 3 .3(若将第 4题选择题也算在内 ,则占分比例为1 6 ) ;全国理科综合卷有物理实验题 1道 ,共2 0分 ,占物理内容分值的 1 6.7 ;上海物理卷有实验题 5道 ,共 3 0分 ,占总分的 2 0 .上述三份试卷中的 9道实验题 ,大体可分为以下三大类型 :一、基于大纲规定实验 (包括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 )的试题这部分试题不超越大纲规定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范围 ,主要考查考生对实验基本原理、仪器使用、操作过程等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验观察、分析能力 .全国物理卷第 1 4题、上海物理卷第 1 4和第 1 5题 ,便属于这一类型 .全国物理卷第 1 4题是有关“用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的实验 ,这一实验在大纲中规定为学生实验 ,试题要求从提供的四点表述中选出正确的结论 .考生根据实验时的观察结果 ,结合光的衍射规律 ,不难作出如下正确判断 :不论狭缝与灯丝平行还是垂直 ,衍射条纹与狭缝都是平行的 ;衍射条纹的疏密程度或间距与狭缝的宽度和光的波长均有...  相似文献   

17.
NMET2002“短改错”第85题考查的是连词的用法。这道题是:I was so tired that I fell as leep at the moment my head touched the pillow.正确的改法是去掉句中的介词at,由the moment引导时间状语从句。很多考生做这道题时不知道去掉at,认为在句中用at the moment是正确的。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种由其它词类转化而成的“特殊”连词,下面对它们作一简要归纳:  相似文献   

18.
一、理解的技巧理解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正确性,因此,要成功地做好英语阅读填空题,首先要理解正确。根据这道题的特征,对这道题的理解应包括两个方面,即对阅读短文的理解及对试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一、落实基础,练中导法 本组“字·词·句”训练共安排了五道题,这五道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前二项是字词的训练,后三项是句子的训练。在训练中,要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加强对学生技能和方法的指导。 第一题查字典填空,目的是复习和巩固查字典的方法。这三小题指定用哪种方法查,因此有必要在练习之前复习一下查字典的三种方法,以便学生灵活运用。练习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进行查字典比赛。比赛后,让同学说一说“含”“掩”“预”这三个字分别是用哪种方法查,有哪几个步骤?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20.
199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强化语文能力考查且测试目标明确具体。以现代文阅读第26题为例,这道题既考查学生对关键语句的辨识能力,又考查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的能力。原题如下: 通观第二自然段,并参照第三自然段关于“第二点错误认识”的表述,概括说明第一点错误认识是什么。(回答不得超过40字,注意语句的连贯)(4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