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长委员会是广大家长成长与进步的大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大熔炉。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生活,一方面,教育了孩子;另一方面,成就了自己。在这里,家长委员会是引导家长从"爱孩子"走向"爱别人"、从"爱学校"走向"爱社会"的桥梁。家长委员会在家长的这种蜕变中,促使广大家长从"小爱"走向"大爱",凸显出家长委员会建设巨大的社会文明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德国,中小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相关法律法规、监督指导以及参与形式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借助德国的典型经验,反思我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重要组织——家长委员会的建设,建议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以及完善各级家长委员会建设等。  相似文献   

3.
2009年,山东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启动家长委员会建设的省份。在家长委员会建设方面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创新。1.价值定位的创新。将其定位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突破口,第一次将家长委员会从学校德育工作的传统定位中解放出来。2.功能定位的创新。将其功能确定为三个方面,即家长教育、支持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3.组织建设的创新。提出将家长委员会建在班上,作为家长,人人都要参与,人人都是家长委员会的主人。建设  相似文献   

4.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在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已实施将近50年的时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维多利亚州家长可通过实时信息获得、在学校担任自愿者、参加学校委员会、家长协会等方式全面参与学校的管理.使学校从根本上获得发展,家长更加主动地关心支持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国应借鉴澳大利亚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做法,适当放权,形式氛围,拓宽参与途径,使家长能全面参与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5.
吴若果 《教育》2011,(34):5
家委会,即"家长委员会"的简称,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家校联系模式,旨在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了解、互相交流家庭教育经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机构,它的任务是代表家长参与班级管理、丰富学校教育,让家长有一个更好的平台去亲近自己的孩子,帮助班主任或学校解决一些棘手问题,对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学家委会久已有之,但目前一些学校的家委会,形同虚设,变味沦为"联谊会";投鼠忌器,家长有话难张嘴。目前家委会对学校参与和监督力度的大小,与校长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亢小峰 《教育》2011,(11):31-31
家长委员会作为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从教育制度层面上来看,是完善中小学校管理制度,促进科学民主决策,但实际上,更是在当前我国国情背景下,教育走向更为民主和公开的根本需要。对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来说,成立家长委员会不是任其越俎代庖,而是增加了一个好帮手?  相似文献   

7.
王本贤 《中国教师》2012,(14):41-42
<正>家校和谐,教育共赢,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理念。山东省荣成市世纪小学以"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为进一步促进家校间的联系和沟通,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关怀,成立了世纪小学家长委员会。学校认真贯彻《山东省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家委会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评议权,使家委会建设逐渐实现规范化,科学化。通过积极地开展家校合作教育,学校真正实现了"沐世纪阳光,育时代栋梁"的教育目的。家校间的互动和合作也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为孩子开  相似文献   

8.
学校民主决策机制、监督制衡机制、参与合作机制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所要形成的基本机制。家长委员会建设作为教育制度的创新,成为现代学校制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子系统。家长集体教育参与权的回归是家长委员会的本质所在。作为一种特殊的公民自治组织,家长委员会具有双重特征:依附于学校而又独立于学校。只有家长委员会与学校形成目标一致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张科文 《教育》2011,(31):5
在国际上,"在家上学"有一个通用英文词"Homeschooling",是美国19世纪末开始萌芽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在家上学、私立教育都是对公立教育单一教育模式的丰富和补充,从而增加教育的多样性、选择性。但我们常说,孩子的教育离不开社会、学校和家长。脱离了学校的教育,家长承担了更多的责任,那么,家长的心态  相似文献   

10.
刘欣  马玉顺 《学子》2012,(2):54-54
设立家长委员会是密切家校沟通、促进学校规范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最近几年,各地中小学都纷纷设立了不同类别的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班级和学校管理、监督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行动上的迟缓,个别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据笔者观察,家长委员会走偏的现象主...  相似文献   

11.
家长是学校教育重要的支持者,是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一支重要力量。家长委员会是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一座桥梁。上海市长宁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是以辅读学校毕业和随班就读结业的  相似文献   

12.
正"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学校。"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起点,学校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伸,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忽视任何一个方面的教育都是残缺的。然而,近年来社会竞争加剧,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也日益增加,家长们没有足够的精力教育孩子,甚至有很多家长表示根本不懂得如何与孩子交流。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13.
宋亮 《教育》2012,(22):19-20
教学监督、考试巡场、为优秀学生发奖学金……一切都由学生家长来参与——从2011年10月份开始,在四川省万源市石塘乡中心校开办了校内的"家长学校",在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由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参与管理。学校的这种"新奇"的方式带来的是学风校风大变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家长学校"是由石塘乡中心校的学生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直接参与中心校管理、共同抓好学生教育的一种新模式。由家长委员会统一安排,每天派出两名家长担当教学巡视员在校内巡查  相似文献   

14.
家长参与子女学校教育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家长参与教育是教育多元化发展的一种趋势.文章试图以比较中美"家长参与教育"方式为起点,探讨促进"家长参与教育"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我国推进素质教育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一些可供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德元 《上海教育》2016,(Z1):66-67
在围绕"教育转型发展"这一核心战略所实施的"战术"中,创设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以促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成为破解当前"学校闭门办学、家长校门难进、学生学习单一、社会资源闲置"这一困局的关键点。2012年长宁区教育局根据市教委有关项目开展研究,在区域层面成立了长宁区家长协力委员会,吸收各学校管理者和家长委员会委员参加,尝试在区域层面为各学校提供家校互动的机会;2013年长宁区区委牵头,确定了33项社会教育资源点,并印发了资源使用指导手册。  相似文献   

16.
家长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力量,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最近在一个讲话中明确提出"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形成育人合力。"我校于2008年10月成立了第一届家长委员会。三年来,学校管理因家长委员会的热情相助而充满智慧;课程改革因家长委员会的全力参与而异彩纷呈;学校日常工作,因家长委员会的积极协助而井然有序。  相似文献   

17.
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对象的监护人,有权利了解、参与和监督学校的办学状况。因此,成立家长委员会是一种教育趋势,是完善中小学社会参与制度的需要,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建设家委会,实现家校合作与共育,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学校的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短波     
正为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动员家庭力量参与、支持教育工作,近日,吉安县梅塘中心小学成立了"第一届家长委员会",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上,选举了家长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各一名,学习了《家长委员会职责》《家长委员会委员的权利和义务》等材料,学校负责人向各位委员介绍了学校的总体情况、开学情况,以及新学期工作打算,并就家校携手,为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奠定  相似文献   

19.
胡春蕾 《中国教师》2013,(Z2):133-134
国家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第41条"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中,专门提出"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温家宝总理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作的《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的讲话中指出:"中小学还要建立家长委员会,不断完善学校科学民主决策和评价机制。建立家长委员会,必须从制度建设上打好基础,并通过改革创新办实办好。"家长委员会,顾名思义就是由家长代表成立的组织,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家长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校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家长的参与程度影响着学校的变革进度和发展。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不仅是权利的体现,而且对学校民主化和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