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在中科院新增院士评选中,两位颇具声望,分别掌舵清华、北大生命科学院的施一公、饶毅教授双双折戟铩羽;2013年4月,还是这位施一公教授,因刚刚在美国当选科学院、人文与科学学院的双料院士,而将当年的“落选门”钩沉,重新引发了舆论关注。  相似文献   

2.
院士制度极大地调动了我国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院士制度,必须建立和完善院士遴选问责制度.院士遴选问责制度主要由院士候选人问责、院士推荐人和选举人问责、院士候选人推荐单位问责、院士管理单位问责等构成.在建立院士遴选问责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权力与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在全国两院院士大会上,中国工程院审议通过了《中国工程院章程》修订稿。《章程》明确规定:今后高校、企业等单位将不得提名院士候选人。笔者以为,院士候选人提名改革,能最大限度保证院士制度的学术纯粹性,减少行政干预。院士头衔承载了太多非学术的、功利性的目的。除了学术研究人员外,一些身居要位的高校或企业行政人员,也汲汲于院士的头衔。许多高校、企业甚至把院士作为对外宣传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4.
大事     
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工作已于2009年4月30日结束。经过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审议,确认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为29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为449人。  相似文献   

5.
院士一词源于西方,中国院士的产生也是受西方的影响。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便着手成立“中央研究院”,并在1935年成立了“中央研究院”评议会,蔡元培、蒋梦麟、梅贻琦等众多中国最出色的学术精英被选为评议员。评议会提出选举院士的提议因抗战的全面爆发而被搁置。抗战胜利前夕,为配合南京国民政府战后重建,评议会提出选举院士的办法。1946年10月,中研院拟定了首届院士选举的办法和名额并在1947年得到南京国民政府的批准。院士候选人由不同的方面提出,以无记名方式投票选举,尽量做到不以政治身份和背景作为入选候选人和当选院士的主要凭证,而是更多地强调学术,努力做到学术独立。整个过程由分组审查和评议员投票两个环节完成,尽管程序相对正义且得到评议会通过,但依然引发一些异议。在随后1949年的历史关头,院士们也不得不做出各自不同的政治抉择。南京国民政府希望通过选举院士来团结知识分子、推动学术进步进而带动国家进步的设想终因军事失败而成泡影。尽管如此,1948年首届院士选举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院士制度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6.
《教育》2012,(2):20
饶毅,博士,1962年出生于中国,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曾任美国西北大学神经内科学Elsa Swanson讲师、教授、Feinberg临床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主任。推荐理由:饶毅出名,是从他质疑中科院评选院士"有内幕"开始。但随着饶毅从行业精英变为社会名人,他背后的利益链及其本人的身份之谜也成为其被关注的理由。  相似文献   

7.
院士增选要严格把关、宁滥勿缺,要注重候选人学术质量与学风道德,要确保院士增选工作的公平、公正……在这些“旧条框”的规范下,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工作和新当选院士群体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呢甲  相似文献   

8.
院士增选:门槛提高 把关加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选院士一直是科学家和科学技术工作者们心目中的崇高荣誉,增选院士及其标准自然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于1月1日正式启动,增选名额仍为60名,与2009年一致。此次院士增选,中国工程院严格把关,强调候选人工程技术特点、关注增选院士的学术道德、关注边缘学科的候选人……以求保证院士增选工作的权威性与公平性。  相似文献   

9.
当由学院院士主导的牛津大学学术生活方式日益暴露其缺陷并遭受广泛批判时,英国皇家委员会、导师协会及牛津大学校务委员会分别为牛津大学提出了改革方案。作为变革主导力量的皇家委员会通过1850年代、1871年、1877年等三次努力,把牛津大学各学院的院士确定为现代学术专业的候选人,并促使古老大学中的传统教学人员开始其“从牧师到教师”的身份转换和专业化变革。  相似文献   

10.
姚云  吴敏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2):21-29,109,110
通过分析博士后院士学术成长经历,揭示博士后制度对杰出科技人才成长的价值。本研究采用文献法与定量研究法,统计分析所有50位博士后院士的学术成长经历,发现博士后制度能够促进博士后成长为院士,使中国科技创新有了源源不断的杰出人才;能够缩短博士后院士学术成长的时间,为他们早日成为学术带头人赢得了时间;有利于博士后院士聚焦专业定位,为他们确定了研究的主攻方向;有利于博士后院士接受大师指导,促使他们的学术训练受到熏陶;能够为博士后院士提供学术研究的平台,使他们有了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博士后制度是一种有利于杰出人才学术成长的国家人才战略制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院士制度施行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院士队伍逐渐扩大,目前两院院士已经达到了千余名。院士作为科学家的最高荣誉,是国家给予在科学界有突出贡献科学家的最高奖励。然而,当院士逐渐成为众星捧月的对象时,当院士头衔成为有些科学家的终极追求时,科学技术的纯粹性会不会大打折扣?院士制度实施多年来有没有改进的必要?诸如此类的问题逐渐凸显,在今年两会上,农工党中央黄延楠委员的"关于我国院士制度改革的提案"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北平研究院作为民国时期最重要的综合性学术机构之一,其“会员制度”与中央研究院的“院士制度”一同构成了中国现代学术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对1948年北平研究院第一届90名“会员”的产生过程及会员的年龄、籍贯、学历、任职、去向等情况进行分析,并与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进行比较。通过对民国时期学术精英群体的微观社会学考察,理解中国现代学术评议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之重要意义,并体察社会使命、学术自由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无畏"与"有畏",对于科学家及所有科学工作者来讲,尤其不能错位。发这番感慨,全因院士"造假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正敏教授,日前被弟子王宇澄举报涉嫌学术抄袭、科研成果剽窃、院士申报材料造假等问题。并指控王正敏利用不规范专著及论文获得了院士头衔。他还爆料称,王正敏领衔研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人工耳蜗,其实是克隆国外"人工耳蜗"申报国内专利,并成功获得"  相似文献   

14.
北平研究院作为民国时期最重要的综合性学术机构之一,其“会员制度”与中央研究院的“院士制度”一同构成了中国现代学术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对1948年北平研究院第一届90名“会员”的产生过程及会员的年龄、籍贯、学历、任职、去向等情况进行分析,并与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进行比较.通过对民国时期学术精英群体的微观社会学考察,理解中国现代学术评议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之重要意义,并体察社会使命、学术自由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神州学人》2008,(2):23-23
2007年12月。两年一次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设立的科学技术及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由此,每两年一次的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总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16.
1929年,斯大林与布哈林一起申报苏联科学院院士资格,布哈林因1913年有经济学著作问世,顺利获得院士资格,斯大林则因没有过硬的学术著作,选票不足数,落选了。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工程院发布了2011年度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其中,部分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在列;而且工程管理学部44名候选人中,近半数来自央企和政府部门。虽然没有法律明文禁止“仕而优则院士”,国企与政府高官进入院士候选也有“法不禁止”的自由。但是,笔者还是可以进行以下追问:其一,  相似文献   

18.
《教育》2013,(14):11
马广志在2013年5月3日《北京晨报》撰文指出:其实,我们在引进西方制度的时候,往往忽视了改造我们固有的文化环境。院士本来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是一种荣誉,与权力、利益无关。尽管我国的院士制度也有这样的明文规定,但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仍然是"官本位"和权威崇拜。  相似文献   

19.
<正>"院士"是一种集体荣誉称号,不是可利用的资源,希望社会持一颗"平常心"对待院士这个称号,院士本人珍惜"院士"称号,使院士制度更臻完善。  相似文献   

20.
《学习之友》2012,(4):46-47
张曙光自2007年开始申报中国科学院院士,但终以一票之差落选。 铁道部运输局局长为何要申报院士?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除了院士所带来的名利,也和刘志军有很大关系。“刘有心争一口气:但刘本人是工人出身,所以让他的部下去当院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