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个理想的课堂标志之一,就是我们应该能听到儿童的声音。但是,在单向灌输的一言堂盛行的课堂上,我们能听到多少儿童的声音呢?毋庸讳言,充斥我们耳鼓的多是对儿童声音的不自觉压抑:“注意听老师讲,不许乱说!”“有问题,先举手,老师允许再说!”“说得不完整,真笨!”“答错了,站着听!”“不许插嘴,逞什么能!”“有问题,下课再问!”“就你事多,一会儿问这,一会儿问那,还有完没完?!”……  相似文献   

2.
理想的课堂标志之一,就是我们应该能听到儿童的声音。但是,在单向灌输的一言堂盛行的课堂上,我们能听到多少儿童的声音呢?勿庸讳言,充斥我们耳鼓的多是对儿童声音的不自觉的压制:——“注意听老师讲,不许乱说!”——“有问题,先举手,老师允许再说!”——“不许插嘴,……”——“有问题,下课再问!”……压制天长日久,课堂万马齐喑,儿童“集体失语”。“集体失语”的儿童,谈何素质?“集体失语”的课堂,谈何素质教育?课堂上,应该让儿童发出声音,这是儿童的权利,而不是教师对儿童的恩赐。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了儿…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课堂纪律一般被认为是:课堂安静,学生认真听讲,不随便讲话,不做小动作。在单向灌输、一言堂盛行的课堂上,充斥我们耳鼓的多是对儿童声音的不自觉压抑:——“注意听老师讲,不许乱说!”——“有问题先举手,老师允许再说!”——“就你事多,一会儿问这,一会儿问那,还有完没完?!”当学生被要求少讲话、多听课时,学生容易成为填鸭式  相似文献   

4.
“升堂!”“威——武——”听到这声音,你一定以为是古代县官在办案吧!这你可就猜错了,那是我们班的“县官”在“办案”呢!(嘿,真有趣,班上还有“县官”,并且还能办案哩!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刚一上课,李老师便被校长找去有事,让我们自由背诵前面学过的课文。可我们班……哪怕老师离开一分钟,我们也会演出几出戏来。(这也太夸张点了吧。)这不,李老师前脚刚一走出教室,我们班的“县官”——黄杰就开始“升堂办案”了。宣布“升堂”后,黄杰一本正经地高喊:“带原告上堂!”正在做作业的李小伟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糊里糊涂地被几个同学“…  相似文献   

5.
“升堂!”“威武——”听到这声音,你一定以为是古代县官在办案吧!这你可就猜错了,那是我们班的“县官”在“办案”呢!原来刚一上课,李老师便被校长有事找去了,临走前李老师让我们自由背诵前面学过的课文。可我们班啦……哪怕老师只离开一分钟,我们也能“演”出几出戏来。这不,李老师前脚刚一走出教室,我们班的“县官”——黄杰就开始升堂办案了。宣布升堂后,黄杰一本正经地高喊一声:“带原告上堂!”正在做作业的李小伟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糊里糊涂地被几个同学“提”到了台前。“你想告谁?快快如实道来,本官好为你做主!”李小伟一头雾…  相似文献   

6.
本次展示课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适合儿童!我们看到小朋友们小手如林,积极踊跃,这不仅是泡桐树小学长期教育的成果,也是22位老师课堂关照儿童的体现.课堂上“童言无忌”,甚至可以对老师的课堂说“不”. 尊重儿童,敬畏儿童,在这次活动中集中体现在解决“写什么”的处理上——话题从哪里来,材料从哪里来.无论是设计活动,还是通过视频、绘本和看图作文,都尊重了儿童的“游戏”精神,洞开了儿童习作的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7.
“升堂!”“威武——”听到这声音,你一定以为是哪出电视剧吧?这你可就猜错了,那是我们班的“县官”在“办案”呢! 原来,刚一上课,李老师就被校长有事找去了,临走前让我们自由背诵前面学过的课文。可我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听到外面风的声音“呼——呼——”,还夹着。树叶相互摩擦的声音“沙沙——”。老师带领我们到外面观察风。  相似文献   

9.
一句平平常常的话,一般人可能一听就过去了,可思茅二小的邵翠萍老师听着却特别甜,甜得象边疆甘醇的泉水。你听:“我们的老师说的,一遍——钟声——进教室!”“我们的老师说的,好孩子不欺负同学!”“我们的老师说的,随地吐痰不卫生,不文明!”声音是那么纯真,那么挚切!  相似文献   

10.
幽默     
我不过去一次我们班一个女孩坐在后排听“随身听”,耳朵堵着所以说话声音很大。她对同桌说:“老师过来告诉我一声。”几乎所有同学都听到了,连在黑板上写字的老师也不例外。老师回过头看看那位同学,竟然说:“我不过去!”  相似文献   

11.
出于礼貌,在中小学,上课伊始,总要有一段形成多年的师生间约定俗成的“礼仪”。当老师走进课堂。学生起立,行注目礼.老师来到讲台说声:“同学们好!”学生托着长长的声音齐喊:“老——师——好!”出于礼节,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无可非议。但如果你留心观察,听其声,观其神,听到“老——师——好”时,就会看出多数学生随声附和,例行公事。新课程进入课堂,师生尖系发生深刻的变化.对此.有的学校、有的班级、有的老师对“问好”针对特殊时间、特殊情况时赋予新的内涵。请看案例。  相似文献   

12.
出于礼貌,在中小学,上课伊始,总要有一段形成多年的师生间约定俗成的“礼仪”。当老师走进课堂,学生起立,行注目礼,老师来到讲台说声:“同学们好!”学生托着长长的声音齐喊:“老——师——好!”出于礼节,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无可非议。但如果你留心观察,听其声,观其神,听到“老——师——好”时,就会看出多数学生随声附和,例行公事。新课程进入课堂,师生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此,有的学校、有的班级、有的老师对“问好”针对特殊时间、特殊情况时赋予新的内涵。请看案例。案例(一)(一个班级一周师生的课堂前的礼仪“对话”)3月7日师(女):…  相似文献   

13.
“有些课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这是武凤霞老师的《船长》一课给我的第一个直接而真切的感受。小学太需要这样的课堂了!但是,我却听到个别老师这样说:拿我们新疆克拉玛依的那场大火与国外的这场救险比较,这不是在揭我们自身的伤疤吗?恰恰是这种不和谐的声音,使我们更有理由为武老师的这一节课叫好!唤醒沉睡的灵魂《船长》一课,如果仅仅满足于字词教学,像“薄雾“”船舷“”剖开“”顷刻间“”呼号“”嘈杂”等,其实不消说武老师,很普通的教师都可完成,但对“船长“”责任“”英雄”等词语的解读,可能就不是我们翻看字典所能够做到的了。如果…  相似文献   

14.
“这批学生.写的字真难看!”“他的字龙飞凤舞.我真拿他没办法。”“你看看.写的是什么字,重写。”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会时常听到这样的牢骚声。我们循着这样的声音。点击写字教学的课堂.不难发现其中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5.
教研活动时,耳边会不时听到老师们困惑的声音:“新教材的歌曲作品太多,一学期无法完成所有的歌曲教学!”,“歌曲教学不难,难的是不知该如何深入下去? ”这些声音引起我对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柳中平  赵梅 《湖南教育》2004,(11):18-18
现在的课堂上,屡屡可以听到学生说出“我是这么想的!”“我认为应该这样!”的声音。教师真切地感受到这是来自学生心灵深处的声音。然而很多时候,教师听到这种声音时,却在大意与匆忙中忽视了与学生的沟通,以致课堂留下了遗憾。如果教师留意这些心声,一定会让课堂迸发出喜人的光  相似文献   

17.
经常会有这样的情景:下课前,老师很有成就感地大声问:“同学们都听懂了吗?”同学们用更大的声音回答:“听——懂啦!”老师喜不自禁地又问:“还有什么问题吗?”同学们齐声高呼:“没问——题啦!”真得没问题了吗?这样的课堂仍旧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不重视或忽略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平时的评课中,常常会听到教师有这样的说法:课难上啊!课堂上学生没有配合好老师!这里说到的“配合”,大概就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之间能形成和谐而有机的结合,使课堂上既能放得开又收得拢,最终还能圆满完成教师预定的教学任务吧?  相似文献   

19.
哈哈社区     
我不过去某君上课用随身听听歌,怕被老师发现,于是对同桌说:“如果老师下来就暗示我一下啊。”没想到声音太大被老师听到了,正在黑板上写字的老师转过头,对那个同桌说:“告诉他,我不过去!”  相似文献   

20.
杨丽红 《师道》2010,(1):25-25
我们的课堂通常是在“老师您好”中开始,在“老师再见”中结束。上课伊始,孩子们精神饱满,问候声中气十足。但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声调多半陡然低了8度,拖拉懒散,且一个个无精打采。但今天,我却在下课铃响起时听到了与往常不一样的声音,看到了不一样的神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