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一、创新填空题1.昆明有“春城”的美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鸟语花香,能嗅到“花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能听到“鸟语”是声音在——中传播.  相似文献   

2.
“声”导学     
“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所占比重虽不大,但在日常生活中却不可缺少,并在各类物理竞赛中均占有相当比重.为了便于同学们掌握它,在此略作引导.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能发出声音叫声源,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声源.例如《黄河大合唱》中有“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指的是空气、马的声带、黄河水都能振动,发出声音.再如有一副对联中写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说明:、、都能发声.2.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媒质或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但它们传播声音…  相似文献   

3.
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师:你们听到老师说话吗?生:听到。师:现在老师正在讲课,坐在教室各个角落的学生都能听到老师的讲课,那说明声音的传播方向是怎样的?生:四面八方。师:你的判断真不错。在说话我们都能听到这个很平常的生活现象中,包含了许多的科学道理。要想了解这些科学道理,我们首先必须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下面,就请同学们从这个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好吗?(学生交流汇报。)生:我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传到我耳朵的?生:声音遇到物体还能传过去吗?生:我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生:声音能在哪些物体中传播?生:我为什么会听到…  相似文献   

4.
六年制小学自然第十册《声音的传播》一课,要求指导学生认识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本课关于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设计的实验是:一个同学用耳紧贴在水槽的外壁,另一个同学在水中把两块石头相碰,在水槽的外壁处能听到石头相碰的声音。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了另  相似文献   

5.
声如同人的双耳,生活中太需要太重要了.但是学过后,有些同学仍有不明之处,有待澄清与阐述.如:1.振动一定发出声音吗?众所周知: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但并不是任何振动都能听到声音.如舞蹈演员优美的舞姿,或将手在空中一挥,都只能看见,而不能听到声音.因为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2万次/秒.2.声传播与光传播声音传播必须依靠介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而光传播不仅能透过透明介质,还可在真空中传播.另外,声音的传播是由近及远向四周传播,而光在同种物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没有介质,…  相似文献   

6.
小学自然第十册17课<声音的传播>共有3个实验.实验1是把耳朵贴在桌上用轻挠桌底或桌腿,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实验2是在水中把两块石头相碰,另一学生耳朵紧贴水槽,能听到石头的碰击声.说明声音能在水(液体)中传播.实验3是把小鼓立在桌上,在鼓的右面立一个纸屏,纸的右面吊一个小球,使小球紧贴纸屏.用鼓槌敲击鼓的左面,可看到小球跳动.  相似文献   

7.
小学自然第十册17课《声音的传播》共有3个实验。实验1是把耳朵贴在桌上用轻挠桌底或桌腿,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实验2是在水中把两块石头相碰,另一学生耳朵紧贴水槽,能听到石头的碰击声。说明声音能在水(液体)中传播。实验3是把小鼓立在桌上,在鼓的右面立一个纸屏,纸的右面吊一个小球,使小球紧贴纸屏。用鼓槌敲击鼓的左面,可看到小球跳动。说明物体振动发声时能引起周围物体振动,以便进一步说明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教材提供的方法简单易做,但不够严谨,其实验现象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原因是:做实…  相似文献   

8.
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组合教具钟祥市实验小学胡琴声,杨敏,刘国平(431900)在自然“声音是怎么传播的”教学中,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的知识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讲清这一重点,突破难点,我们自制了一组简易教具,制作容易,材料易找,趣味...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 师:你们听到老师说话吗? 生:听到。 师:现在老师正在讲课,坐在教室各个角落的学生都能听到老师的讲课,那说明声音的传播方向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0.
两人相隔一定距离,相互能听到对方讲话,这说明声音可以从一处到达另一处.声音从一处到达另一处,这就是声音的传播现象.关于声音的传播,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又如何来回答这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1.
水球的妙用     
关于《声音的传播》实验二,教材写道:“在水中把两块石头相碰,耳朵紧贴水槽,你能听到石头碰击声吗?这说明什么?”文字下边还配有彩色实验照片。  相似文献   

12.
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传播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2.知道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测距的原理、乐音的三要素及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3.知道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原理和刻度方法、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4.一切物体都能发生状态变化,且发生状态变化时,总伴随着吸热或放热.5.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蒸发和沸腾的区别及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二、练习题精选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声音能靠…  相似文献   

13.
知识补丁     
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气体传播的,而且是以波的形式扩散,就像我们在水面上扔了一块石子,水波渐渐扩散那样。这个实验说明的就是:我们说话的  相似文献   

14.
例工甲同学在长为931米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耳朵紧贴管的另一端的乙同学先后听到了两次敲击声,间隔为2.5秒,求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有多大?(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D米/秒)分析和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所以,乙同学先听到从金属管中传播过来的声音,2.5秒后才听到从空气中传播过来的声音,但两次听到的声音所通过的路程S是相等的,均等于管长.没声盲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为。1,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2,根据速度公式可知,敲击声从…  相似文献   

15.
黔~酬殆~豁撇摧徽姗蜡瑞端瑙踞谧粼一、填空题1一切物质都能传播声音.鱼会被水下的划桨声吓跑,表明传声;“土电话”表明能传声.声音不能在 与中传播.2.听到声音的条件是 3.人说话、唱歌时发出的声音靠声带的,并靠作为介质将声音传播出去. 4.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有关向一个空暖水瓶中灌水,有经验的人凭声音就可知瓶是否灌满,这是因为水灌得越多,空气柱变得越,气柱发出的音调越 5.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个管子,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那么,第一下响声是从传过来,第二下响声是从传过来的,说明声音在_…  相似文献   

16.
1例题选析例1聪聪和强强想探究一下介质传声,他俩站在一根较长的充满水的水管两端,强强用力敲击水管使其发声,同时举手示意聪聪准备接听。则聪聪能听到几次响声?最后听到的响声是由哪种介质传来的?解析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不同介质中的声速关系为v气相似文献   

17.
张友金 《中学理科》2006,(9):2-3,47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敲响说明音叉在发声,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推理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生活经验知道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除此之外,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水也能传播声音。  相似文献   

18.
近日听了几堂观摩课,课堂中师问生答气氛和谐活跃,实验探究顺顺利利,验证的结果常常是满堂红。细细思量,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就随之出现。《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施教者请一位学生紧紧捂住自己的一只耳朵,另一只牢牢靠在黑板上,敲击黑板判别听到敲击几下后问:“大家听到的声音是什么传过来的?”“空气”,又低下身问那位同学“你觉得你听到的声音是什么传过来的?”“黑板”。接着,又让全班同学实验贴着桌子听敲击声。然后归纳总结出了:固体能传播声音。笔者不禁想问:如此顺利就能得出结论?桌子和黑板能代表所有的固体吗?如果学生习惯了我们…  相似文献   

19.
一、填空题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蚊子在飞舞时会发出“嗡嗡”的声音,这声音是由发出的,蝉鸣时会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这声音是由、发出的.2.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越大,音调越、.3.人能辨别出琴声还是笛子声,主要是根据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4.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叫,它跟发声体的有关,还跟有关,坐在教室前排和后排的同学,听教师在讲台上讲课,他们听到声音的区别在于不同.5.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其速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的种类,声音在金属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在空气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在15t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自然课上,我和学生一起探究声音的传播。在这节课中,我故意“为难”学生,学生却迎难而上,给了我一个又一个惊喜。情况是这样的,在学生自己提出了“声音能不能在水中传播”之后,我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研究,一会儿就有同学设计出“拿两块石头,在水中碰撞,试一试能否听到声音”这一方案。我笑着征求大家的意见:“你们认为这个方案设计得怎样﹖”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可以。”我知道,这中间有不少同学是课前看了书的。这时,如果按方案马上动手实验,非常容易得出结论:声音能在水中传播。这节课会很顺利的结束。但是,这样的话学生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