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开发创业教育课程的关键环节是创业实训;开展创业实训的重要前提是设计实训课程的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高校的创业实训课程的发展思路就是在实现创业课程总体目标的要求下,厘清创业理论与实践的界域,着力搭建实训课程体系和模块,进一步拓展关于实训的理论研究。大学生创业实训课程在创业者的思想准备与能力开发、创业资讯与市场、创业实训推演等三大主体框架下,衍生了十项提高创业实训能力的课程内容,达到一门独立完整课程的基本要求,对于高校现有的创业课程以及就业教育系列课程进行了充实完善。  相似文献   

2.
对高职综合实训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实训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知识整合和技能综合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核心能力、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综合实训课程的设置要坚持集中训练,连续实施;教学资源本地化;课程内容工程化、项目化;课程评价形式多样化等原则。综合实训课程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学生知识整合和技能综合,有助于教学和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应用于Photosh叩实训课程,针对性地解决计算机实训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探索Photoshop实训课程为代表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实现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应用于Photoshop实训课程,针对性地解决计算机实训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探索Photoshop实训课程为代表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实现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呼吁职业素养的培养,作为高职教学中重要环节之一的实训,肩负着模拟生产和提高深化知识能力的双重责任.文章以"网站开发实训"课程为例,论述将素质教学有效渗透到实训课程中,对切实提高实训质量,引导学生的就业有着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6.
PLC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训和课程设计等实践性环节在该课程的整个教学中占了极大的比例.高职院校PLC实训室利用现有的实训装置.合理设计实训,整合实训内容,以提高PLC课程的学习效果,拓展学生的学习宽度,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加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是对专业课实践教学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关于商务英语课程实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学生技能培养的起点,是学生由书本理论知识走向实习和就业的接口。要保证商务英语课程实训教学的有效进行,就要明确实训课程培养目标,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项目化的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处理好语言能力与商务技能的关系,完善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建设等。实训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等配套措施的完善是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行业就业需求,结合高职英语听说课程教学现状,探讨实训教学在该课程中的应用,同时通过技能实训教学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基本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9.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对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会计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近年来会计专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有力保障.因此,如何开展高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成为高职会计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从分析高职会计综合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并给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素质不高、办学条件差、机制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依据职业岗位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改革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项目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实用技术操作能力、实训设备和实训场地设计改造能力,增强学生作为改革主体的意识,加强职教课程理论研究.与此同时,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社会需要全面、均衡发展的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是衡量全面发展的三个具体指征。在"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限定条件下,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涵义;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舞蹈专业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现状;舞蹈专业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途径四个方面对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Sex differences in spatial ability are widely acknowledged, yet considerable dispute surrounds the magnitude, nature, and age of first occurrence of these difference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3 questions about sex differences in spatial ability: What is the magnitude of sex differences in spatial ability? On which aspects of spatial ability are sex differences found? and When, in the life span, are sex differences in spatial ability first detected? Implications for clarifying the linkage between sex differences in spatial ability and other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are discussed. We use meta-analysis, a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empirical studies, to investigate these questions. Results of the meta-analysis suggest that sex differences arise on some types of spatial ability but not others, that large sex differences are found only on measures of mental rotation, that smaller sex differences are found on measures of spatial perception, and that, when sex differences are found, they can be detected across the life span.  相似文献   

13.
Differentiation amo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ability has been a topic of interest in educational systems all over the world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extent of ability grouping in Swedish upper secondary schools, using a total population survey that covers all upper secondary schools.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ability grouping on students and groups of students gives a quite clear picture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ability grouping and issues of inequity and undemocratic values is an often-raised issue, where low-achieving students are especially adversely affected.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show that many (43%) upper secondary schools use ability grouping as a way to differentiate students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It is found that it is more frequently used within the foundation subjects and especially in mathematics. No particular group of schools reports using ability grouping at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ate, but the schools that reported using it to a very large extent differ on many school-level variables. These schools are focused on specifically. The extent of ability grouping is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previous research and issues of equity.  相似文献   

14.
贫困大学生是在高等教育大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仅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压力,而且还面临能力发展上的诸多不足。促进贫困大学生能力发展是学生资助工作的一个总体趋势,文章从贫困大学生能力发展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了促进贫困大学生能力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是评价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乃至国家未来整体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对国家创新体系的改善有着深远影响。文章针对车辆工程专业构建了一个以学校环境、导师因素和个人因素作为一级指标的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并给出了提升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软件在岩土工程设计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学生应用计算机的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手算能力有下降趋势。为提高学生手算能力,我们从夯实力学基础,在课堂大作业中突出手算训练,课程设计强调手算训练,毕业设计电算手算相结合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校心育人员有“专家取向”和“能力取向”两种模式。“专家取向”倡导学校配备心理学专家 ,而“能力取向”则强调广大教师具有心育能力。文章主张选择以“能力取向”为主、“专家取向”为辅的心育人员培养模式。从“能力取向”模式出发 ,着重探讨了教师心育能力目标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重建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结合国际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一种交互式创新实践型教学法,在测控类专业课程教学中以互动和创新实践为主导,将学生的数学素养、专业理论以及工程项目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单片机、信号处理等经典课程进行案例分析,讨论该方法在教学改革中的运用和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水平。以往有关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习教学模式以及实验教学模式等方面,这些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硬条件。但与此同时,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环节中,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不可忽视的软因素。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师两大方面。当前,社会工作教师在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的设计能力、指导能力、反思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社会工作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保障制度建设是关键,个体能力建设是基础,教学团队建设是辅助,实践基地建设是平台。  相似文献   

20.
论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能力对于一个民族的影响是巨大的,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关键,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学校安排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