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盐业产区中,巴蜀地区是井盐的重要生产地。以井盐为代表的食盐生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巴蜀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这一时期,巴蜀地区的盐业生产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食盐产量都较秦汉时期有着较大发展,在当时整个国内井盐产区中都位居前列。文章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巴蜀井盐的生产与产能、运输与管理等角度,考察了巴蜀盐业的发展特点和对地区经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经过梁启超、蒋维乔、黄忏华、欧阳竞无、胡适、吕潋、熊十力、汤用彤、陈寅恪、陈垣、太虚、弘一等人的系统研究,南北朝佛教发展的基本框架已被勾勒出来。但任继愈先生认为,此前学界习惯的看法,往往认为魏晋南北朝思想主要就是玄学,对儒家经学、道教的思想,尤其是佛教思想阐述不够(《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绪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页)任先生认为,南北朝时期佛学已经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并形成了反映时代思潮的“佛教经学”,“心性论”成为中心议题。  相似文献   

3.
圣凯 《中国文化》2013,(2):91-97
魏晋南北朝佛教的信仰与生活,是在吸收印度、西域等地的佛教信仰方式基础上,逐渐采取适应了中国人的信仰心理与信仰方式,从而进行吸收与改造,最终成为中国佛教徒自己的信仰方式。忏悔作为佛教重要的修行方法,随着佛经忏悔思想的传译,忏悔仪式逐渐被纳入中国佛教徒的信仰生活中。但是,忏法之所以具有中国佛教的特色,其原因在於受到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儒家、道教的思想。佛教忏法的形成,是中国佛教高僧在印度、西域忏悔仪式原有仪式基础上,在魏晋南北朝的三教论争中,逐渐采取了适应中国"礼"文化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魏晋南北朝史学或传统文学品种的研究较为深刻,对史传文学的研究则多偏重于一般性、系统性研究。魏晋南北朝史传文学出于汉、唐两个强盛王朝之间的四百多年间,官、私修史空前繁荣,且绝大多数为魏晋南北朝人所撰的具有文采之史籍。六朝以降的史官多文咏之士,史籍深受骈文的影响,富有文采,史家颇能自由驰骋文学才华,最适合作为文学研究对象。所以针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传文学的具体人物、人群及文学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对一些看似细小而其实深入的学术问题的考证等等,均还有待学术界感兴趣者更为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正众所周知,儒学一直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学术主流。从秦汉至清末的两千多年里,两汉经学和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过程中的代表型态,后世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遗憾的是,处于两汉向隋唐以迄宋明理学变化过渡阶段的魏晋南北朝经学却一直受关注较少,研究不多。魏晋南北朝几百年的社会动荡和政权分裂致使文献大量散佚,南北的地域差异也深刻影响了学术发展,这些都加大了后来研究工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语境下,法律形式表述为"法"的形式是较为妥当的。所谓法的形式是指国家法的外在表现,其指向的是"法"的具体的、形式的层面。而魏晋南北朝法的形式变迁表现在法的形式的外部变化和法的形式的内部发展两个方面,主要包括科的形成、以格代科、律令分野、律学的发展、法典体例结构的变化及引礼入律等内容。魏晋南北朝法律的发展,强化了法律的儒家化进程,为封建正统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体现了法的形式与内容的内在契合性。  相似文献   

7.
汤一介: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著有《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等著作。作为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授,汤一介先生似乎应当是一个埋头书斋、皓首穷经的纯粹学者,当你走进他的会客室,周围一排排书柜里密密麻麻排列的线装书与洋装书,大概也能提醒人们,这是一个博学而严重的学者。的确,无论你与他对面交谈,还是通过他的著作与他交谈,你都能发现他是一个  相似文献   

8.
葛熠 《华夏文化》2005,(2):43-45
中国古典园林的正宗代表当数江南私家园林,即士大夫文人园林。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是一个政治上动荡不安、文化上多元走向的时代。政治上的风云变幻,让封建士大夫们无论在朝还是在野,都感到岌岌可危,或为保全性命,或为寻求精神慰藉,士大夫们把目光投向自然,寄情于山水,而当时山水诗、画的流行,也推动了造园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东汉晚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宗教史上的重要阶段,释之入、道之兴几乎同时,相互借用模仿之迹甚多。当时道教与房中密切相关,是治道教史者不可忽视。而佛教初入中国,也有类似传授,对研究密宗的早期发展亦极为重要。惜史料缺佚,学者留心措意者少,很多情况都昧而不明。作者有感於斯,对有关线索细心钩稽,撰为丛考,论房中经典七书,析容、彭、玉子三派,释《黄书》二种之疑,解无谶授法之秘,为探讨早期的释道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0.
罗容海 《寻根》2011,(1):112-117
姓氏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国语》中晋国胥臣言,“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是为姓氏之始。三代之后,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中华姓氏体系基本确立,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郡望、堂号、门阀等特定的概念或制度,姓氏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寻根》2016,(3)
正姓名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从某一时期人们好用什么字入名可以大概看出当时的社会风尚。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兴盛,具有"无所指"意味的"之"字,正符合了玄学家们"以虚为主"的精神境界,"之"字在当时受到了知识分子们的热捧。又如,五代时期,取名常用之字是"彦"。"彦"是对贤才的美称,从唐末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官学兴废无常,不能适应学术文化发展的潮流,遭到世家大族的抵制。魏晋以后,门阀制度得到确立,世家大族政治经济地位稳固,积极利用家族资源建设家学。从东晋后期开始,世家大族权势衰落,家学、家风几乎成为维护家族地位的最后手段,生存危机和相互竞争使家学空前繁荣。魏晋南北朝的经学、史学、文学、艺术乃至科学都是以家学模式进行传承,世家大族的家族教育承担起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通过对魏晋南北朝官学和家学的历史考查,可以探究这一时期学术传承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规律。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东汉末年,在黄巾起义和董卓之乱相继刮起的旋风中,汉帝国崩溃瓦解,中国历史走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此后,在这个分崩离析、一元破碎时代的四百年间,豪门军阀  相似文献   

14.
杜镇 《华夏文化》2011,(3):24-26
佛教传人中土(以东汉末计)至魏晋南北朝时间总共不到两百年,而佛教通过西域僧人(其中还包括许多西北地区的僧人)的传播逐渐与政治发生关系。佛教思想作为一种哲学又和本土的儒家、道家哲学产生碰撞和磨合,经过文化与思想融合,最终佛教僧人在政治上与儒士、道士的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5.
一魏晋之际,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冲突最为尖锐集中之时。在这个险恶多变的时代环境里,刚刚开始自我觉醒的士大夫阶层,为自身性命或思想观念的存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晋书·阮籍传》中所谓“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正是这一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相似文献   

16.
唐代的茶道     
唐代的茶道谭前学饮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最初,茶仅被当作一种药材使用,也不叫茶,而被称为"苦茶"。茶从药用过渡为一种饮料,大约是在西汉。三国时期,至少在江南一带,饮茶的习惯就已形成。至魏晋南北朝时,饮茶之风在上层贵族中已成为一种嗜好,并已开始用茶...  相似文献   

17.
邓小军 《中国文化》2010,(2):94-112
<正>一绪论中国文学史上的微言政治抒情诗,也就是微言时事诗,是诗人在恐怖统治下为了避祸而运用微言艺术以揭露被政治谎言所掩盖的现实真相、表达不能明言的真情实感的抒情诗。中国五七言诗兴起于汉末建安时期,微言政治抒情诗作为五七言诗,发生于魏黄初时期,并成为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的最主要脉络,历时最长,集中了最重要作家、最重要作品。《晋书·阮籍传》:"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此语虽然是说魏晋之际,但是几乎可以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五音记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定型。但由于历代曲谱始终囿于上层,以"秘籍"的方式存在,极大地妨碍了古代音乐的流传与传承。在改朝换代的历史演进中,少数保留下来的曲谱也成为"不可读"的符号,而导致古典音乐的失传。是为中国音乐史上的一大憾事。  相似文献   

19.
唐代初年,雕版印刷已开始在民间出现,印刷的品种主要是佛经、历书、字书及占梦、相宅一类的书籍。当时雕版印刷被看做是雕虫小技、不登大雅之堂的玩物。这时流行的书籍还是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通行的手抄本,普通读书人如想得到一部书籍是很不容易的。相传毋昭少年时家里贫...  相似文献   

20.
盛世琵琶     
谈到琵琶 ,人们会自然地联想起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叙事长诗《琵琶行》 ,其中脍炙人口的摹音佳句“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这些诗句生动地反映了琵琶所具有的丰富表现力和独特的演奏技巧 ,因而至今为人所传诵 ,成为千古之绝唱。琵琶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弹拨乐器之一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已由外域传入我国。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长期演变发展后 ,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顶峰阶段———唐代 ,琵琶遂逐渐取得了乐坛霸主的地位 ,伴之而生的琵琶艺术 ,更是在当时中外文化融汇的大背景下结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