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华  向少华 《大众科技》2009,(11):32-34
有效的拥塞控制机制是保证Internet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充分利用模糊控制理论在处理不确定性问题上的优越性,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PI的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通过仿真说明,所设计的算法能在保证队列控制的稳定性基础上,加快队列收敛速度,减少超调量,并能适应各种回路条件和网络业务流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AQM算法CHOKe带宽利用率和公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动式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技术是IETF为了解决Internet拥塞控制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路由器缓存管理技术。使用ns2对AQM算法CHOKe进行研究.通过仿真实验对算法的带宽利用率和公平性进行测试及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
肖文显  刘震 《科技通报》2013,29(2):53-54,57
系统分析了现有AQM算法对于链路拥塞程度的判断机制,为解决算法对动态数据流响应速度慢,以及链路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路由队列和负载因子相结合的AQM算法QLFC,并采用瞬时队长对丢包概率函数的进行自适应调整.实验证明,改进算法提高了对负载变化的响应能力,增强了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张颖 《中国科技信息》2006,9(23):116-117,119
在网络拥塞算法研究中,IP层实现的主动队列管理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将无模型自适应方法应用到主动列队管理中,并进行了与PI控制的比较研究,仿真结果说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比PI控制更快更稳定地达到平衡点,说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在网络拥塞控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王方红 《大众科技》2013,(10):18-20
针对带宽分配的公平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流量感知的多虚拟队列AQM算法(FVQ算法)。FVQ引入“流粒度”思想,区分和维护每个经过瓶颈路由的业务流信息。实验结果表明,FVQ能较好地适应网络变化,相对其他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稳定的稳态队列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6.
网络仿真是网络技术研究的一种基本手段。NS-3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离散事件驱动的网络模拟器NS-2的后续版本。目前NS-3版本中的实现的队列管理模块只有默认的使用DropTail方式的队列管理模块。以实现主动队列管理算法RED算法为例,阐述了如何在NS-3中实现一个新的队列管理模块并进行仿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洋  李沛 《科技通报》2012,28(8):148-149,152
现有的TCP/AQM在运用过程中忽视了非响应业务流量因素,其在运行过程中对AQM算法性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非响应业务流量占整个Internet业务流量非常大,一般达到70%~80%。需要通过非响应业务流量地分析,研究其对AQM算法性能产生的影响程度,从而能够提出改进算法。具体研究过程中需要借助标准GI/M/1/N排队系统中的嵌入AQM数据信息算法丢包机制,提出一种可以扩充的GI/M/1/N排队系统,最终对AQM算法进行优化。通过对非响应业务流量条件的数据信息性能分析,对AQM经典算法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结果进行评价,提出一种优化的AQM算法,提高其在非响应业务流量下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主队队列管理算法中丢包率与排队长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主队队列管理算法在丢包的过程中具有不够合理的部分,即在最大阈值和最小阈值处出现丢包异常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建立了新的数据处理模型,用新模型对丢包率进行分析,以二次函数的形式构建了新的丢包率计算公式,并通过该公式对网络拥塞中队列的丢包算法进行优化,从而使得主队队列管理算法的丢包更加合理,使得系统的公平性与稳定性得到提升,保障了系统的运行。  相似文献   

9.
尽管RED队列管理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负载扰动和网络参数变化的情况下依然会有队列振荡、丢包率增加、时延抖动加剧等情况的发生。所以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仿真并对RED队列管理机制进行修正,让其拥有更好的拥塞控制性能。本文依据PID控制器对RED算法中的最大丢弃概率公式作了部分改进,设计了一种新算法。利用NS2仿真平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它的稳态和瞬态都比原RED算法有所提高,并且在有负载扰动和网络参数变化等情况下也具备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MM1队列模型的深入研究,探讨了MM1队列网络的构成,以及如何借助模拟技术、图像处理手段对MM1队列网络实现动画模拟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RED队列管理算法的研究近些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算法本身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就有必要对队列管理算法进行适当的修正,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对拥塞控制性能更好。本文主要利用反馈控制的一些理论,改进RED算法中的最大丢弃概率公式,设计了一种新的算法。NS2仿真平台上的实验表明,其性能优于原RED算法。  相似文献   

12.
王昆  江发潮 《科技通报》2020,36(8):40-43
传统的车辆行驶模式使道路交通资源日益紧缺。为了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提高道路安全,减小交通压力,智能车队列成为了解决交通问题的一种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通过研究智能小车队列,使用Zig Bee无线通信模块和蓝牙模块传输小车行驶信息,同时上位机对信息整合、分析、处理后,给予小车行驶命令,以保证小车队列的正常行驶,实现了智能小车队列的信息交汇与协同控制,为复杂的多车协同控制及实车队列控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沛 《大众科技》2009,(2):66-68
文章重点研究了在区分服务模型的体系结构下队列调度关键技术的实现。即:针对核心路由器上的队列调度机制进行研究比较,对优缺点加以分析,使其能够不同的网络业务提供不同的服务从而实现QOS。  相似文献   

14.
主动网络因占用较少的网络资源、动态配置、支持网络管理协议的动态升级等优点,成为当前网络管理研究热点。介绍了传统的集中式网络管理的弊端以及主动网络应用在网络管理中的优势,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主动网络理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为了及时排除网络故障,对网络设备进行控制和维护,保证网络正常运行,需要一个高效、稳定的网络管理系统。基于SNMP协议,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可精确、快速实现拓扑发现、支持面板图操作、查询设备状态的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了设备的主动管理。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管理中,网络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强有力的支持了网络服务质量控制工作。近年来,人们不断提升对网络的需求,导致网络管理所应用的传统网络技术越来越明显的显现其所具备的弊端,使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基于此种现状,本文在分析传统网络技术存在弊端的基础上,介绍了主动网络技术的体系结构及优点,并探讨了其在网络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应越 《金秋科苑》2010,(24):72-73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都已离不开因特网。因此,计算机网络的服务质量(QoS)问题也已经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队列调度机制对网络的QoS保证至为重要,其主要目的是为每个业务流提供一定的服务质量保证。一个有效的队列调度机制取决于它采用的调度算法,目前网络中常用的队列调度算法有DropTail、RED、FQ和DRR等。本文对不同的队列调度算法分别在网络模拟器NS2中进行了计算机网络模拟,并由计算出的结果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了自主移动机器人队列的分布式协作控制。队列控制是使机器人能够在一个混沌的环境下保持某种指定队形的控制类型。文中描述了使机器人保持队形的控制行为和避障行为,这些行为是由原始行为与设定行为的偏差决定的。然后构造了有两个自主移动机器人的队列,红外传感器和LED灯分别安装在机器人的前后部。最后成功实现了仿真和实验。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拥塞控制算法中存在着带宽分配的不公平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对非友好流进行有效地识别与抑制.因此设计了一个基于高带宽非友好流检测的控制器,根据TCP吞吐量模型得出稳定状态下TCP连接的速率上限,对于发送速率超过设定阈值的非响应流进行在采样时间内进行监测,视其分组丢失情况判断该流的性质,并进一步对AQM算法中的主动丢弃概率进行修正.实验证明这一方案对于网络中的非响应流能够做出快速识别并作出迅速反应,兼顾了TCP流和非响应流的利益,很好地保证了各种应用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智能技术中的模糊逻辑在下一代OFDM通信网络接入控制中的应用,分析比较了几种典型的呼叫接入控制法在不同的数据及会话类业务及不同业务强度的情况下的阻塞率。仿真分析表明模糊逻辑接入控制法与基于门限法及基于队列信息接入控制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