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科技》2016,(4):87-88
正能源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能源革命蓄势待发。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长期战略,必须从当前做起,加快实施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低碳转型的关键期,我们要在节能提效、减煤、发展非化石能源、稳油增气、推进新型城镇化等多个方面发力,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共赢。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发展历程,对我国20世纪80-90年代的可再生能源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若干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4.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是促进节能减排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在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消费特点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和新上重大项目等多个角度对广东能源消费增量进行合理性分析,并给出未来在满足广东社会经济发展情景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能源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在解读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相关政策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国际国内多维度对标指出广东省能源消费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地位,但面临国家下达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指标缺口以及总量与强度控制指标不匹配、制约结构清洁低碳化、难以支撑重大项目、统计纳入炼化项目非能耗、约束电气化进程等6大问题,提出严控新增煤炭消费,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创新统计考核机制等针对性措施建议,以期为广东省有效推进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作为绿色能源的一种,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相关政策的有利推进与支持。本文搜集了1996-2013年我国颁布的相关生物质能源政策,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理论框架从政策力度、政策结构两方面对我国目前生物质能源政策进行了阶段性分析,明晰了目前政策发展的趋势及优缺点,并提出相应提升建议,以期对我国生物质能源政策的制定与提升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能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新的变化与挑战,能源经济学作为新兴的交叉科学,可以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国际能源经济学会(IAEE)第四届亚洲大会以"能源经济学:新的挑战与应对之道"为主题,在北京成功举办。文章系统总结了会议的丰硕成果和能源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分析了未来的学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新能源技术推广缓慢,未形成规模应用的局面,本文立足能源革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政策背景,筛选出能源技术转型的影响因素,构建能源技术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技术自身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实现能源技术转型面临的困境,指出能源技术创新不足、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滞缓、初投资过高、社会认知度不足等都是阻碍新能源技术转型的原因,最后针对以上所描述的困境给出了相应的转型路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今后的能源供求关系将对世界能源格局产生较大影响。必须从宏观的、长远的观点来研究和把握我国的能源问题,以确保现代化建设有长期足够的能源供应。  相似文献   

10.
基于Logistic模型,利用1965—2010年度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历史统计数据,数值优化并建立世界能源年度消费总量和中国、美国、日本、巴西、法国等国家能源年度消费总量函数,绘制至2120年的相应能源年度消费总量预测曲线。模拟数据表明,在当前能源资源禀赋下,中国、美国、日本、巴西、法国和世界的能源年度消费总量极值分别为3200mtoe、2910mtoe、570mtoe、306mtoe、295mtoe、19300mtoe。面对我国当前和未来中长期的能源消费紧迫形势,结合世界和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能源消费发展趋势,针对我国的能源消费特点和具体国情,提出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家庭能源消费与节能减排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消费、收入和污染物排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复杂关联.基于大量的入户调查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在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城乡居民家庭实物用能的数量差异不大,但有效用能从大、中城市、县城到农村依次下降,形成明显的阶梯特征.从家庭层面核算,农户用能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显著地高于城镇家庭.但从社会层面来核算,城乡居民家庭用能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差异不大.有效用能与人均收入、污染物排放具有良好的交叉二次关系,家庭有效用能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为应对未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带来的一系列环境、经济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改进用能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完善能源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12.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与稳定发展的基石,能源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保障。文章分析俄乌冲突、美国能源统治和我国能源消费增长刚性需求等复杂国内外形势影响,以及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不确定性,总结其对我国能源发展和能源安全的战略要求;立足我国能源结构和资源禀赋,建立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综合能源保障体系,发展多渠道能源开发和能源储备,制定支撑能源转型低碳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技术路线;提出建立现代能源与矿业治理体系平台及拓扑图和构成:5G能源专网、能源与矿业大数据人工智能处理平台、区块链能源与矿业产业协作监管平台、省级和国家级监管中心,推进建立能源产业全方位安全观与现代能源矿业治理体系,为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和能源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正>进入21世纪,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供需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能源消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态势。2012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达36.2亿tce,比2000年14.6亿tce增加了近1.5倍;人均能源消费量为2.68 tce,已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5 tce)。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与此同时,中国的碳排放量也已经超过全球的1/4。尽管我国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资源环境日趋强化的制约,也面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走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是我国统筹国内国际形势,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战略选择。一、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形势我国当前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面临的形势日益紧迫。从国际上看,今年6月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又称"里约+20"峰会),其主题是"在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框架下发展绿色经济",体现了全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能源强度控制到强度总量"双控"是我国解决能源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本文阐述了我国实施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结合国内外实施能源"双控"和能源结构优化实践经验,依据对我国未来能源需求量的预测和分析,提出实现我国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前些年,可能还不需要去思考和创意产业相关的政策,因为那时候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只不过是未成气候的散兵游勇——甚至说,那时还很难说是文化产业。而自从中国开始提出文化创意产业之后,政策就成为这个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了。  相似文献   

17.
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中长期情景预测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以来,一些国家粮食短缺,粮价飞涨,发生饥饿粮荒,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和社会动荡.与此相对的是,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粮食自给率连续十年保持在95%以上.然而,随着我国将迎来15亿人的人口峰值对粮食需求量的巨大推动,以及城镇化率和人均收入迅速提高对人均粮食消费数量及结构的重要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在未来三五十年是否依然可以继续保持乐观形势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根据相关影响要素,构建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中长期变化的可能情景,在此基础上做出预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国家制定粮食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郝霖  王阔 《今日科苑》2010,(5):47-49
两个月前,煤电矛盾、天然气荒等一系列能源行业大事使得中国目前能源多头管理、分散管理、协调性差的弱点显露无遗,这也促使中央下定决心将国家能源委推出水面。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家能源委将是未来国家能源部的过渡。  相似文献   

19.
《科学生活》2011,(2):48-49
日前,被誉为“人造太阳”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完成了首次综合点火实验——192束激光系统发射的能量打造出600万华氏度(约333万摄氏度)高温,这相当于恒星或大行星核心的温度。NIF作为全球最大的激光核聚变装置,  相似文献   

20.
<正>前言研究背景习主席在2014年6月13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就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出了五点要求,其中第三点要求指出:"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中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就习主席提出的要求来看,以绿色低碳为方向的能源革命已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中国区域发电能源的结构优化为导向,低碳排放为目标,具体数学模型为分析基础,为我国电力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