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曲金矿床是位于山东招远-莱州金矿区玲珑金矿田内的石英脉型金矿床,其内金矿体数量多,空间结构复杂,矿体形态、产状沿走向和倾向变化较大,且单矿体规模小,这对矿山生产探矿带来了一定难度。通过详细论述九曲金矿床内矿体特征,对其空间分布、控矿构造、形态、产状、矿化类型等特征进行分析,初步总结了九曲金矿床矿体空间定位特征,认为①金矿体受左行边幕式断裂控制,呈左行雁列式(近平行等距)排列;②在走向上尖灭再现,矿化富集发生在断裂走向由NEE变为NE地段,主要集中在走向为35°~40°的地段;③从SW向NE,同一矿体的赋存深度逐渐增加,即矿体向NE侧伏。  相似文献   

2.
新城金矿床是位于山东招远-莱州金矿区西部焦家金矿田内的超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现已探明大小矿体共18个,其中最主要的是Ⅰ号、Ⅴ号矿体,分别占矿床总储量的69.61%、29.01%。通过详细论述Ⅰ号、Ⅴ号矿体特征,对其空间分布、控矿构造、形态、产状、矿化类型、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新城金矿床内的Ⅰ号和Ⅴ号矿体虽空间分布位置不同,但实际上属于同一个矿体,均严格受焦家断裂带控制,分布在焦家主断裂下盘;并据此认识进行了找矿预测,对矿山生产探矿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埠岭金矿主矿体产于灵北断裂带主断裂上盘次级断裂中,根据7号和10号矿体旁侧小角度斜交剪节理与矿体锐夹角指向的判断,控矿断裂具左旋性质。根7号矿体旁侧节理统计及共轭剪节理产状的分析,黄埠岭矿区含矿断裂形成的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30°∠42°。NE向次级断裂是成矿前煌斑岩脉侵位的重要空间,也是主要的容矿构造。灵北主断裂带则主要扮演了一种导矿构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某金矿床金属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包裹金,根据其矿山的实际情况,为圈定矿体,地质报告提供可靠依据,对工业指标论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浅议焦家金矿田构造控矿规律及进一步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家金矿田是我国著名的金矿集中区,在焦家金矿田内,岩体的接触带控制断裂构造,断裂构造控制着金矿床的产出,断裂的产状变化,展布规律控制了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富集规律,受主控矿断裂的控制,矿床表现有等间距性;受次级断裂控制,矿体表现有等间距性,斜列性,侧伏性,侧列性等规律据此,推测焦家金矿田的北段和南段仍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6.
高村金矿位于华南板块云开大山构造带的东北部,长期受罗定-广宁断裂变质带东北段与吴川-四会断裂变质带相互作用,属构造运动活跃地区。矿床产于广宁-罗定断裂带的次一级构造河台韧性剪切带中。通过对矿体形貌学的研究,从矿体形貌、矿体力性、矿体力向、矿体力度、矿体韵度、矿体时空等参数分析表明,高村金矿床具有大型或超大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深部找矿前景良好,根据已知矿体的侧伏规律,今后可将找矿重点放在高村金矿床北东方向上。  相似文献   

7.
曾红坤 《科技风》2014,(14):136-136
矿床三维矿体地质实体模型的建立,是矿床三维地质建模的核心和基础工作。矿体的实体模型既能反映矿体的空间形态,它的创建又影响矿床地质建模的工作效力,而且它还是地质统计学计算资源/储量的约束条件。国内矿山一直采用"双指标"边界品位圈定矿体,区分工业矿和低品位矿;而国际上通用的是单指标边界品位圈定矿体,只区分矿石和废石。利用单指标边界品位圈定矿体进行矿床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既反映矿体整体的空间形态,又能提高工作效力,而且能充分发挥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望儿山金矿23号矿体成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矿体的形态上看矿体呈脉状、平行展布,而与主断裂平行的矿脉产状则变化较大,矿脉受分枝断裂、裂隙控制,各平行分枝矿脉走向变化不大,从储量对比情况来看,实际探获储量要比资料提交储量高出近一倍,并在主矿体上下盘探获平行矿脉,这部分矿体的探获,直接为矿山增加近一个亿的利润,延长了矿山生产服务年限,为今后探矿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
大场金矿床是我省重要的金成矿带──北巴颜喀拉印支燕山期金、锑(稀土、钨、锡、汞)成矿带上发现的大型金矿床,目前矿床由80余条金矿体组成,矿体规模巨大,主矿体长度超过5000m,矿床金资源量超过80t。矿体主要赋存于三叠纪巴颜喀拉山群(TB)地层中,受北西西向断裂构造控制。该矿床的发现为我省提供了新的金矿床成矿类型,为在该成矿带上及我省其他地段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0.
铁岭县苑家沟金矿是根据1:20万化探。矿体赋存在铁岭至叶赫断裂的次级断裂带内(北西向断裂带内),产于晚太古宙变质深层侵入岩中,是与次火山岩有关的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运用传统野外观察研究其形状、习性、大小、集合体特点,提取找矿信息。通过对金矿物的形态特征相关资料的收集研究,总结了金矿床中金矿物、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辰砂等金属矿物的产状,形状、习性、大小、集合体特点。金与这些矿物紧密共生的特点,尤其是金与石英、黄铁矿等矿物密切共生的特点,从中提取出金矿床成因信息以及判定金矿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80年代初期通过勘查发现了太平洞金矿床,通过20年的勘查,成为卡林型大型金矿床。矿体严格受褶皱和断层控制,“断裂型”矿体主要分布在F1断层中,产状与F1一致;“层控型”矿体主要分布在上二叠统龙潭组P3l大孔隙度生物碎屑灰岩,产出于背斜核部形成的应力集中区(核部虚脱空间)及两翼近300m范围内(层间剥离空间),形态与背斜形态一致。通过综合资料分析并结合勘查实践,本人认为,太平洞金矿受构造控矿明显,是集“导矿、配矿、容矿构造”三位一体控矿的结果,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3.
小南沟-通峪沟金矿区是中国黄金总公司嵩县金牛公司重要采矿区之一,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华熊台隆南侧的区域性壳幔型深大断裂-马超营大断裂北侧的万岭断裂组内,是一受断裂、岩浆活动和蚀变带控制的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F59断裂破碎带为主要导矿、次级断裂带为容矿构造。金的富集主要是由岩浆及构造多次叠加及热液蚀变、强烈糜棱岩化形成的。对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研究表明,今后找矿的重点应在F39一级导矿及其旁侧的二级容矿断裂破碎带及其周边5KM的热变质圈内和化探异常发育地段。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柴胡栏子矿区温家地西矿段岩金矿矿床赋存于太古界建平群老变质岩中,成矿与赤峰-开源深大断裂及四道沟岩体关系密切,北西向断裂构造直接控制矿体产出部位,矿体成因属中-低温热液充填石英脉型及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对柴胡栏子矿区温家地西岩金矿段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初步探讨控矿和矿床成因,对该区进一步找矿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复兴村金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及1、3、5号金矿脉矿体形态、规模、产状、品位和矿石质量的详细分析,总结探讨类似金矿的5条找矿标志,为下一步在该区域内开展黄金地质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东乘公麻金矿床是青海省巴颜喀拉造山带北缘Au-Sb成矿带上新发现的中型金矿床,由于受“生态保护第一,尊重群众意愿”政策影响,勘查工作主要以深部勘查为主,本文选择该矿床有代表性的VI号矿体,研究其构造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研究结果表明:VI号矿体原生晕分带序列为:(Au、Sb、As)→(Bi、Pb)→(Ag、Cu、Zn);分带序列呈现“反分带”趋势,地球化学参数“反转”,前、尾晕共存,预测VI号矿体深部延伸较好或有隐伏矿体存在的可能性,圈定了成矿靶区,以期为矿山下一步探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招-平断裂是胶东招掖金矿带的主要控矿断裂,其上盘金矿床受NE向断裂构造控制,赋矿围岩为胶东群变质岩,金矿化以含金硫化物石英脉为主。通过首次对招远灵雀山金矿床富金石英脉石英流体包襄体Rb-Sr等时线年龄的测定,获得116±23Ma成矿年龄。从而说明招-平断裂带上盘金矿大规模成矿期发生于早白垩世的构造体系转折期。对富金石英脉石英流体包襄体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该地区成矿热液均以幔源为主,具有与招掖金矿带其它金矿类似的成矿热液系统。由此可以看出招.平断裂带上盘也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8.
苏丹哈马迪剪切带型金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马迪金矿床位于苏丹北部阿拉伯-努比亚地盾新元古代绿岩带内。金矿化赋存于长达10公里,宽100~500米的黄铁绢英岩化片理化蚀变带。在北东、近南北和北东东向3组剪切带构成的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三角形的矿化集中区内已获得查明金资源量13吨。矿化类型为蚀变岩内的复脉带型金矿化。矿体与黄铁矿、白铁矿化石英脉密切相关。矿体产状与片理化带产状一致。金主要以微粒金和细粒金赋存于载金矿物的裂隙中。哈马迪金矿区还具有巨大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9.
叶健华 《内江科技》2012,(12):141-142
甘肃省嘉峪关市阴洼沟金矿主要矿石类型有褐黄色碎裂构造蚀变岩、灰绿色及黄绿色碎裂构造蚀变岩。通过对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特别是控矿地质要素的分析,总结阴洼沟金矿床特征,张-压扭性断裂构造对本区金矿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控制成矿规模,矿体形态和矿化强度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的分析,阐述了本区位于藏北赤布张错大断裂相连的断裂带上;矿体产于中生代三叠系上统土门格拉组一段灰岩地层中;区内断裂发育、矿化明显,充分证明了该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找矿远景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