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际劳工标准中移民劳工的社会保障机制正对其缔约国产生深切影响。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移民劳工跨国移动的现象日趋频繁,其权益保障问题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此种背景下,国际劳工组织率先制定了一系列致力于保障移民劳工的公约。公约具有独特的发展路径与共同准则,并从法律角度界定了国际社会的合法与非法劳工的问题。相关条约立法与法律实践对缔约国发生着深刻地影响。中国是所涉公约的缔约国,履行公约是中国所承担的国际义务。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意志帝国政府强化普遍义务教育制、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全面调节劳工教育问题,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劳工问题调节机制,对德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化身份的研究对于探究旅游劳工移民的本质,理解旅游移民文化和社会融合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大理古城旅游劳工移民文化适应过程的考察发现:旅游劳工移民的文化身份是在对移居地的文化适应中建构起来的;与其他移民相比,旅游劳工移民文化身份的建构具有更强的流动性、自致性和边缘性特征。文章可丰富旅游移民社会文化影响的相关理论和案例,并为旅游地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意志帝国政府强化普遍义务教育制、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全面调带劳工教育问颞.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劳工问题调节机制,对德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德国有1/5人口具有移民背景,移民教育对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德国移民教育在顶层设计上的努力与创新发现,在文化多元的教育背景下,德国移民教育的顶层设计保障了移民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了移民的融合。德国移民教育顶层设计的突出特点是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形成三级责任体系,并在总体规划下按需设定各自目标;各学段在制订教育政策和方针时,把移民学生需要纳入其中;把语言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强调其知识与价值观双重作用;引入社会支持系统,鼓励父母参与移民融合教育,设立家长培育课程,使家长自身得到提升并更好支持子女的学业。德国在移民教育上的顶层设计使德国移民教育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为我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民族教育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6.
多语教育在德国不仅变成了社会的需要,也为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土壤.在德国国际化的进程中,移民家庭起到了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7.
多语教育在德国不仅变成了社会的需要,也为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土壤。在德国国际化的进程中,移民家庭起到了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8.
《出国与就业》2009,(1):15-15
西班牙政府已经做出了修改外国人法的决定。在目前失业严重经济不景气的严峻形势下,劳工与移民部门认为当前移民政策过于宽松而有必要收紧,由劳工部门制定的修改内容,期望在今年底或明年初能在国会讨论后,获得多数党派的支持通过。从修改内容可以毫无疑问地看出,对日后家庭团聚的收紧到居留发放的限制和境外劳务聘请的取消,造成当前西班牙严重失业形势的责任已被推诿到曾被政府承认推动了经济发展和贡献社会的外籍移民的身上。  相似文献   

9.
德国历任政府都十分重视实现教育平等和公正,促进教育公平被视为德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德国的教育公平是指任何人都享有平等的、与其兴趣和能力相适应的受教育机会,而不因其社会背景、经济条件、种族、文化和个人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德国促进教育公平的主要措施有资助和奖励有天赋的学生、为学生“弱势”群体提供机会、为成年文盲提供第二次受教育机会、帮助受过高等教育的移民尽快融入德国社会等。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劳工教育被当作解决劳工问题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式而受到高度关注.劳工教育思想的传播,为劳工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与丰富的思想资源,推动政府出台系列劳工教育法律、法令,并组建了劳工教育管理机构:企业被指定为劳工教育的实施主体,劳工教育得以普遍展开并形成特色.然而,由于政府介入劳工教育主要出于政府利益的考虑,致使民国时期劳工教育在获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问题,正是这种问题使得劳工教育最终走向反面而陷于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