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价值的追求影响着中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准确把握地理课程价值的追求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地理课程的价值追求呈现出新的特点,即追求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追求对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追求学生可持续观念的形成以及追求地理教育为学生的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对“名”是喜爱的,也是有所追求的。他既追求奇伟的功名、崇高的德名,也追求独特的文名。这三者中,由于奇伟功名追求之愿未遂,使他走上了归居田园的道路,并在此道路中,逐渐形成了他对崇高德名和独特文名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怎样活着     
卑劣地、愚蠢地、放纵地、邪恶地活着,与其说是活得不好,不如说是慢性死亡。追求对灵魂好的东西,是追求神圣的东西;追求对肉体好的东西,是追求凡俗的东西。应该做好人,或者向好人学习。使人幸福的并不是体力和金钱,而是正直和公允。  相似文献   

4.
从唯美的精神追求和奢华的物质追求两方面分析了《天才》的主人公尤金,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小说揭示的是唯美的艺术追求和普通家庭生活的矛盾;以及挥霍性消费影响下的物质追求和艺术追求的矛盾。因此不是旨在描写一个画家的色情故事,或抨击资本主义腐朽黑暗的制度对艺术家的腐蚀。  相似文献   

5.
周紫林 《华章》2007,(8):263
本文指出了人类生存的意义就是追求幸福的生活,而人民实现幸福的途径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的追求,即对财富的追求和财富以外更高层次的追求.本文论述了两个层次追求的依据、关系和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体育课是为使学生获得健美的体态、健康的本质、旺盛的生命力和高尚的精神品质的教育过程,旨在使学校体育培养出来的人在身体和精神方面达到美的境界.体育课堂上追求体育美,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教师采用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美的感受力,增强学生对美的追求和自我表现力、创造力,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课是追求美的殿堂,从而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体育美.现从追求身体美、技能美、人格美、环境美四个角度来探讨体育课追求的美.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岑参的诗歌创作实践为依据,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岑参的美学理想和创作追求:一、好奇求异的审美倾向和求奇求新的审美理想;二、重视瞬间感觉印象的审美心理;三、对诗境优美与壮美的追求。岑参对壮美与优美的完美融合、浑然天成的追求,反映出唐人对诗歌审美追求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陆春庚 《中国教师》2009,(16):10-11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幸福,都会不断地追求幸福。费尔巴哈说:“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教育是为人类谋福利的事业,教育的应然追求是人的幸福。没有幸福感的教师就不会有学生的幸福和对教育本真追求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自从真正意义上的人类诞生以来,人就从未停止过对幸福的追寻,即使是那些公开声明自己放弃幸福追求的人其实也在追寻着自己所理解的幸福。费尔巴哈曾宣称:一切有生命和爱的动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人的任何一种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郁达夫是一个终生追求美的诗人。这一个性心理表现在他追求作品的艺术美、偏嗜女性美和沉迷自然山水美三个方面。郁达夫对作品艺术美的追求是对其在早年生活经历中形成的自卑、孤独和忧郁心境的补偿和超越,这不仅使他以“美”作为创作的标准,而且使他在生活中时时处处追求“美”:偏嗜女性美是对“诗意”的女性的审美追求,沉迷自然山水美是其审美追求在生活中的泛化。  相似文献   

11.
殷开诚 《新读写》2013,(2):52-53
成长的足迹,像一道美丽的彩虹,陪伴我们走过孤独的童年和叛逆的少年时光,给了我们欢声和笑语、力量和激情,让我们收获成功和信心。成长的足迹,如一首起伏而昂扬的乐曲,蜿蜒迤逦,尽显我们对美的追求,对爱的追求,对知识的追求,对希望的追求。成长的足迹,从模糊到清晰,从凌乱到井然。它们会聚在一起,见证着我们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余青 《河南教育》2010,(1):72-73
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既包括对将来从事的职业种类和职业方向的追求.也包括对事业成就的追求。作为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理想,它体现了人们的职业价值观.直接指导着人们的择业行为。  相似文献   

13.
书法技巧蕴含着人的审美追求。指实掌虚的执笔要旨,蕴含着人们对充实与空灵的追求;中锋用笔蕴含着人们对力量感与立体感的追求;提按蕴含着人们对节奏与韵律的追求;多样统一的结构与章法总则,蕴含着人们对变化与和谐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雷大勇 《天中学刊》2007,22(4):65-6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冲破旧的平等观、建立新型的平等观创造了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等精神,是对平均主义平等观的否定,也是对市场经济中不平等现象的批判和否定,更是对公正、平等社会的追求和向往,它是高层次的平等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目标,其基本内容大致包括追求社会公正、追求制度合理、追求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5.
白淑杰 《现代语文》2008,(5):117-118
儒道两家在美学领域的终极追求都是"和",由于两家哲学观、文艺观的不同,在美学领域对"和"的追求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儒家尚"中和",要求美善统一,追求尽善尽美.道家求真尚朴,追求超功利的"大美"、"至美".儒道两家在追求"和"的过程中,即对立统一又互融互补,彼此起到了纠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的文化巨子鲁迅和王国维毕生都在追求自己独立品格的完成,由于他们不同的性格、禀赋和觉悟,导致了他们对独立品格的不同追求,最终,有着历史中间物意识的鲁迅超越了时代的最高境界,完成了人的独立品格的伟大追求;而王国维虽曾产生过现代人本思想的萌芽,却难敌旧传统的压力,对独立人格精彩的追求成了一个令人扼腕的未完成的追求。二位先贤的心理历程,对我们构建现代人格有着深远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当性追求和有效性追求实际上是道德教育两种不同的追求.它们之间的不同表现在于:正当性追求尊重个体的道德自由权;有效性追求促使个体社会化。尊重个体道德自由权是道德教育的正当性追求.促使个体社会化是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追求。前者从个人出发.后者从社会和国家出发.二者虽然有可能统一.但时常会发生冲突。在正当性追求和有效性追求之间寻求平衡.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正当性追求和有效性追求。尊重道德教育的正当性追求可以有效提高道德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8.
张丽钧 《上海教育》2011,(22):58-58
教育之美,是人间大美。“追求美”的教育意味着,教育要追求美;追求“美的教育”则意味要懂得教育之美,理解教育之美,并执著于教育之美。追求美的教育就是要以对教育美的理解,实现教育对美的追求;以教育对美的追求丰富与完善教育之美。  相似文献   

19.
浮士德几个阶段的不懈追求代表了现代社会人类不同层面的生存体验,追求不息、奋斗不止的"浮士德精神"体现了现代人对人类生命价值的肯定和追求,这种追求目标蕴含着一种对永恒目标的向往和追求。这是《浮士德》的现代性典型特征。同时,以启蒙理性为基础的现代性所传承下来的怀疑与批判精神在《浮士德》中也得到了全面的展示。作为同源于启蒙精神的《浮士德》与现代性,二者之间有着不容忽视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自白派诗歌应被视作是一种文化和艺术追求。普拉斯的诗歌不仅仅 与诗人的生活感受有关,更与她低调、黑色的艺术追求有很大的关系,而对后者的 追求最终导致她的自杀身亡。盛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德国海德格尔存在主 义哲学对普拉斯的黑色艺术追求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