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枫  徐增林  冯开春 《武当》2011,(1):58-59
11月2日,第四届国际武道联盟旅游文化节暨2010武当山国际武术健康大会在武当山国际武术交流中心隆重开幕。开幕式由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副主席、中国散手道协会主席杨  相似文献   

2.
潘瑞兴 《武当》2006,(1):32-32
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副主席、亚太散手道组织联合会总裁、中国散手道协会主席杨维博士于2005 年11月19日带领一行五人到福清参加第三届福建东南散手道办事处举行授段仪式,并对福建东南散手道发展工作进行为期六天的  相似文献   

3.
黄剑君 《精武》2006,(1):62-62
由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主办,中国散手道协会筹委会、散手道中国办事处联合承办的“2005 首届全国散手道工作会议暨教练员培训班”于 2005年10月2日至5日,在中国安徽省阜阳师范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散手道组织负责人及代表、申请散手道段位的教练员共计42人参加。会议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了思路,制订了新的五年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实体建设、教练培训、竞赛裁判等相关专项议题。会后,还进行了精彩的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武术散手道美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通过了解武术散手道美学特征,有利于加快武术散手道的普及与推广;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推动我国传统体育进入奥运赛场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散手道这一先进的武学文化体系能够在高校顺利推广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提出了相应的武术散手道高校推广对策,目的是发挥武术散手道在高校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张力为编制的《赛前情绪量表-T》(PES-T-16×4)量表,对39名(男运动员32名,女运动员5名)散手道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武术散手道运动员的赛前情绪与其比赛成绩有很大的相关性,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散手道运动员赛前情绪处在适宜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武术散手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运动项目,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在普驼高等院校里,开展武术散手运动,既使大学生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又使武术散手运动得以普及提高。因此,做好普通高校中武术散手运动的推广发展工作,弘扬中华武术精粹,是武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武术散手的力量特点及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量训练是武术散手训练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武术散手的训练水平,在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观察法的基础上,对武术散手的力量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专项的特点提出了相关的力量训练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悦 《中华武术》2005,(4):14-15
李明治,山东莱州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现任山东莱州中华武校校长,美国、法国、西班牙、南非等六家国外中华武术学院院长。武术六段,国家一级武术套路、散手裁判。身兼莱州市武术协会副主席、烟台市人大代表、烟台市青联副主席、烟台市民办教育协会副秘书长、烟台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山东省青联委员、山东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摔跤柔道协会副秘书长、全国青联委员、全国传统武术协会委员。  相似文献   

10.
武术散手的发展与竞赛机制、规则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竞赛机制和竞赛规则是影响运动项目发展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因此 ,根据武术散手项目的具体特点 ,在国家有关机构的管理下 ,借鉴国内、外其它运动项目和技击项目的方法与经验 ,积极改进和完善散手运动的竞赛机制和运作方式。改进散手竞赛规则 ,简化服装护具 ,发掘武术攻防招法 ,采用多局赛制 ,使武术散手形成具有中华武术特色的竞技体育项目。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与国际接轨 ,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少年武术散手道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应该从文化知识学习、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和生理素质、合理的技术搭配等多角度设置少年武术散手道课程;教学方法应采用启发性、赏识性、趣味性、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等教育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由海口市人民政府、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联合主办,海口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奥武体育产业经营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散手道协会、海口国际会展中心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协办的"天涯论剑"中国(海口)国际武术交流大  相似文献   

13.
论武术散手市场与国际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散手是武术对抗性项目之一,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散手竞赛市场必须在突出武术技击特点的基础上,从竞技性、观赏性方面入手,对竞赛规则进行研究与探讨,从而以散手竞技审场为龙头,来带动武术产业的发展,使散手运动与世界竞技体育接轨,被世界人民所接受。  相似文献   

14.
力量训练是武术散手训练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武术散手的训练水平,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观察法的基础上,对武术散手的力量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专项的特点提出了相关的力量训练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优秀武术散手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我国119名优秀武术散手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的测试,分析、探讨了不同级别、不同运动水平散手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点,并利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和逐步回归法,建立了武术散手运动员形态选材的计算机判别函数和体脂百分比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6.
散手是无数对抗性项目之一,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散手竞赛市场必须在突出武术技击特点的基础上,从竞技性、观赏性方面入手,对竞赛规则进行研究与探讨,从而以散手竞技市场为龙头,来带动武术产业的发展,使散手运动与世界竞技体育接轨,被世界人民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散手运动的健身防身的功能和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志勤 《体育学刊》2000,(4):121-122,124
武术散手运动在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掌握技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内外舍一,形神兼备,独特地表现在一定条件和规则下,形成两人斗智较力的徒手搏斗,这种集中体现中华武术精髓的攻防技击练习,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群众性,并为广大武术爱好者所向往,能充分有力地体现散手运动在健身、防身方面的独特功能和价值。本文就散手运动健身、防身两方面作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试论制约我国武术散手运动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及数理统计,分析了制约我国散手运动发展的因素,提出应当从健全武术散手运动的功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科研投入;完善竞赛规则;突出中华武术的特色;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素质;加强能人策划和媒体宣传等方面入手。加快武术散手运动发展,让武术散手早日进入奥运会。  相似文献   

19.
文论述了现代散手运动员的体能结构,并结合散手竞技的特征和发展趋向逐一进行理论探讨,指出完善散手运动员体能结构对开拓人们的思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实现经验型向智能型散手观念的转变,深化散手改革,使中华武术真正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武术(散手)运营机制的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献资料法,分析了武术(散手)竞赛市场的现状,提出武术(散手)运营机制改革是武术(散手)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论述了根据运动卡特尔(sports cartel)建立武术(散手)职业运动联盟及其结构、基本框架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