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意义] 基于社会化问答平台提问回复率较低的现状,通过预测提问回复率,能够为社会化问答平台提升用户活跃度与留存率,改善用户体验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百度知道"为研究平台,抓取平台设置的14个话题下共10 640条提问记录,从提问特征与提问者特征角度,构建提问回复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影响因素进行数据验证,构建提问回复率的预测模型,对模型准确率进行验证。[结果/结论] 社会化问答平台提问回复率研究可改善平台信息服务质量与促进用户知识贡献行为,实验结果验证了研究模型在社会化问答平台提问回复率预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陈娟  邓胜利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20):106-116
[目的/意义] 探究社会化问答平台用户体验的动态演变规律,识别不同阶段用户体验的主要构成要素与变化趋势,为平台建设和服务优化提供建议。[方法/过程] 基于扎根理论提取关键词,构建知乎的用户体验评价体系。采用实验法获取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不同阶段用户体验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ARIMA模型预测用户体验3个维度的变化趋势。[结果/结论] 从短期来看:第一阶段,有用性对用户体验的影响最大;中间两阶段,情感的影响最大,有用性次之;第四阶段,用户价值的影响最大,有用性的影响最小。预测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除情感在用户体验构成中会有波动外,有用性和用户价值均呈下降趋势。从长远来看,提升用户的情感体验对于提高整体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分析答案质量反馈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持续答题意愿的影响,可以对社会化问答社区增加用户粘性、提高用户体验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方法/过程] 从社会资本理论中提取答案质量反馈变量并分析其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持续答题意愿的影响。通过结构方程方法对收集整理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结果/结论] 构建答案质量反馈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持续答题意愿影响模型;结论表明,答案质量反馈正向影响反馈期望确认程度与反馈感知有用性;反馈期望确认程度正向影响反馈感知有用性与反馈满意度;反馈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反馈满意度与持续答题意愿;反馈满意度也同样正向影响持续答题意愿。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从品牌延伸视角出发,探究用户付费问答转移意愿的影响因素,为知识问答平台提高付费问答服务质量和用户付费转移意愿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追述性口语报告测试,考察15位用户对原生问答平台及其免费问答服务付费问答延伸服务的认知情况,梳理免费和付费问答服务之间具有的品牌延伸关系,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寻品牌延伸关系影响用户从免费问答向付费问答转移意愿的内在机理。[结果/结论]付费问答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新生事物,品牌延伸在用户形成付费问答服务新的认知中具有重要价值。用户会体验到4种类型的品牌延伸关系:感知品牌契合度、感知产品契合度、感知联结度和感知差异性。其中,感知品牌契合度和感知差异性对付费问答转移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作用机制除直接效应外,还通过影响延伸态度实现间接影响;感知联结度通过影响延伸态度进而影响付费问答转移意愿;母品牌质量对感知契合度与付费问答转移意愿之间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社会化问答社区已成为网络用户获取知识常用途径之一,也是网络环境下重要的社交方式。探究用户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的刻板印象以及矫正消极刻板印象,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的运营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方法/过程]选取知乎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数据资料收集、三级编码等过程,结合图式理论,构建社会化问答社区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社会化问答社区刻板印象内容包含用户属性、平台属性、社会属性3个维度,其中用户属性包括用户水平和使用原因,平台属性包括管理体系和社区氛围,社会属性包括知识问答和社交营销。用户门槛低、内容审核机制不严格、消极现象明显以及软文广告较多是用户产生消极刻板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虽然已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社会化问答用户信息搜寻的影响因素,但是目前研究还未探究影响因素间的搭配组合对信息搜寻的影响。为解决这一研究局限,从混合方法的视角出发,在回归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借助定性比较分析法(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QCA)来深化对用户特征因素和激励因素之间搭配组合产生影响的认识。[方法/过程]通过回顾先前关于网络用户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指出可以采用QCA来尝试解决存在的研究局限,并以社会化问答用户信息搜寻为实例,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和QCA方法分析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比较和总结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回归分析有助于研究者发现哪些因素会对网络用户的信息搜寻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而QCA方法有助于研究者发现这些影响因素如何组合搭配来产生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答案质量越发成为影响社会化问答(SQA)平台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构建评测体系对SQA平台答案质量进行评价,可以优化用户体验和促进平台发展。[方法/过程]结合专家评分法及三角模糊加权平均G1法,构建包含12个指标的SQA平台答案质量评测指标体系。通过对4个领域共40个问题的评价,证实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结果/结论]形成一套可用于整体评价、赋予指标权重的评测体系,了解了国内SQA平台的答案质量和存在的问题,为平台发展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从期望确认理论视角研究移动视觉搜索用户情感体验,对改善移动视觉信息搜索服务、维系用户与平台关系、提升技术采纳意愿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情绪和满意度构建情感体验二元维度,梳理期望确认、感知绩效、自我效能和情感体验之间的作用关系,提出移动视觉用户情感体验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获取351份有效样本,采用结构方程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期望确认度对感知绩效具有正向影响;感知绩效对情绪形成正向影响的同时,也通过特殊自我效能间接影响用户满意度;情绪对用户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随着分享经济的发展,以在线付费问答平台为代表的知识付费产品有效地实现了知识的变现,本研究以这类平台为切入点,探索用户的付费模式及付费意愿,加深对用户知识付费行为的认识。[方法/过程]通过对分答、值乎和微博问答三大平台的比较分析,总结在线付费问答平台的用户付费模式,利用问卷调查法考察用户的付费意愿及其动机。[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在线付费问答平台主要有两种用户付费模式:提问付费和围观付费。用户对这两种付费模式没有特别偏好,二者呈现不完全替代关系,且影响用户对这两种付费模式的付费意愿的动机因素有所不同。本研究认为,知识付费在本质上是知识驱动型的信息消费行为,同时具有明显的粉丝经济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厘清在线问答平台知识付费现阶段的研究图式,为进一步知识付费理论研究和知识付费新业态发展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分析110篇在线问答平台知识付费研究文献。[结果/结论 ]在线问答平台用户知识付费行为受到知识供给者、知识需求者、知识付费产品、知识付费平台4个层面因素的影响;以定价与支付机制、激励机制、版权保护机制、个性化服务机制为核心的支撑机制和以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为代表的管理模式共同构成在线问答平台知识付费的运行机制;知识付费机制能够影响知识生产者的知识贡献意愿和知识消费者的知识焦虑缓解程度,同时也对平台内容总量和平台内容生产协作方式产生影响。未来研究应拓展知识付费机制影响的研究,开展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知识付费用户行为研究,并且解构知识付费在各个层面的微观作用机制,建构系统化、创新性的知识付费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现有的关键词提取方法不适应社会化问答社区文本长度较短、内容表述口语化、数据集稀疏的特点,且很少考虑用户关注程度对词语重要性的影响,不能有效地提取此类文本的关键词,因此,提出针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的多属性加权关键词提取方法。[方法/过程]多属性加权关键词提取方法通过引入调节函数和词性对传统TF-IDF进行改进,并通过线性加权融合用户回答数、关注数、浏览数以及评论数4个用户关注属性来综合度量词语权重。[结果/结论]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更有效地提取社会化问答社区文本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袁毅  杨莉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22):20-26
[目的/意义]问答社区已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网络空间之一,保持高质量信息资源生成机制是问答社区生存发展的关键。本文的目的是通过用户生成资源的行为,了解资源生成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以百度知道社区的交互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用户与资源的关系、用户生成资源行为及影响因素。[结果/结论]问题类型、媒介、匿名性等因素对用户生成资源行为有重要影响,用户相关变量与资源质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建立和完善用户身份识别与激励机制对于社区提高资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针对传统IPA方法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引入一种改进型IPA理论(RIPA)并对社会问答平台答案质量进行研究,从而引导社会问答平台运营商更好地开展服务,提高信息资源内容质量。[方法/过程] 通过分析传统IPA方法在理论上存在的不足,引入一种新的RIPA理论,比较两者在社会问答平台答案质量中的应用,并对研究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结论] RIPA和IPA两种方法在社会问答平台答案质量研究中的应用表明,前者有更高的可行度;同时,"完整性"、"专业性"和"权威性"3个指标是解决社会问答平台答案质量的关键因素,并对社会问答平台的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媒体用户转移行为的影响因素,拓宽社交媒体用户行为的研究范围,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并对社交媒体运营商提高服务质量、增加用户粘性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基于期望确认理论、沉浸理论以及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构建理论模型,重点关注社交媒体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沉浸体验以及用户社交媒体使用满意度是否会以及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用户转移行为。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数据,利用SPSS和AMO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假设的验证。[结果/结论]通过分析可知社交媒体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以及沉浸体验对用户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而用户满意度负向影响转移行为。  相似文献   

15.
网络问答社区的知识生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通过吸纳知识生态学的理念来进一步完善网络问答社区的相关理论体系。[方法/过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分析网络问答社区的知识主体、知识生态环境和知识生态链,构建出网络问答社区的知识生态系统模型,进一步从形成条件、动力和演化3个方面对系统的自组织机制进行深入探索,并以“知乎”为例对本文提出的知识生态系统进行验证。[结果/结论] 网络问答社区的知识生态系统将社区用户、用户生成内容和社区机制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从整体上揭示了网络问答社区的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