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意义]健康信息污染、健康信息利用效率过低等在线健康社区信息生态问题,严重影响在线健康社区用户对在线健康信息需求的满足,为此研究从信息生态视角出发,识别出对在线健康社区生态系统具有关键影响作用的要素,进而提出对其优化的思路。[方法 /过程]首先,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界定在线健康社区生态系统的内涵,并阐述维系在线健康社区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价值;其次,结合信息生态理论识别在线健康社区生态系统的5个维度及44个构成要素,进而识别出在线健康社区生态系统的架构;最后,采用模糊集理论-DEMATEL法的研究方法,进一步从构成在线健康社区生态系统的44个要素中认清对其起到关键影响作用的12个要素。[结果 /结论 ]通过计算在线健康社区生态系统各构成要素的原因度、中心度、影响度与被影响度,可划分出在线健康社区生态系统各构成要素的属性,其中共包括25个原因要素与19个结果要素。研究有助于明晰对在线健康社区生态系统起到关键影响作用的要素,为优化在线健康社区生态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旨在提高在线健康社区信息服务水平,满足患者用户不同场景下的深层次信息需求。[研究设计/方法]融入信息推荐服务的场景要素,通过分析在线健康社区用户信息需求,确定场景划分标准继而划分推荐场景,从而识别不同场景要素标签,构建用户画像概念模型,并采用RFM模型对采集到的在线健康社区用户数据进行精细化筛选运营,借助形式概念分析的方法实现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画像模型构建,并以“甜蜜家园”为数据源实现糖尿病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画像构建和标签聚类。[结论/发现]通过深度挖掘聚类,发现在线健康社区“观望型”“宣传型”“高产型”和“经验型”四类用户群体及其健康信息需求。[创新/价值]以信息推荐服务模式为导向,聚焦于用户画像构建的整体流程,此研究视角有助于在线健康社区优化服务水平,提升用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探究网络健康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对优化网络健康社区知识服务、促进健康知识的交流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将网络健康社区中的知识划分为公共健康知识和个人健康知识,依据社会认知理论构建影响因素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结论]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利他主义、社会信任、社会认同、感知有用性等变量与公共健康知识和个人健康知识共享行为都呈显著正相关,感知风险与公共健康知识共享行为无显著相关性,与个人健康知识共享行为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在线健康社区用户个人健康信息管理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意义] 旨在对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的个人健康信息管理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平台-PHIM-健康目标"这一模式中的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过程] 选择患有红斑狼疮的在线健康社区用户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聚类方法对个人健康信息管理行为的总体测度水平不同的群体进行识别;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对不同群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结论] 将依托在线健康社区进行的个人健康信息管理行为界定为健康信息发现、健康信息互动和健康信息分享。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首先,在线健康社区的红斑狼疮患者在个人健康信息管理行为水平上存在显著的高低差异。第二,用户所感知到的社会支持与其个人健康信息管理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第三,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与用户健康目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本研究为在线健康社区完善其服务方式,促进慢性病人个人健康信息管理水平提高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线健康社区中基于SOR模型的用户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基于SOR(刺激-组织-反应)模型,探究在线健康社区中基于情绪中介机制的社会支持对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方法/过程]社会支持作为“刺激”(S)因素,通过引入情绪作为个体的“机体内化”(O),研究在线健康社区用户“行为反应”(R)机理过程。选取某在线健康社区244名用户的465 337个发帖为实验样本,使用分层回归分析法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在线健康社区提供的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和社交支持均对用户的参与行为产生积极影响。此外,用户情绪在社会支持与用户参与行为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且这种中介效应会受到用户性别的调节作用,即情绪的中介作用对男性用户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系统、全面地归整高校学生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集合,通过实际调研数据分析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层级路径。[方法/过程]研究首先通过定性综合集成法和专家评分法梳理、提取和验证高校学生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集合;然后开展问卷调研并借助模糊DEMATEL模型对调研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各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在此基础上识别出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采用ISM模型构建影响因素集合的层次递阶结构模型。[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个体特性等在内的共计19个因素会对高校学生的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产生影响,其中个体特性、健康状况、素养能力等11个因素为关键因素。此外,19个影响因素可进一步划分为表层因素、中层因素和深层因素。结合研究发现,文章从影响因素系统构成、关键影响因素和层级路径3个角度提出若干实践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健康中国行动”背景下,在线健康社区是促进健康信息和知识生成及传播的重要阵地。文章从用户角度出发,考虑信息规避,研究在线健康社区患者用户行为策略的交互影响,为在线健康社区持续发展与建设优化提供参考。文章通过构建患者用户参与在线健康社区问答的博弈演化模型,分析患者策略效益以及策略演化过程,并利用仿真模型探究参与问答中健康信息和知识接受程度、问答中健康信息和知识收益、参与问答信息风险成本等因素的作用。研究表明:在影响因素参数不同的情况下,系统稳定均衡结果存在差异。健康信息和知识接受程度、问答中健康信息和知识收益与患者用户参与问答概率正相关,参与问答信息风险成本与患者用户参与问答概率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探究信息疫情背景下健康谣言分享意愿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为危机情境下健康谣言治理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过程]在S-O-R与ELM整合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信息疫情背景下健康谣言分享意愿影响因素理论假设模型,解释信息刺激驱动用户感知进而影响分享意愿的双重加工路径,利用调查问卷获取数据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个人涉入度负向影响健康谣言感知信任,来源可信度正向影响健康信息焦虑和健康谣言感知信任,用户感知正向影响健康谣言分享意愿并在模型中起中介作用。电子健康素养在个人涉入度、健康信息焦虑与感知信任之间都起到负向调节作用。来源可信度触发的外围路径对健康谣言分享意愿的影响更大,信息疫情背景下人们更依赖于非深度思考的信息加工模式。  相似文献   

9.
张敏  刘雪瑞  张艳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5):122-131
[目的/意义]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求助行为实证研究是用户在线健康信息行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展开深入分析可推动在线健康信息服务的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方法/过程]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获取代表性研究文献,并通过系统综述的研究方法来梳理国内外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求助行为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已有研究已初步形成知识体系框架,但仍存在一些研究空白领域。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因素(求助事项、求助者因素)、外部因素(信息环境、社会环境、施助者因素)、中介因素(求助需求、认知性因素)和调节因素(人口统计因素)4个部分。重视研究基础、挖掘影响因素、关注结果变量、推动数据驱动等将是未来的研究热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谱聚类的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改善虚拟健康社区知识聚合质量,为虚拟健康社区服务提供技术方法支持。[方法/过程] 运用谱聚类方法对虚拟健康社区中的知识进行抽取,利用概念相似度计算得到知识主题相似度矩阵,根据该相似度矩阵进行谱聚类。[结果/结论] 利用好大夫在线健康咨询平台发布的信息作为数据来源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当聚类个数为5时,本文提出的方法得分值最高。通过谱聚类的方法充分挖掘虚拟健康社区潜在信息,改善了知识聚合质量,为知识聚合和知识服务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用户视角下网络健康信息质量评价标准框架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意义]探索用户视角下的网络健康信息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其评价标准框架。[方法/过程]选取年轻用户和中老年用户为样本,三个健康网站为实验对象,采用实验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探索并构建网络健康信息质量评价标准框架,并使用问卷调查法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结果/结论]构建了由内容和设计两个一级指标及七个二级指标、七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标准框架,并且发现不同性别和年龄的群体对网络健康信息质量评价标准有所差异。最后从健康网站本身、普通消费者、网络监管机构和医学领域工作者四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有助于健康信息网站的建设和网络健康信息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结合网络健康信息搜索情境,从健康知识素养和健康信息检索素养两个视角出发,对用户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的过程变量和结果变量进行影响分析,探究健康素养对用户健康信息检索行为的影响机理。[方法/过程] 采用情境模拟实验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在校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利用SPSS多变量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归纳出用户健康信息检索过程呈现的规律特点,并探究用户健康素养及搜索经验与网络健康信息搜索行为过程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影响关系。[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用户的健康知识素养和健康信息检索素养对搜索过程变量分别有较大影响,对搜索结果变量有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国佳  郭勇  沈旺  潘梦雅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7):137-144
[目的/意义]提出基于在线评论的网络社区信息可信度评价方法,为信息治理提供有效依据。[方法/过程]构建基于在线评论的网络社区信息可信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AHP理论确定指标权重;利用LSTM模型对评论情感分类,采用改进的D-S证据理论模型融合情感分类数据作为指标量化计算方法。以知乎网络社区为例,从3个角度计算网络信息内容的可信度:经过筛选的具有可信观点评价的在线评论、所有在线评论、调查问卷。[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可信观点评论的可信度排序与基于调查问卷的可信度排序基本一致,说明利用在线评论对网络信息可信度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代表他人使用互联网搜寻健康信息成为非医学专业人员为患者提供健康信息支持的重要形式,了解替代搜寻者特征及其行为模式将对健康信息服务与传播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 从参与者人口统计、健康信息搜寻经验和家庭结构3个方面的个体特征变量进行调查,并基于5W(Why-Who-When-Where-What)视角对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者的行为模式进行分析。其中,除了对行为动机Why使用半结构化访谈之外,其余变量均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进行测量。[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87.0%的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者在近12个月内有帮助别人在线搜寻健康信息的经历;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者的特征包括女性、独生子女、已婚、健康状态较好、有丰富的在线健康信息搜寻经验以及家人有慢性病患者;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者的行为动机包括关怀、利他主义等;替代搜寻者更多地帮助与他们有强社会关系的人搜寻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者一般在患者就医之前帮助他们在线搜寻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者的信息来源于搜索引擎、在线健康社区和在线问答社区等;替代搜寻者更加需要与疾病本身相关的一般性信息、日常保健以及治疗相关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代表他人使用互联网搜寻健康信息成为非医学专业人员为患者提供健康信息支持的重要形式,了解替代搜寻者特征及其行为模式将对健康信息服务与传播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 从参与者人口统计、健康信息搜寻经验和家庭结构3个方面的个体特征变量进行调查,并基于5W(Why-Who-When-Where-What)视角对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者的行为模式进行分析。其中,除了对行为动机Why使用半结构化访谈之外,其余变量均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进行测量。[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87.0%的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者在近12个月内有帮助别人在线搜寻健康信息的经历;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者的特征包括女性、独生子女、已婚、健康状态较好、有丰富的在线健康信息搜寻经验以及家人有慢性病患者;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者的行为动机包括关怀、利他主义等;替代搜寻者更多地帮助与他们有强社会关系的人搜寻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者一般在患者就医之前帮助他们在线搜寻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者的信息来源于搜索引擎、在线健康社区和在线问答社区等;替代搜寻者更加需要与疾病本身相关的一般性信息、日常保健以及治疗相关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三甲医院门诊患者互联网健康信息查寻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意义]探讨患者的互联网健康信息查询行为特征。[方法/过程]通过对400例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对互联网健康信息内容需求的分布情况和关联性,总结出患者互联网健康信息的查询模式,同时对患者互联网健康信息查询路径进行分析。此外,以患者对互联网健康信息查询渠道的使用率和可信性评价为基础,区分患者信息查询渠道类型。[结果/结论]提出3种查询模式,区分出4种患者信息查询渠道类型,对互联网健康信息服务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是基于人际关系协作的日常信息实践模式,基于经典理论探究该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对于深入理解该信息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健康信念模型和社会支持理论,构建健康信息替代搜寻影响因素模型,提出12个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收集475份有效数据,使用SmartPL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结果发现:同理心、信息支持意愿、感知严重性和感知收益正向影响健康信息替代搜寻意愿,感知障碍负向影响健康信息替代搜寻意愿,感知易感性和自我效能对健康信息替代搜寻意愿没有直接相关关系。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同理心对感知易感性与健康信息替代搜寻意愿之间的关系存在完全中介效应;同理心对感知严重性与健康信息替代搜寻意愿的关系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信息支持意愿对自我效能与健康信息替代搜寻意愿之间的关系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激励、管理和干预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从任务情境视角阐明青年人网络健康信息资源选择的群体差异,为政府、图书馆以及医疗机构等健康信息服务部门提升健康信息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以青年人为研究对象,从任务情境、健康信息平台、群体差异的角度出发,对群体差异对网络健康信息资源选择的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结论]任务情境会对网络健康信息资源的选择产生影响,在不同健康信息平台下的影响具有差异;任务情境下网络健康信息资源选择的群体差异显著,在不同健康信息平台下的差异性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构建知乎信息传播过程PROV数据起源模型和用户可信度评价指标,量化知乎信息的可信度,丰富和完善社会化问答社区平台信息可信度评估的方法。[方法/过程]以知乎为研究对象,从信息传播过程的角度出发引入数据起源概念评估信息的可信度,通过建立知乎的PROV数据起源模型,追溯并记录知乎信息的来源和传播过程,与信息传播过程中涉及到的用户可信度分值相结合,计算出知乎信息的可信度定量结果。[结果/结论]通过对知乎信息可信度的评估,进一步完善信息可信度评估方法,为优化社区信息质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金碧漪  许鑫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2):100-105
[目的/意义] 探究不同类型网络社区中健康主题特征分布,促使各网站平台能够更好地提供在线健康信息服务。[方法/过程] 以糖尿病为例,选取来自健康论坛的社会化标签和社会化问答社区的问答记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编码和文本处理的方法,得到八大类主题,并比较两种网络社区中该八大主题分布情况的异同。[结果/结论] 两种网络社区中糖尿病主题冷热分布大体趋于一致。在最为用户所关注的主题上,两类社区各有侧重,分别是“诊断和检查”、“社会生活”。以上探讨和发现对在线健康信息服务质量的提升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