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学教育》2007,(9):10-11
当过毛泽东老师的人很多,比如徐特立、杨怀中、黎锦熙,还有毛泽东在延安时曾向美国记者介绍过的"袁大胡子"袁仲谦等,他们后来都成为著名学者或者职业革命家。而毛泽东的启蒙老师毛宇居先生却一直在乡村教书,为开拓韶山的文化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韶山一支笔毛宇居,派名毛泽启,是毛泽东的堂兄,又是毛泽东的启蒙老师。他1881年生于韶山冲东茅塘,后迁蔡家塘。他的父亲毛福生与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是不出五服的叔伯兄弟,青年时同住在东茅塘,过从甚密,毛顺生与文七妹结婚时,毛福生曾帮助操办婚事。1919年毛泽东曾将父亲毛顺生和伯父毛福生接到长沙休养,并和弟弟毛泽覃与二老一起合影留念。  相似文献   

2.
到湘潭韶山旅行,在毛泽东纪念园的一个展室里,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把他送到南岸私塾去读书,童年的毛泽东对老师邹春培充满敬意地行完了拜师礼,然后谦恭地站  相似文献   

3.
邸延生 《学习之友》2009,(12):44-45
自从毛泽东读书识字后,他的父亲毛顺生便让他帮助记账,还让他学珠算。毛泽东便开始在晚上记账,如果没有账可记,毛顺生也要指使儿子去干一些别的杂活。  相似文献   

4.
<正>湘江,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江畔山水如画,曾经有被称为“湘江三友”的三名青年在这里求学畅游:毛泽东、蔡和森和萧子升。“湘江三友”中诞生了新中国的领袖——毛泽东。暑假刚至,我顺着湘江,重走毛泽东的求学之路。韶山,是毛泽东出生成长的地方。当少年毛泽东离开韶山踏上求学求真之路时,他对父亲留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诗句明志。在韶山,我观看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的演出,当水火一同喷出,激情澎湃的情节一幕幕上演,我心中感慨万千,生出无限敬意。  相似文献   

5.
1910年,毛泽东17岁了,他的父亲毛顺生要他留在家乡,做生意。 毛泽东抬头望远处的山,山连绵起伏,仿佛他不平静的心潮。于是他在父亲的账簿里夹了一首诗,毅然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  相似文献   

6.
情系韶山     
韶山,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里。1956年6月26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韶山学校,并亲笔为其题写了校名。44年后的这天,陕西省延安市凤凰小学“白求恩中队”、“张思  相似文献   

7.
一、板书课题。 二、揭题,启疑激情。 1.是谁回韶山?(毛泽东同志) 2.为什么说是“回韶山”?(韶山是毛泽东的故乡) 3.他什么时候离开的韶山?离这次回韶山多少年了?(1927年秋收起义以后。32年) 4.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做出了哪些伟大的成就?(要求师生共议,以激发学生对毛泽东主席的热爱、崇敬之情) 三、初读,整体感知。 1.小声读课文。(要求速度稍慢,边读边用笔记出生字新词及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3年是中华人民工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纪念年。这一年,由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主持、发端于少先队“英雄中队”的“红领巾积分行动”,以积攒分值的人民币硬、纸币建造韶山学校小学部教育楼的盛举,构筑了亿万年儿童独特方式纪念毛泽东的壮丽景观。而其中最精彩的一幕,就是由“英雄中队”师生代表组成的两期“追寻毛泽东足迹”秋令营所经历的两段行程——从西柏坡到北京、从北京至韶山。这两支队伍,在飒疯秋风、沥沥秋雨中把凝聚着万千颗童心的奠基石,从西柏坡启运、又从北转运至韶山。让我们随着壮丽的红领巾之旅来扫描那一处处亮丽的景点吧!  相似文献   

9.
文学史上流传很多“一字师”的故事。你听说过“半字师”的故事吗?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了离别32年的故乡韶山,目睹故乡的翻天覆地变化,他激情满怀。感慨万千地写下了《七律·到韶山》。首句原是“别梦依稀哭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写完后,毛泽东主席请教身边的工作人员梅白同志。梅白建议将  相似文献   

10.
7月26日,由国家台联组织的全国青年台胞传统文化教育夏令营的全体营员来到韶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洗礼。这次活动旨在让营员们进一步了解内地的传统文化,领略大陆在改革开放年代的发展和变化,增强台湾与内地青年的友谊,为统一祖国大业作出努力。在韶山,营员们拜谒了毛泽东同志铜像,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故居、滴水洞、毛泽东纪念园及韶山铭园。在韶山铭园,营员们看得特别认真,对青年毛泽东“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伟大志向非常敬佩,对毛泽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路经长沙时,营员们还参观了岳麓书院、马…  相似文献   

11.
开国领袖毛泽东故里。韶山学校小学部校园。2012年3月18日。春风染绿了三湘,春光浸透了韶山。 这天,留有毛泽东足迹的校园,在明媚的春光里披上了节日的盛装。由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主办和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社、中国《下一代》杂志社、中国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国红色文化发展促进会协办的纪念中国“红领巾积分行动”实施10周年暨“艰苦岁月”主题雕塑揭幕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2.
据传,舜帝南巡,见一地苍山如黛,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鸟啼嘤嘤,顿觉爽心悦目,“遂命奏《韶乐》,引凤来仪,百鸟和鸣”,韶山由是得名。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韶山冲上屋场一栋普通的农舍里。金秋十月,记者踏上这片孕育了中国一代伟人的热土采访,听到许多毛泽东和韶山的师友之间的故事。毛泽东在韶山的师友不少,毛宇居、李漱清、文运昌、邹普勋、谭熙春、郭森、易礼仁等几位对毛  相似文献   

13.
半字师     
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阔别三十一年的故乡韶山,目睹了韶山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感慨万千,满怀激情地写下了《七律·到韶山》,此诗首句原是:“别梦依稀哭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写完后,他虚心地请教身边的工作人员梅白同志.梅白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浓缩了韶韶山精神。韶山精神是革命化的湖湘文化,是对湖湘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湖南科技大学在湘潭办学,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就离不开湖南,离不开湘潭,就应当立足于脚下的这片热土,把“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敬业奉献、团队协作、开拓创新的新“韶山精神”和“惟实唯新,至诚致志”办学传统深入贯彻、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使得这种精神和办学传统转化、内化为强大的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15.
用韶山人民的革命精神哺育青年——中南工学院在韶山德育基地的教育实践中南工学院□丁联池韶山,因为孕育过一代伟人毛泽东而闻名于世。这里有全国唯一的反映毛泽东及其家庭成员生平、革命经历的最丰富的资料,特别是毛泽东同志数以千计的宝贵遗物,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  相似文献   

16.
封面解读     
《高中生》2005,(5)
2004年12月26日,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1周年万人长跑大赛在韶山举行。《高中生》派出的参赛选手提前一天到达韶山,因为他们要利用这个机会去韶山学校举行“封面解读”活动。25日晚上,气温降至零度以下,《高中生》编辑一行5人履冰踏雪,走了几公里山路赶往韶山学校进行“封面解读”。活动进行得很成功,在曹莉老师的现场指导下,同学们的表现非常精彩。26日早上,《高中生》编辑走向长跑大赛的起跑点时,却看到道路两旁站满了韶山学校的同学,原来,他们冒着雨雪从几公里外赶来为《高中生》助威加油了!在同学们的呐喊声中,《高中生》选手一一冲过了终点……每一次“封面解读”,都是令人难忘的友情之旅。感谢韶山学校同学们以及所有读者的浓浓情意,我们将努力把“封面解读”活动和《高中生》杂志办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17.
《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是毛岸青和邵华同志在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逝世一周年前夕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这篇情文并茂、脍炙人口的散文,通过记述作者的切身经历和感受,热情歌颂了毛泽东同志崇高的革命精神,讴歌了杨开慧等烈士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业绩。文章一开头,便开门见山地叙述了作者在毛泽东同志逝世后的第一个春天回到故乡湖南的见闻和感受。“我们伫立桔子洲头,漫步湘江峭岸;回清水塘,登岳麓山;徘徊板仓小径,依恋韶山故园……”作者用庄严凝重的笔调,饱含激情的语言,说明了他们所到之处,都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对农民运动态度的逐渐改变,毛泽东来到韶山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使之成为领导韶山革命的核心力量,对中国革命尤其是基层党的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在韶山,毛泽东成功地解决了当时融入乡村与党的建设这一艰难课题,积累了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名人尊师趣谈毛泽东敬酒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故乡——韶山,他邀请自己读私塾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为老师敬酒,使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则说:“尊老敬贤,应该应该。”周恩来赠款式1952年2月,天津南开大...  相似文献   

20.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土。第二天清晨,他来到旧居斜对面的楠竹给父母拜坟,鞠躬后深情地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据陪同人员回忆,在回韶山期间,毛泽东还专门索要过毛氏族谱。所有这些举动,都显示了毛泽东对先人的感佩和怀念之情。毛泽东在毛氏家族的“文化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