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UFO是“不明飞行物”的英文缩写,它是本世纪世界科学悬案之一。1947年6月24日,美国商人肯尼思·阿诺德驾机空遇9个非常耀眼的圆盘状不明飞行物,编队从不远处越过山峰而去。事后,被各国媒体大肆报道,从此便诞生了“飞碟”一词,并归纳入“UFO现象”。接着,目击飞碟甚至飞碟乘员的报告层出不穷。尤其令人惊讶的,是古籍中记载的类似遭遇事件及不可思议的史前超文明现象。我国远自尧汤,近至明清,不论正史还是野史均多搜录,或称“仙槎”,或称“明珠”,或称“飞车”,或称“鬼怪”。明朝《七修类藁》记载:“……忽闻空■然有声,…  相似文献   

2.
冯大北  张秀春 《寻根》2006,(6):11-17
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或称广济王,或称灵著王。祭祀开漳圣王的信仰习俗,盛行于今闽南地区、潮汕地区和台湾地区。开漳圣王信仰,根据祭祀场所的不同,主要分为三大类:庙祭、墓祭和家祭。家祭是指陈姓后裔在家庙里祭祀其先祖。属于祖先崇拜系统。庙祭则属于民间信仰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梳理有关古蜀史料记载,指出"蜀"在中原史家语境中系他称,乃方国名或邦国名,将其作为族称缺乏依据。蜀为"黄帝后世"或"蜀山氏之后"的认识乃后人附会与创造。文章同时对常璩所言"蜀曰邛"一语进行分析,认为"邛"是形成古蜀早期政权的轴心族群。  相似文献   

4.
吴平 《华夏文化》2005,(4):32-34
鸠摩罗什译经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他在长安先后译出98部大小乘经律论藏。这些佛教典籍的传译为中国佛教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南北朝时,各派佛经的汉译本已经大致齐备,介绍印度佛教思想的使命至此已基本完成。在此基础之上,中国的僧人得以精研细选,各承一说,形成了学派林立、众说纷呈的局面。这时的佛教学派或称师,或称家,或称宗(与后来的宗派不同),各立门户,互相争鸣。  相似文献   

5.
张笑峰 《寻根》2011,(6):90-95
西夏于1038年立国,都兴庆府(今银川)。其国号为“大夏”,自称“大白高国”或“自高大夏国”,是一个以党项族为主体,包括汉、吐蕃等多民族的政权。西夏曾先后与宋、辽、金成鼎立之势。《宋史》称其为“夏国”,《辽史》《金史》称其为“西夏”。  相似文献   

6.
按《词典》的词条解释,大师,指学问或艺术很有造诣,为大家尊崇者。笔者以为,大师的“帽子”并非随便可以冠戴的。就绘画艺术而言,大师是某一时期的典范和代表人物,是其时代的标志并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者。某一时期,可能会涌现大批知名画家,但其间能够称得“大师”者,寥寥无几。以明、清为例,  相似文献   

7.
对“从起源中理解事物,就是从本质上理解事物”这句话,历史观察者特别有会心之感。古代制度的研究者亦然。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出现过各种等级样式,它们不但功能、性质不同,其名目也不相同,或称“爵”,或称“秩”,或称“品”。  相似文献   

8.
《中庸》简介祁英《中庸》是儒家思孟学派论修养境界的一部伦理学(或称道德哲学)专著。此书在汉代时,被收入《礼记卜一书,做为其中一篇。到宋代,朱喜又从《礼记》书中抽出,并对其进行整编和注解,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合称《四书》,成为宋代以后封...  相似文献   

9.
乌鸦趣闻     
乌鸦,顾名思义,因其通体羽毛或大部分羽毛皆为乌黑色,故有乌鸦之称。关于乌鸦,有不少趣闻。在乌鸦王国里,有着森严的等级划分。其等级并不需通过互相厮杀来决定,只要为首的乌鸦对一个同类狠狠地瞪上一眼,对方便不战而败,甘愿为“奴”。科学家还注意到一种有趣的现象:乌鸦群中如果突然出现一只陌生的乌鸦,那么“王位”便非它莫属。假如有一只瘦小的雌乌鸦被“新王”相中,它立即便会身价倍增,神气十足,大摆其“王妃”的架子。常言道,“天下乌鸦一般黑”。其实,也未必如此。在民主也门就有白色的、棕色的和灰色的乌鸦。黑色的乌…  相似文献   

10.
明王圻《稗史汇编》称罗贯中为“有志图王”,是关于《三国演义》作之性情行状的宝贵资料,对认识《三国演义》的创作动机及思想、艺术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对其“图王”事实语焉不详,迄今为止又乏旁证,故人们认识多存疑惑。本认为其或系指效法孔子作《春秋》,所图之王当为观念之王,而并非指实际地争做帝王。  相似文献   

11.
陈宁骏 《寻根》2007,(6):79-83
祠堂是中国传统的纪念性建筑,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同一姓氏的族人为祭祀祖先而立,称为家祠。其建筑规模的大小,根据族人繁衍人口及权势、财力大小来决定。另一类是经官方批准,由民众集资修建的,称官祠,用以纪念出生于当地或在当地为官并有建树的人物,本文主要讲述的是这些官祠。  相似文献   

12.
话说日本漫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说日本漫画林吉漫画,作为画坛的一个品种,在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名称,西方人习惯称其为讽刺画、卡通、幽默画和滑稽画。“漫画”一词的正式出现始于日本。据说,包含有“随意”画的意思。漫画之称后来在我国的起用,也是受了日本的影响,那就是《子恺漫画》。在日本,漫...  相似文献   

13.
郑金洪 《寻根》2003,(4):114-118
黄姓称“轩辕世系”,据传黄帝24代孙姬石于周时封于黄国(今河南省潢川县),后裔遂以国为姓。黄姓又称“江夏世家”,一说是战国时楚国春申君黄歇,发祥于湖北江夏县;一说自春秋战国以来,黄氏族众或仕或隐,或散或聚,多在长江流域的江夏地区。黄氏入闽世系主要有二:即黄守恭世系、黄峭山世系。  相似文献   

14.
丁聪先生为人坦率、真诚、风趣,面庞饱满红润,嘴角总带着笑意。他的形象和年龄怎么也对不上号—— 尽管丁聪今年已经八旬有四,但依然不老。不老不仅因为其有一头乌油油的黑发,一双明锐的眼睛,也不仅因为自称“小丁”,或因为其创作颇丰,更因为他有一颗年轻的心。丁聪是国内外知名的漫画家,为有别于他的父亲“老丁”—— 老漫画家丁悚,他硬是一直称“小丁”。中国的知识分子没有不知道“小丁”的,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只要认识几个字,能看书报的,没有没看过“小丁”漫画的。至今,丁聪仍然沿用“小丁”一名。他说:“还有一层意思,‘…  相似文献   

15.
神奇龟岛     
“Galapagos”在地理词典中被翻译成“加拉帕戈斯群岛”,西班牙语的本意是“大龟”,所以人们习惯地称其为“龟岛”。今年春天的龟岛之行,实为一次美妙经历,一次对大自然近距离地造访。  相似文献   

16.
来新夏 《中国文化》2008,(2):154-155
古典目录之学,防自汉季刘向、刘歆父子。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刘向受命整理国家藏书,成《别录》若干篇,为提要目录之始;向卒,子刘歆继承其业,成《七略》一书,为图书分类目录之祖,较欧西《万象图书分类法》早千余年。《汉书·艺文志》曾简记其缘由称:  相似文献   

17.
明末清初人曾作有一篇套曲,题作《击筑馀音》,由于此曲契合了明末清初遗民群体深深绝望的悲凉心境,能够进一步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反清复明情绪,因而被广泛传抄与刊刻。但在传抄与刊刻的过程中,此曲又出现了《万古愁》(或《万古愁曲》)这一名称。随着名称的改变,其作者也就变得不同。现在普遍认为《击筑馀音》为原名,其作者为熊开元;《万古愁》为异称,其作者为归庄。同一首曲子,何以会出现名称不同、作者各异的现象,这本身就值得去考究。文章对此曲的异称与作者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此曲原名为何以及作者为谁等问题皆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族男子头饰丹增摄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其独特的历史影响下,拥有自己特殊的风俗和宗教礼仪。族服饰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民族风格:男女都穿方开襟窄袖贴身上衣;袖口、领口、衣襟都镶有花边。男裤的裤脚分大中小三种,大裤脚象裙子一样,过河可搭在肩上。男子以不蓄须为美,而多蓄发椎髻于头顶,族称为“子尔”或“字木”;汉语叫做“天菩萨”。多数男子头上缠着黑色包头帕,裹成一尖锥状,斜插额前,语称“卓尔”,汉语称“英雄结”。族的婚俗很独特。一般来说,以一夫一妻为主。凉山地区实行的是家支外婚,分为订婚和结婚两…  相似文献   

19.
苏州评弹源于江苏省的苏州地区,是用苏州方言讲故事的一种说唱艺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地区,被称为艺术百花园中的江南奇葩。苏州评弹俗称说书,包括弹词和评话两个曲种。弹词有说有唱,又称小书;评话只说不唱,又称大书。苏州评弹的演出,一人者称单档,两人者称双档,三人者称三个档。通常,评话一人演出.弹词两人演出。_用~桌~情或一桌两椅,使用醒目一块,折扇一柄,手帕一方。苏州评弹在兴起初期曾经历过露天说唱、沿街卖艺的阶段,后随着评弹艺人表演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逐渐进入茶馆书场。苏州评弹有开篇…  相似文献   

20.
玉杯“一捧雪”及其文化葛磊在河南省新野县歪子镇大李营的莫李家,珍藏着.一件制作精巧、玲珑剔透的古代玉杯,名叫"一捧雪"。收藏者李宝山称其家族为嘉靖年间大常寺正卿莫怀古的后代,玉杯从明代珍藏至今,已传十四代四百多年。"一捧雪"玉杯基调为白中略透淡红,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