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永斌 《学语文》2014,(3):41-42
初中生普遍喜欢看无价值的“闲书”,而对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缺乏兴趣,知识面狭窄,尤其怕读古典名著。因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如何选择名著,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经典名著呢?一、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  相似文献   

2.
<正>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现状分析语文教学离不开文本,经典名著是很好的文本,不管是小学语文教材还是中学语文教材,都有名著故事或名著原作。在小学阶段,教师、学生与名著打交道是难免的。但是,学生名著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据我在本校的调查发现,名著阅读量少得可怜,以我国四大名著为例,我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我国四大名著名称及作者的熟悉程度,六年级65%,五年级  相似文献   

3.
经典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髓,是贯穿古今文化的重要纽带,更是人类精神的财富。文章基于学生立场从“调动经典名著阅读兴趣”“指导经典名著阅读策略”“开启线上分享模式”三个方面对经典名著阅读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4.
冯馨 《小学语文》2007,(10):25-26
最近推荐学生看了“双桅船经典系列丛书”中的《夏洛的网》。总希望他们能通过阅读有所收获。“不动笔墨不读书”,我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学写阅读日记。指导学生写阅读日记,是我在平时阅读作文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实践的效果也颇让人满意。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日记是他们十分乐意接受的一种形式。主要是因为阅读日记可以让他们做到每天读一点,随时写一点,积少成多。在他们看来这种形式比较轻松,没有负担,一边读一边写不会觉得没有内容可写。[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上海媒体近日公布网上调查结果显示,现代中学生课外书阅读量太少,有72.27%的学生在一年中阅读的课外书不到10本,其中有5.94%的学生表示在同期间并没阅读任何课外书。调查还发现,许多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学生对经典名著感到陌生。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只有15.51%阅读过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而大部分  相似文献   

6.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教材语言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课题组最近组织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课外阅读调查。调查数据显示,阅读过四大名著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27.7%,也就是说四名学生中。大约只有一名学生完成了对四大名著的阅读。调查还显示,读原著的学生占7.9%,读简缩版的占3.9%,读连环画的占2.2%,观看影视版的占17.8%。  相似文献   

7.
郭育华 《亚太教育》2020,(5):179-180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诗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养、道德情操等综合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现有初中阅读经典存在着时间不充足、视野不广阔、指导不科学等问题,这需要学校从教师强化经典阅读认知、营造浓郁经典阅读环境、丰富阅读经典诗文指导方法去实践和探索,为提高学生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徐可 《教育文汇》2008,(5):37-37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抱怨学生不喜欢阅读课文。课堂上,我们全心地去阅读,吃力地去讲解,但一到学生自由阅读时,就“金口难开”了。症结在哪里?是课文不吸引人,还是我们引导阅读的方法不当?我看问题还是出在后者。我觉得,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利用一些方法,就有可能改变阅读训练费力不讨好的疲软状态,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9.
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必定会对他们的人文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名著阅读曾一度走入了一个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编织的“怪圈”,在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师生热衷于编“导读”、读“导读”,致使初中名著阅读走向了“伪”阅读的迷途。而名著阅读考查题的变革,唤醒了名著回归真正阅读。  相似文献   

10.
第二,“时尚阅读”、“流行阅读”对经典阅读的挑战。 随着大众化的迅速兴起,新的化氛围的逐步形成,人们传统的艺术观念、审美理想和欣赏趣味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反映在阅读领域。人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已发生转移。简单说来。就是那些传统、高雅、严肃、学和思想性高的经典作品其受众越来越有限;而反之以新颖、通俗、休闲以及娱乐性强为特征的“时尚阅读”和“流行阅读”却日益盛行。比如。现在各种明星自传和影视小说的流行,恰恰就是读从经典阅读往流行阅读转变过程中的一个现象。图书给予读的,不再是深沉的思考,更多是一种休闲化消费。传统纯学作品早已退居边缘地位,取而代之是记录流行化的时尚图书。这是整个化现状造成的,说的危言耸听点儿,今后我们的读面临的很可能将是一个纯学荒芜、经典沦陷的时代。而且这种趋势也已经影响到了我们广大青少年学生的阅读倾向。  相似文献   

11.
本期话题预告的时候,为帮同学们打开思路,编者特别提示大家撷取名著中的经典情节,不要局限于“四大名著”。没想到同学们非但跳出了局限,还“矫枉过正”,对于“四大名著”是“绝口不提爱你”。于是,本期来稿一扫老生常谈,变得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2.
阅读应该伴随人的一生,尤其是一些经典的作品,往往将影响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经典文学经历时间的检验,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我选择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为阅读内容,引领孩子们走进经典名著的殿堂,为孩子们开启一个精彩纷呈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13.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我国传统语文阅读的一条宝贵经验,是阅读者进行自主阅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和表达的一种好形式,也是提高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的一条很重要的措施。我们认为,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在实施语文薪课标的当下.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动笔阅读”的活动,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紧迫的。  相似文献   

14.
时下,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认为主要反映在“三缺”上:一是“缺席”。教师从观念上就不重视,没有把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引导学生阅读他们应该读的好书当作自己的责任,根本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阅读指导,甚至反对学生阅读“课外书”、“闲书”。二是“缺招”。即理念上认可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和不可替代性,但实际上基本处于无为状态,既不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困惑,也缺少可操作的指导方法,难以进行有思考、有具体策略、有效果的阅读指导。三是“缺品”。即重视阅读,  相似文献   

15.
“《论语》是一本子书,《论语》是孔门的谈话记录,有些是老师的话,有些是学生的话。我们读这本书,是听他们聊天,不必一本正经,或激动得直哆嗦。”“我把《论语》当经典,是当子书的经典,今天更适合我们阅读的经典,不是孔子时代的经典,子书是当时的白话。”  相似文献   

16.
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兴趣不高,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症候阅读法”是拓宽现当代文学作品解读空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觉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可行性方法。它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作品过程中,学会从“沉默”“悖谬”“空白”处入手去发现和探究作品“症候”。  相似文献   

17.
王伟波 《山东教育》2020,(11):25-25
目前在经典阅读中存在问题比较严重的是学生对必读书目不感兴趣,经典阅读有些浮光掠影。要想拓宽阅读的宽度,就要通过创设一些活动,来激励学生主动、深人地阅读。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只有不断寻找一个个激活点,才能产生一次次新的激励。笔者把定期组织阅读活动作为经典阅读的“激活点”,让学生在展示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读书的热望。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而自学的前提就是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下面从以下几方面阐述阅读的现状及意义和如何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一、数学阅读的现状及意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近日,笔者曾就“数学阅读”的意义及方法向我校高中学生问卷调查,调查表明:85%的学生认为阅读是文科的事,数学是理科,不需要阅读,只要会做题就可以了,73%的学生解题时不是先阅读条件,而是先看题目中的数字,然后作答.  相似文献   

19.
几百年来,“四大名著”占据国人重要的阅读空间,对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提升发挥着巨大的能量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但爱读“名著”者不乏其人,会读“名著”者为数不多。  相似文献   

20.
《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课程丰富的人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材料的反映又是多元的。”不同的学生阅读同一章产生不同感受和体验。语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自主阅读所产生“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也就是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传统的语阅读教学不珍视学生阅读实践中的个性化行为。一篇章,划分段落层次老师讲定了,人物形象老师分析定了……这样,老师的讲解分析代替了学生阅读实践主体意识活动。老师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强加于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