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语感,必须让学生反复接触语言、感受语言,朗读则是学生接触和感受课文语言的最经常、最重要的方式。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培养语感能力。"进行语感训练,就是要让学生直接参与感知语言的实践,要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在潜移默化的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语感作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教师必须不断强化学生这项技能的训练。语感的训练,就是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现力提高的过程。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声乐是声音艺术,也是语言艺术,声乐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听、唱、表演能力为主要教学任务,以培养学生分析作品、演唱作品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提高演唱素养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歌唱语感培养.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首先搞清歌唱语感的本质及特点,然后才能采取恰当的歌唱语感训练手段,不断训练学生歌唱语言的敏锐感知力,形成美的歌唱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在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加强语感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文字语言训练,最为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敏锐地感觉。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相似文献   

5.
王秀娟 《师道》2013,(6):36-36
语文的核心是语言,而语言的核心则是语感。夏丐尊老先生说:"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语感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时期的知识积累和一系列的思维训练。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可从如  相似文献   

6.
语感是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 ,是一种凭借直觉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 ,是语文素质的核心。叶圣陶先生说过 :“语言文字的训练 ,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吕叔湘先生也说过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感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把语文课堂作为学生语感训练的主阵地 ,坚持将学生当作课堂教学主体 ,将阅读过程看作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 ,在语文课上 ,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主要是大量地反复地诵读课文 ,不断地感悟、领会 ,使教材中的语言文字作用于学生的情感 ,促使学生语感向广化、深化…  相似文献   

7.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领悟能力。语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之一,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点。语感的强弱直接反映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来就很有限,所以我们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张雪瑜 《考试周刊》2015,(43):26-27
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语感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发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训练。本文主要介绍语感训练的几条途径:在读中培养语感,在品词析句中提升语感,在联想、想象中发展语感,在说写训练中实践语感。  相似文献   

9.
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在所有的语言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我们必须对培养语感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不失时机、坚持不懈地把语感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支点。1.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增强语感。2.斟酌语言文字,让学生体味语感。3.激发联想和想象,深化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0.
随着阅读教学的不断优化,语感训练越来越得到广泛关注。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它是左右听、说、读、写活动效率的杠杆。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是一个外部范文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是语感经验不断积淀的过程。这就要凭借一定的言语范例;让学生充分领悟课文的语言材料,形成鲜明的语感;熟记丰富多彩的文本材料,积淀语感经验;通过由仿到创,学会迁移运用。现就朗读训练中学生语感的训练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1.
加强学生语感能力是教学中的核心任务,训练语感的最重要方法是朗读和阅读。通过朗读与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的语言材料,积累丰富的语言经验,掌握语言规律,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12.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领悟能力,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是语言熟能生巧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创设纷呈的倾听情境,让学生领悟英语语感;加强阅读训练,让学生发展英语语感;增加有效的说话实践,让学生增强英语语感;重视多样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巩固英语语感,让学生在英语的高空展翅翱翔,在英语的阔海自在泛舟。  相似文献   

13.
李玲 《成才之路》2014,(14):1-1
语感是感受力、理解力、鉴赏力、表达力的合力,它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结构中居核心地位。在阅读教学中,语感训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指导中激发语感,在引导想象中品悟语感,在背诵积累中孕育语感,在实践运用中培养语感,努力提高学生感受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14.
语感是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它在语文能力结构中,处于基础的、核心的地位。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语文味的缺失虽表现众多,但共同点是教学中缺失了语文最重要、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语感训练。研究表明.人的语文素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的语感能力上,而语感能力又主要表现在语感品质上。因此,要使语文课弥漫语文味,须以语感训练为核心组织教学,并把教学的重点指向于学生语感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语感是一种感受语言的能力。由于学生语言感受能力尚存在差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地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它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把语感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可以使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语言实践的过程,在语感内化和外化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切实抓好语感训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笔者以苏教版语文第六册《微笑着面对一切》一课为例,谈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感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7.
谈谈语感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学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可以在语言实践中自然形成。如小孩学话,完全是在自然形态下,靠听话和说话的语言实践形成口头语语感的;还有许多成年人,也完全是在自然形态下,靠读文章和写文章的语言实践形成书面语语感的。但在语言实践中自然形成语感,往往是低效的,并且是不完全可靠的。真正高层次的书面语语感的形成,离不开有意识的语感训练。语感训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感实践,一是语感分析。语感实践,就是指导学生感受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18.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它是在长期的语言训练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语言的听、说、读、写达到熟能生巧的能力。《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英语语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陶光生说过“语感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最核心的因素;离开了语感,文学作品无从欣赏,听说读写能力无从谈起;语感的水平决定着听说读写的水平”。以下是笔者在英语教学中加入语感训练后的一些经验和心得,望与大家探讨分享。  相似文献   

19.
语文的核心是语言,语言的核心则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语感是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它反映人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把握和运用的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加大阅读量和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降低对语法、修辞、逻辑的要求。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问题越来越受到语文界的重视。现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谈谈加强语感训练的点滴做法。  相似文献   

20.
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文字逐步形成的比较直接地、迅速地感受、领悟、把握语文文字的能力。《评议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可见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而针对当前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 根据小学语言教学的特点,笔者认为,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素养,可以从训练学生语感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