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当下学界围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研究成果甚丰,但司法实践中该制度的具体适用却不时陷入窘境,司法人员对制度适用的理解时常产生分歧,被追诉人的实体权利供给在规范层面亦不甚明朗。应基于刑事一体化与制度体系化构建维度的考量,在宏观层面建议对制度适用模式的理解不应局限于“认罪”与“认罚”条件的同时成立,并拓宽“认罪”的内涵,将自首、坦白案件纳入认罪认罚案件的范畴;在微观层面结合试点经验肯定认罪认罚情节的法律地位及其量刑价值,以责任主义与该当量刑理念为理论根基,通过量刑建议预先划定责任刑视角下的刑罚范围,并分立为“认罪型”量刑情节与“认罚型”量刑情节以应对量刑情节的竞合适用问题,并促进形成从宽情节的体系化构建。  相似文献   

2.
在刑事案件中,盗窃案件在数量上堪称第一大犯罪。在盗窃犯罪案件中实现规范量刑,解决好盗窃案件中的量刑不公正、不平衡问题,就向司法公正推进了一大步。因此,应该选择盗窃案件作为规范量刑的研究对象,并在对盗窃案件量刑时遵循以下的步骤:首先,根据盗窃数额确定量刑基准;其次,定量分析每一量刑情节从轻或从重的刑罚量;最后,在量刑基准上加减量刑情节所影响的刑罚量,计算出量化结果,并依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量化结果转化为宣告刑。  相似文献   

3.
交通肇事后见死不救案件时有发生,对此类案件的定性问题在理论上一直存有争议。司法实践中比较常见的做法是以交通肇事罪定性。但这样定罪量刑,有悖于我国刑法关于情节加重犯的理论。将此类案件定性为交通肇事、间接故意杀人罪的观点也是不正确的,它忽视了肇事行为和见死不救、逃离现场行为间的客观联系。按照刑法学因果关系原理和吸收犯理论,此类案件应定间接故意杀人罪。  相似文献   

4.
<正> 一、传统量刑方法的弊端 在审判实践中,传统的量刑方法多采用综合估量式的量刑方法。这种量刑方法就是审判人员首先审理案件,掌握案情。在法定刑范围内,参照过去司法实践的经验,大致估量出对现在案件应判的刑罚。接着再考虑案件中存在的加重、从重、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的情节,最后综合地估量出对被告人应当执行的刑罚或先不估量大致应判的刑罚,而是先考虑案件情节,一次性的估量出被告人应当执行的刑罚。这种量刑方法虽说简便、灵活,已为我国多数审判人员所掌握和实际运用,但也应看到这种方法的弊端。因为犯罪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形形色色,各不相同。刑法条文只作原则的抽象的规定,不可能详细规定,尤其是对量刑情节的表述多为“从重”、“加重”、“减轻”等,但在量刑基准点上究  相似文献   

5.
文学创作要符合生活的真实,但同时创作者还必须把握好真实性的法律维度,以免因读者“误读”而导致侵权。而法院在面对此类案件时又必须审慎立案,避免被“读者”身份所同化,从而影响法官的中立裁判。  相似文献   

6.
交通肇事后见死不救案件时有发生,对此类案件的定性问题在理论上一直存在争议。司法实践中比较常见的做法是以交通肇事罪定性。但这样定罪量刑,有悖于我国刑法关于情节加重犯的理论,将此类案件定性为交通肇事,间接故意匀人罪的观点也是不正确的,它忽视了肇事行为和见死不救,光离现场行为间的客观联系,按照刑法学因果关系原理和吸收犯理论,此类案件应定间接故意杀人罪。  相似文献   

7.
刑事司法实践中,对于被害人有过错的案件,法院在量刑时一般会使用酌定情节对被告人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但由于没有具体的法律依据,对于如何认定被害人的过错责任以及在刑罚裁量中应如何适用,各地做法不一。本文根据刑法和民法的一般理论,结合实践,就被害人过错责任的认定和适用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犯罪被害人过错属于酌定量刑情节,法官在适用这一情节时自由裁量权较大,各地法院对犯罪被害人过错案件的审判结果差异性明显,这种现状要求我们对犯罪被害人过错进行规范化。在立法上,明确规定犯罪被害人过错行为的内涵为违法或者违背道德且侵害了被告人正当权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将犯罪被害人明显过错和重大过错作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量刑情节在刑法总则中设置;在司法文件中统一规定犯罪被害人过错从宽量刑的幅度,出台司法解释、发布指导性案例,对犯罪被害人过错进行细化规制。  相似文献   

9.
公共企事业单位能否作为公开主体,无论在信息公开理论中,还是在实务中,都是一个相对小众化的问题。整理考察中国裁判文书网相关案件的结果是,在为数不多的以公共企事业单位作为信息公开诉讼被告的案件中,一部分判决以传统的行政主体理论为由,将案件以主体不适格为由驳回起诉,而另一部分判决则直接回避被告的主体资格问题,认为拒绝公开具有其合理性而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对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方面的行政诉讼进行论证,对于理论的拓展以及审判实务中的探索都具有重要意义,填补理论中对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案件在诉讼上研究的空白,为审判实务中遇到的困境寻求新的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10.
婚恋题材的传奇被视为唐小说中的“珍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此类文本中,人仙相恋又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传奇中的人仙相恋情节,其神仙意象大都由女性扮演。大体说来,这些女仙可分两类,一是天仙和地仙,另一是被喻为仙女的人间妓女等风情女子。观照含有两类仙女意象的传奇文本,从其所蕴藏的文化内涵看,我们发现它们之间在表达的侧重点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具体说来,在仙女与凡男相爱的文本中,仙女意象重在从女性的层面来反映社会生活;而在人间“仙女”与男子情恋的文本中,则推移到从男性的角度来显现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11.
家庭暴力毫无疑问是一个重大的社会性问题,其在严重危害受害者身心健康的同时也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家庭暴力案件固有特性,导致此类案件的解决路径呈多样化的态势,在倡导"和为贵"的中国,通过刑事和解的途径解决家庭暴力案件亦是方法之一。因此,有必要在分析家庭暴力案件的现状及解决路径的基础上,结合新《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厘清符合法律条文规定的案件类型,分析在家庭暴力案件中适用刑事和解的合理性,并以此为基点,对和解模式作出探析。  相似文献   

12.
家庭暴力是针对妇女暴力的一种典型体现。法律是惩治和预防家庭暴力的有力武器。现有法律不能适应依法反暴的时代需要,构建中国特色反家庭暴力法律体系势在必行。该体系应包括国际法、专门法、附属法和地方法四个层级,形成一个严密有序、层次分明、标本兼治、注重预防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呈低龄化趋势。从刑法基础理论出发,总结当前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的特征,阐述规制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的理论基础,剖析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刑法规制的缺陷与不足,提出增加规制校园暴力犯罪的专门立法和司法解释;优化对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案件的司法适用等建议,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充分发挥刑法“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domestic violence victimization (both recent and more than a year in past measured by self-report) and self-reported disciplinary practices among female parents/caregivers in a national sample of families referred to child welfare. METHODS: Cross-sectional survey of more than 3,000 female caregivers in the National Surve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Well-being (NSCAW) study,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referred to child welfare agencies for investigation of abuse and neglect. Women reported physical domestic violence victimization and their disciplinary practices for their child on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Conflict Tactics Scales. RESULTS: Four hundred and forty-three women reported prior year domestic violence, 1,161 reported domestic violence but not in the past 12 months, and 2,025 reported no domestic violence exposure. Any prior domestic violence exposure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ates of self-reported psychological aggression, physical aggression and neglectful disciplinary behaviors as compared to those with no domestic violence victimization in bivariate comparisons. After controlling for child behavior, demographic factors, and maternal characteristics, those with remote and recent domestic violence victimization employed more self-reported psychological aggression, while only caregivers with recent DV reported more physical aggression or neglectful behaviors. CONCLUSIONS: In a national child welfare sample, self-reported aggressive and neglectful parenting behaviors were common. In this sample, domestic violence victimiz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more self-reported aggressive and neglectful disciplinary behaviors among female caregivers. The mechanism for these associations is not clear. PRACTICE IMPLICATIONS: Rates of aggressive and neglectful disciplinary practices are especially high among female parents/caregivers exposed to domestic violence. Child welfare agencies should plan routine and structured assessments for domestic violence among parents/caregivers and implement parenting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harmful disciplinary practices for those families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国《刑法》对强奸罪的主体没有明确规定,只是在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夫妻间又有复杂的同居关系,这就使丈夫能否成为强奸罪的主体成为一个争议。从学术界对婚内强迫性行为的几种观点出发,结合我国法律对强奸罪和家庭暴力的规定,认为丈夫的婚内强迫性行为应分情况而定,具体来说:在有瑕疵的婚姻关系中应定强奸罪,在无瑕疵的婚姻关系中应归入家庭暴力的范围由《婚姻法》调整。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法单位犯罪的规定面临效益与公正性之困境。基于单位犯罪立法所具有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和行政法律与刑事法律共同调整经济活动的特点,我国对单位经济违法行为的控制模式应当从刑事处罚的双罚制模式转换为对单位实施行政处罚,对单位行为的具体决策、指挥者予以刑罚处罚的二元制裁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司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经展开了一系列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司法实践,但在犯罪认定、刑罚裁量、恐怖组织认定和刑事司法合作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为此,中国应完善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刑法立法;在刑事司法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完善恐怖组织认定机制;加强反恐领域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  相似文献   

18.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在翻译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西方兴起的女性主义翻译观,颠覆了传统的翻译理论,从性别视角入手,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力争在译作中凸显女性身份和女性意识。中国译论充分肯定了性别身份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一些女性译者也进行了积极的翻译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项独立的救济措施,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的设立丰富了反家暴工作的法律内涵,弥补了长期以来我国司法实践中对家暴行为法律规制的不足。经过我国《反家庭暴力法》施行四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基本的适用流程,发挥出了基本质效。但由于该项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从成文规定到具体落实过程中还存在着申请率不高、举证难、认定难、执行难等问题。文章主要运用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法等方法,从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安徽省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例分析入手,对实践中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实施困境深入探析,并就如何进一步从顶层设计、证据规则、工作机制、惩戒措施等方面激发制度的活力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高空抛物引发的刑事案件频繁出现,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高空抛物案件的特殊性,往往难以准确认定具体个案的刑事责任主体及构成犯罪的主客观要件。因此,如何准确厘清高空抛物案件中的刑事责任,确认刑事责任主体和构成犯罪的主客观要件,是实现合理量刑、罚当其罪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