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在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呈现出空前繁荣态势,实际发展中对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人才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在财经类院校教学改革中,全方位培养商务英语人才,发挥人才为经济发展的服务作用是重要趋势。但是,国内不少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还是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等问题,致使人才培养效果不理想。对此,本文简要分析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价值,具体探究培养问题,提出针对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共识。本文以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为视角,探讨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以及外语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等方面问题,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新建本科院校外语人才培养的观念与模式,着力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经济和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巨大需求。财经类院校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财经类强势学科资源优势,但是也存在商务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商务方向)的专业同质化现象,如何合理有效地整合学科资源,解决同质化问题,提升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质量,这是每个财经类院校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家现在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现在多数民办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大学,为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财经类专业是一个传统类型专业,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经济型人才。传统的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合现代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民办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财经类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希望为研究财经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行业高职院校转制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要瞄准地方经济,以市场导向设置专业;二要根据岗位需求,创新课程体系;三要突出以技能培养为专业之本。本文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转制跨越发展为模型,探索行业类转制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及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6.
为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适应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培养满足地方需要的工科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关键问题。结合电子信息学科的特点和转型发展的大背景,遵照“实基础、适口径、重能力、能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深入分析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地方应用及创新人才的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不断深化,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校企合作是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要求对接的重要法宝。校企合作推进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对应、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相匹配、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转型相对接,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实践总体存在校企合作人的人才培养认识不足、专业设置与社会实际需要不匹配、教学体系与校企合作需要不适应、师资力量与校企合作要求不对接等问题,基于此提出确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开发、构建校企合作适应的教学体系、建立专兼结合双师型师资团队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部分在校财经类院校男女大学生、毕业后工作的大学生及任课教师、专家的问卷调查、访谈等,了解财经类院校的大学生体育课程设置模式及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实效性、科学性.依据"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要求,从更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原则出发进行了研究.设定出目前具有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特色的"立足需要、拓展延伸"的课程模式,练习内容的安排能引起学生很强的兴趣,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可有效达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目的,与学校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目标形成一致.  相似文献   

9.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财经类人才的职业基本素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其中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所从事的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即从业者认知、情感、意志、态度、个性特征等方面的素质。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财经类院校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财经类院校必须以课堂为主渠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探索提高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方法和途径,最终使自己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社会对技术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模式下,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缺乏特色,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缺乏竞争力。本文从社会需要出发,探讨了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创新思路。重点调查苏州及周边地区企业的人才需求。结合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了解当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情况,探索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观念和教学特色,基本和普通高等教育模式类似,不能针对高职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特点来实施培养,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应站在我国国情和地区经济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本文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重新审视,对高职院校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予以构建。  相似文献   

12.
职业技能竞赛对于引领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将职业技能竞赛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本文希望通过对赛教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研究。提升高职财经类课程实践教学效率,推动具有实际岗位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为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和良好的社会环境,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高、应用能力强的实践型人才为主,侧重于面向生产、面向一线和面向社会,而建设一批高素质、强应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证,能够有效的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师资支持。基于此,本文以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为主要内容,以工学结合模式的概述为主要出发点,论述了工学结合模式下对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的要求,并对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策略进行简要探究,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对双高院校开展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然后对高职院校开展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培养卓越技术技能人才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双高院校开展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研究。从制度建设、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师资团队、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思路;从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成果导向、产教融合、创新应用能力培养、卓越人才评选、卓越人才素质能力培养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培养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为了满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学改革的需要。本文阐述机械工程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在国家、社会、学校等层面的意义,分析高职院校机械工程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课程体系落后、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只有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从课程、评价、资源、特色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完善,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研究是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为适应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培养出复合型应用英语人才,工科院校必须对英语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优质院校创建是对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深化与拓展,也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对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产业转型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也就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以优质院校创建为背景,分析了创新创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对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总结,从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拼搏竞争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新的历史使命.简述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及建立科学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等方面论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使命,强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符合岗位要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根据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定位,改变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办学理念,多元化办学主体、整合社会各方资源、采用实用性的人才培养手段等成为新的课题。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商科人才培养模式领域的学术研究,就人才培养模式、国外好的办学理念和国内高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常见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梳理,希望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中找到内在的客观规律和普遍适用的可借鉴的方法以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职教育肩负着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任。但高职院校缺乏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在人才培养上已经导致了相当严重的后果,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势在必行。树立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创新人文教育教学方法、实施个性化管理等是高职院校强化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