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线方程是解析几何中的基本内容,必须认真学好,并注意以下四点. 一、注意学好两个概念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直线的倾斜程度,是学习直线方程的基础,关键是抓好定义. (1)直线倾斜角的定义要点是:①直线向上方向;②x轴正向;③最小正角. 若倾斜角为α,则O≤α<π. (2)当α不等于90°时,α的正切值,叫直线的斜率.即k=tanα=γ1-γ2/x1-x2(x1、γ1、x2、γ2是  相似文献   

2.
“直线的斜率”为新教材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的第一课时,“教材在处理过程中,直接通过问题‘直线的倾斜程度是如何刻画的呢?’揭开解析几何研究的序幕,再通过分析‘坡度’这一学生熟悉的概念,得到研究直线倾斜程度的量——斜率.”在对直线斜率的处理方式上,完全区别于旧教材,用增量刻画直线斜率,将微积分思想融入教材之中,让学生接触近代数学,展现了与高等数学的衔接.  相似文献   

3.
直线方程是解析几何的基本内容,在今后学习中会经常用到,必须认真学好,并注意以下4个方面·1注意学好基本概念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直线倾斜程度,是学习直线方程的基础,学习时要注意3点:1)直线倾斜角的定义要点是:①直线向上方向;②x轴正向;③最小正角·若倾斜角为α,则0≤α<π·2)当α不等于2π时,α的正切值,叫直线的斜率·即k=tanα=xy11--yx22(x1、y1、x2、y2是直线上2点的坐标,且x1≠x2)·当α=π2时,tanα无意义,斜率不存在,但必须注意直线存在·3)掌握直线斜率的求法·常用方法有5种:①定义法;②公式法;③方程法:一…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内容的理解与学习目标的制定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平面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体现了代数法在刻画平面曲线中的应用,反映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是高中解析几何的起始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涉及一个概念和一个公式.一个概念是:直线的斜率,它是从“数”的角度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一个公式是:直线的斜率公式,它显示了直线上点的坐标和直线斜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姚贵丰 《高中生》2011,(12):18-20
一、不明确概念而致错例1设θ∈[0,π/2],则直线x·sinθ+y-1=0的倾斜角的变化范围是A.[0,π/4]B.[π/4,π)C.[(3π)/4,π]D.{0}∪[(3π)/4,π)错解据题意可知该直线的斜率为k=-sinθ(θ∈[0,π/2]),-1≤k≤0.设该直线的倾斜角为α,则有-1≤tanα≤0,∴(3π)/4≤α≤π.选C.诊断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是[0,π),即倾斜角不能为π,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正解据题意可知该直线的斜率为k=-sinθ∈[-1,0].当k=0时,α=0;当k∈[-1,0)时,(3π)/4≤α<π.选D.小结教材中对倾斜角、二面角、象限角的范围都有严格的规定,熟悉概念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材分析1.知识点在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解析几何的入门课.学生对几何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初中所学的直观图形的感性阶段,因此需要从学生最熟悉的直线入手,去研究刻化直线性质的量——倾斜角与斜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本节课中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都应当得到适当的体现,因此教学内容不仅有倾斜角、斜率的概念,还应当包含坐标法、数形结合思想、解析几何发展史等.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都描  相似文献   

7.
<正>一、直线方程x=my+n的特征(1)过x轴上一点(n,0);(2)若直线的斜率为k(k≠0),则k=1/m(m≠0);若直线的倾斜角为α(α≠0),则m=1/tanα;若m=0,直线方程为x=n,此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3)应用范围:能表示与x轴垂直的直线(即斜率不存在),不能表示与x轴平行的直线(即斜率为0).二、直线方程y=k(x-x_0)+y_0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直线和圆的方程》一章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的斜率,等于直线的倾斜角的正切值,即 k=tanθ.如果知道直线上两点 P_1(x_1,y_1).  相似文献   

9.
直线是数学家最早研究的几何图形之一,但直到17世纪前半叶,由于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和费马的解析几何学的创立,其性质才为人们逐渐认识,这些性质往往隐藏在直线的方程中,由其位置特征数来反映.根源———直线的位置特征数及与其方程的关系揭示直线本质属性的公理是:经过2个不同点的直线有且仅有1条.由此可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位置的特征数是直线上的点坐标(特殊坐标是横、纵截距)和直线的倾斜角、斜率、方向向量、法向量.它们的关系是:若点P1(x1,y1)、P2(x2,y2),则当x1≠x2时,直线P1P2的倾斜角为α、斜率k=tanα=yx11--yx22,α∈0…  相似文献   

10.
<正>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是高中解析几何的重要内容,高考解答题对解析几何的考查经常是围绕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进行的,如何设出直线方程,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首要工作.若直线经过x轴上的点(m,0),可设直线方程为以下两种形式:(1)y=k(x-m),其中k为直线的斜率;(2)x=ty+m,此处t=1/k.  相似文献   

11.
直线倾斜角和斜率是解析几何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几何要素与代数表示,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以坐标法(解析法)的方式来研究直线及其几何性质(如直线位置关系、交点坐标、点到直线距离等)的基础。通过"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直角坐标平面  相似文献   

12.
1现状 现行高中教材中,关于求两直线(斜率分别为k1、k2)的夹角θ的公式为tanθ=|k2-k1/1+k1k2|  相似文献   

13.
基础篇 课时一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的方程诊断练习一、填空题1.过点 A ( - 2 ,a)和 B( a,4 )的直线的斜率是 1,则 a的值是 .2 .直线 l1的斜率为 3,直线 l2 的倾斜角是直线 l1的2倍 ,则直线 l2 的斜率是 .3.直线 l过点 ( - 3,2 ) ,且方向向量是 a =( 2 ,- 3) ,则 l的一般式方程是 .二、选择题4 .下列命题 :( 1)直线 l的倾斜角是α,则 l的斜率是 tanα;( 2 )直线的斜率为 k,则其倾斜角是 arctank;( 3)与 y轴平行的直线没有倾斜角 ;( 4)任意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 ,但不是每条直线都存在斜率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 A ) 0 .  ( B)…  相似文献   

14.
在“直线与方程”中,我们选取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的开篇“直线的斜率”和“直线的方程”两小节作为研究对象.它们教学的共同要求,可归结为“理解”、“经历”、“掌握”、“探索”、“体会”等5个行为动词,即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  相似文献   

15.
[考试要求]一、直线这一章是解析几何的基础部分,其内容在各类试题中均要涉及,是必须要牢牢掌握住的.对这一章的各知识点的考试要求是:(1)理解以下概念有向线段,直线的斜率;(2)掌握以下知识点有向线段定比分点坐标公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以及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3)熟练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4)熟练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5)能够根据条件求出直线的方程.(6)会求两条相交直线的夹角和交点.二、圆锥曲线这一章是解析几何的核心内容,在各类试题中,本  相似文献   

16.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是解析几何的起始课.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分别是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几何要素与代数表示,是用坐标法研究直线及几何性质的基础.起始课教学要谋好篇、开好局、定好调,既要展现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过程,又要渗透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既要凸现"坐标法"的功能,更要闪烁"数形结合"的光芒.  相似文献   

17.
解析几何包括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圆锥曲线与方程、坐标系与参数方程4部分内容,它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课标课程高考必考的重点内容之一.《考试大纲》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要求主要是: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  相似文献   

18.
数学概念教学必须揭示其本质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 ,离不开概念的教学 .数学概念 ,就是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及其特征在人的思想中的反映 ,我们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的时候 ,就应该把重点放在概念本质的教学上 .1 注重对教学过程的研究高中平面解析几何课本第 32页上 ,给出了求斜率为 k1 ,k2 的两条直线 l1 到 l2 的角 θ的推导过程 ,其结果是以正切的形式给出的 :tanθ=k2 - k1 1 k1 k2.按照一般的情况 ,如果老师照课本上的顺序 ,有条不紊地给出讲解 ,从知识传授的角度看 ,应该说达到了教学目的 .但仔细分析其教学过程 ,从该过程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来看 ,我认为挖掘得还不够 ,有几个…  相似文献   

19.
错在哪里     
数学直线倾斜角余弦值为(4/5),求此直线的斜率.错解:∵cosα=(4/5),∴sinα=±(3/5).∴斜率k=tanα=(sinα)/(cosα)=±(3/4).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2005年高考题中的直线内容,揭示此类问题考查及求解的一般规律,供参考.一、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主要考查直线倾斜角α的定义及范围(0°≤α<180°),直线斜率κ的定义及存在条件(当α=90°时,κ不存在),直线斜率κ的三种常用求法:(1)已知直线倾斜角为α(α≠90°),则κ=tanα;(2)若直线过点P_1(x_1,y_1),P_2(x_2,y_2),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