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河流域是河南省范围最大的水系,受自然、人为等因素的影响,近代河南省淮河流域致灾强度大,受灾范围广。从水灾的分布而言,有的是淮河干支流同时发生的水灾,有的年份受灾州县数量数十个;同一个受灾州县里,受灾面积、受灾程度也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2.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气候变化复杂,兼之历史上黄河长期夺淮、圩田垦发和近代水利荒疏的影响,民国时期安徽淮河流域频发水灾。政府和民间社会成立各种机构和组织,采取工赈、农赈、急赈等多种举措来救治灾害,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救济作用,但整体的抗救效果并不彰显。  相似文献   

3.
淮河流域地跨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流经多个县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民国时期淮河流域方志资料十分丰富,与经济相关的内容所占比重较大,尤其是关于经济开发与水利建设方面的记载俯拾皆是。这些方志资料在继承清代方志经济类目的基础上而有所损益,清晰再现了淮河流域经济的崭新发展变化及其由传统向现代嬗变的轨迹,凸显了鲜明的时代与地域特色。民国淮河流域方志中保存的大量经济文献,为淮河流域经济史研究的不断深入提供了丰富的有价值的史料。  相似文献   

4.
近代河南水患及其救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时期,尤其在近代,河南水患频繁,是全国重灾区之一。学术界十分重视近代河南水患问题的研究,如河南省水患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水患的成因、特点、影响及其救治问题,或就近代水患中的重要事件进行专题探讨等等。当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原始资料挖掘不够、研究主题失衡、研究方法单一等不足。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爆发前,河南近代社会教育的发展与全国一样经历了一个从草创、发展到扩张的历程,其内容及形式呈现丰富多彩的一面,彰显了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省份的文化自觉。由于受政局、经济基础、文化传统等的影响,河南近代社会教育发展又呈现出时兴时废,声势浩大、实效寥寥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河南是地方戏曲的渊薮,素有"戏曲大省"之称。建国以来,河南近代戏曲史研究一直为学界所关注,成果颇丰,主要体现在对剧种、地域流派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然而,关于河南近代戏曲史的研究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研究理论方法和资料建设等方面。随着上述问题的逐步解决,河南近代戏曲史的研究定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对推动河南戏曲文化事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许沅为近代著名的外交家,在河南任职10年。其间,主持并监督与英商福公司的谈判,维护了国家和民族工商业者利益;主张创办中原公司,使河南近代民族煤炭企业因之得以诞生和发展;主持复办河南福中矿务学校,提出服勤劳、抱定力、爱名誉等教育理念,使西方近代科技文明在内地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8.
地域性是文学的基本属性。淮河流域文化作为独特而异质性的地域文化,是淮河流域文学的精神家l决定了淮河流域文学在文本形态、叙述方式、审美风貌、地域特色、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异质性特征。以皖籍作家许的小说叙事节奏为例,探讨淮河流域文化对这一流域文学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方式与表现等。  相似文献   

9.
绅士与地方——以河南士绅王锡彤为个案的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绅士王锡彤在清末民初积极投身于地方教育、政务,捍卫地方利益等活动,成为具有一定趋新色彩的“学商”、“绅商”或“职商”,加快了中国内地绅士阶层的近代性转型,促进了近代社会的发展演化。其难以割舍的传统影响,又不可避免地对河南社会的进步产生一定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抑斋自述》系近代河南士绅王锡彤日记的汇编。研究者依据此书,选取不同的视角为切入点进行了研究。《抑斋自述》及其研究对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近代河南社会乃至近代中国社会史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留学生作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衍生物,是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动力。河南地处中原腹地,留学教育虽发展缓慢,但仍有大批留学生远赴异国探寻救国真理。学成归来的留学生大都投身于河南的教育近代化进程,他们或大力宣传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或努力建构新式的教育管理体制,或投身于新式教育的推广工作,促进了河南传统教育的近代转型,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河南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淮河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全流域地跨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5省。历史上的淮河,本来是一条水清流急、无水患的河流。在农耕时代,拥有广袤平原、良好气候和水利条件的淮河流域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也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走千走万,抵不上淮河两岸"这句流传甚广的民谚,是淮河流域富庶文明史的最好概括。这里不但盛产稻、麦、棉花,还有六安的名茶、大别山的竹木、怀远的石榴,以及淮河的银鱼等名产。时至今日,淮河流域仍是全国七大流域  相似文献   

13.
王锡彤与《抑斋自述》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锡彤是近代河南著名的实业家,其《抑斋自述》是一部类似自叙年谱性质的著述,系据王锡彤日记排比整理而成。书中披露了河南近代史上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于研究河南近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迁,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4.
清光绪初年,华北的山东、直隶、河南、山西和陕西五省,发生了近代史上罕见的灾荒。河南是其中受灾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光绪初年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河南的人口死亡率上升、灾民外逃、身体和思想意识发生极大变化,同时也使封建国家经济更加拮据,对农业经济及农业的恢复造成很大的破坏,进而引起社会骚动影响到社会治安。  相似文献   

15.
运用ArcGIS软件对安徽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时空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从史前-先秦到明清-近现代6个时段中,文物旅游资源数量及在总数中的比重呈现倒倾斜式"N"形变化,主要集中在史前至先秦、明清至近代以来两个时段。(2)不同时期,安徽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类型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均属于集聚型。(3)总体上呈现"一轴三极"空间分布形态,但类型不同的文物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空间集聚特征。(4)安徽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空间格局经历了"多中心-单中心-多中心-双中心-双中心-单中心"的演化过程,整体上呈现由"多核聚散"演化为"一枝独秀"的发展模式,从以亳州、淮南、宿州为核心的聚散格局发展到以金寨为中心的分布格局。其空间分布重心移动距离呈波动变化的特征,移动方向呈现出向南、向东和再向西迂回移动态势。进一步分析影响文物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成因,发现:安徽省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受河流水系、交通线路等"指向性"规律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清光绪初年,华北的山东、直隶、河南、山西和陕西五省,发生了近代史上罕见的灾荒。河南是其中受灾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光绪初年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河南的人口死亡率上升、灾民外逃、身体和思想意识发生极大变化,同时也使封建国家经济更加拮据,对农业经济及农业的恢复造成很大的破坏,进而引起社会骚动影响到社会治安。  相似文献   

17.
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熵值法、主成分法三种方法对淮河流域2010年的安徽、江苏、山东、河南、湖北五个省份煤炭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同时选取山西和内蒙古两个省份的煤炭产业作对比竞争力研究.在2010年的30个不同指标的数据基础上,对七个省份的煤炭产业现状从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综合竞争力四个角度对淮河流域煤炭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和对比,避免了单一的竞争力分析.通过严格的组合评价法得出的结果显示,在煤炭资源丰富的淮河流域,各省份煤炭产业竞争力情况有较大差异,比如安徽省,无论是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还是综合竞争力都很令人担忧,甚至低于煤炭缺乏优势的湖北省.作为对比省份的山西、内蒙古,虽是煤炭大省,竞争力却不如山东、河南和江苏.在煤炭资源丰富的省份应摆脱“资源诅咒”的约束,提高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略论铁路与民国时期河南省植棉业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平汉铁路、道清铁路和陇海铁路相继筑成,构成了近代河南交通网络的基本框架,把棉花产地、产地市场、中级市场与通商口岸、消费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把河南经济逐步纳入到沿海及国际的市场经济发展轨道,拓展了河南省的外部市场空间。铁路推动了河南棉花生产的区域化与专业化,引发了棉花种植结构由传统中棉向现代美棉的转变,促动了棉花生产由自给自足向商品化转型,成为近代河南棉业发展的新的驱动力,初步实现了河南棉业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1月3日至9日在河南郑州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编委会、河南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和河南省社联历史学会联合举办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史学工作者七十多人参加了大会,并提交论文四十余篇。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是:(一) 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二) 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方法;(三) 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特点;(四) 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  相似文献   

20.
1905年和1906年,三宅喜代太和饭河道雄相继来到河南省,分别执教于河南高等学堂和河南优级师范学堂。这两位日本教习在河南主要从教于数学、理化、日语等新式学科,为近代河南的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