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定向思维是指人们按照某种固定的模式或习惯的方法去思考和研究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往往会阻碍学生思维创造性和灵活性的发挥,造成思想和方法上的定式化,所造成的影响极为严重.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使学生学能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思考问题,养成认真缜密的思维习惯,从而突破定式思维的负面干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呢?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理解思维定式的内涵及其双重性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思维定式在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并针对思维定式二重性的教学对策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永余 《成才之路》2009,(22):27-28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是当今教育数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全国各地报刊杂志的有关论述比比皆是。仔细研读。发现绝大部分文章均有一种倾向.只要提及创造思维,无不批判定式思维在创造思维形成过程中的阻碍作用,无不强调克服和消除定式思维的消极影响,而对定式维的积极作用一般都是一带而过或只字不提。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肤浅的、片面的,对加强双基的教学有一定的危害性。就其原因,是对定式思维的内涵认识不清、理解不透。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以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4.
教学中,教师常常抱怨学生的思维定式,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实际上,思维定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把"双刃剑",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教师应消除学生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发挥思维定式的正能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设计理念:说起思维定式,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打破思维定式,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思维定式。思维定式有积极和消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破除消极的思维定式。本节课我们针对消极的思维定式,希望去其束缚,让思维自由放飞。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中生,而思维定式是一个相对抽象的话题,为了符合初中生的思维认知特点,我们设计了系列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通过"别  相似文献   

6.
思维定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既具有积极作用又具有消极作用。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思维定式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类推思维、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对思维的规约、钳制,挣脱思维定式的枷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分离参数法是求参数取值范围的一种常用方法.本文通过"分离法"解2011年高考题时所历经的一喜一惊,反思数学教学中要致力于克服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发挥思维定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逆向思维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思维方式制约着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师的思维定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而逆向思维是打破教师思维定式的有效方法.下面列举三种常见的思维定式说明.定式一教师出题,  相似文献   

9.
提起定向思维,人们总是想到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把定向思维等同于思维定式。打开电脑搜索关键词“思维定式”,我们就会看到“破除思维定式”“打破思维定式”“冲出思维定式”等观点。总之,思维定式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其实,定向思维与思维定式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思维定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是指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照现成的方案或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胡正操 《成才之路》2010,(32):70-70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是思维定式的建立过程,因此在解题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思维定式,消除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思维定式具有二重性,当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相一致时,就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当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相悖时,往往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思维定式,应分情况,慎重处置,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2.
以生物学科考试命题为例,分析定式思维在命题中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并探讨了在生物高考命题过程中避免思维定式消极作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思维定式是指人们按照某种固定的思路和模式去考虑问题,即"过去的思维影响当前的思维".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中学学习物理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定式,经常会束缚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广阔性及创造性等.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指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物理教学中,因生活经验带来的习惯性思维,对学生学习物理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对思维定式在物理教学中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用的深入分析,阐述了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发挥思维定式的积极作用,克服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从而扬利抑弊,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对一道试题的深度挖掘,显示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例题解法多变的教学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而又打破思维定式,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是思维的科学,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儿童习惯于采用某种相对固定的思想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即思维定式。教师往往把定式看作数学认知过程的一个静态因素,较多地关注思维定式的负面或思维定式的消极意义上,而不能引导儿童主动利用思维定式的积极作用,帮助儿童轻松掌握某种数学思想方法。这既不能正确地反映思维定式的真实内涵和客观功能,也易使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偏差。  相似文献   

17.
学生在高三数学复习中,易受到思维定式的干扰,影响复习的效率和效果.结合典型的案例,针对思维定式中的负效应进行分析,找到有效克服思维定式负效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分析思维定式对解高考数学试题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并找到摆脱消极影响的措施,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给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意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问题做了一些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古人见杨柳,便想到凄惨的离别,这是联想.但若只想到离别,那就是思维定式了.在化学学习中,思维定式表现为思维的一种趋向性,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一致时,能产生正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创新思维是指能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不落窠臼,具有独创性和鲜明个性的思维能力。而传统的一些思维定式可以说是现在学生写作的大忌,它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头脑,使学生在写作时很难摆脱既定方向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写出来的文章缺乏个性,写人就千人一面,叙事就味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