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备课中有一项很重要的环节是备学生,但是不少老师自认为对学生已经很了解,从而疏于对此项工作的研究。其实备学生很有学问,笔认为备学生必须做到以下“三个了解”。  相似文献   

2.
有一份开学情况检查通告在肯定成绩的段落中举例说:×××老师工作认真、准备充分,开学第一天已经备课48课时。“哇!我的妈呀,第一天就已经备了48课时!”惊讶之余,有人赞叹,有人摇头。笔者反对这“开学第一天的48课时”。不过分地说,这48课时绝大部分是脱离学生实际的“空中楼阁”,备课应该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相吻合,才称得上是好的备课。一位老师开学第一天对学生能了解多少呢?即使是送班教学,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底细比较清楚,又有多少自信能准确地预测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所能达到的程度呢?再从备课的应用层次来说,备课是教师驾驭课…  相似文献   

3.
李葆春 《湖南教育》2002,(15):50-50
一、备学情学生是阅读课堂的主人,是教师实施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对教学设计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备课时,心有学生,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认知特点,并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二、备学法俗语说:“理儿只有一个,方法却有千万。”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自觉地运用着各种学习方法。学习心理说明,学生的学习方法总是因人而异的。心有学生,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法,更要备学法。例如,学法有“抓课题读文法”、“抓重点词句读文法”、“朗读体会法”、“资料查询…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在我们班上,有几个爱向老师“告状”“打小报告”的同学,让我们很反感。但是我们的老师对这几个爱“打小报告”的同学却持赞许和鼓励的态度,把他们看成是掌握班级情况和学生动态的“耳目”。我们对这种状况既感到别扭,又觉得气愤。请问,老师这样鼓励学生告状究竟对不对?——王子鸣共创和谐班级环境子鸣同学,看到你的叙述后,感觉你是个很有主见的孩子。才上小学五年级的你,对待问题就有了自己的看法,这是难能可贵的。对于你所指的你们班上“打小报告”的情况,我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别文录 《河南教育》2005,(12):43-43
我们的基础教育是没有梦想的,这一看法表述的观点是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本身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梦想.他全神贯注的是学生通过考试成绩诠释的自身的价值.水平和资本.是从后视镜里看未来的路,我们的学生原本有梦想,并且是很灿烂诱人,很“顶天立地”“荡气回肠”的,  相似文献   

6.
备课过程中,一定要“备”学生。然而在实际备课活动中,许多老师却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对学生学情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思考与探究。本文在提倡“备”学生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去“备”学生和怎样“备”好学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须牢牢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实施“六一六”工程。一、教师应具备六项赛本功“六—六”工程第一个“六”的含义是,教师应具备六项基本功。这六项基本功是:1.掌握备课的基本功——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透彻了解学价的基础上,设计好方法,研制好媒体,落实“四备”(备教材、备学情、备方法、各媒体),写好教案,真正做到功在课前,效在课上。2.掌握语言的基本功——教师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媒体。要求教师上课,要讲普通话。为此,把各科教师平时上课发育不规…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的传统教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这样时间一长,学生听着、答着犯困,便或玩、或打盹,或者思想开小差,于是大家在教改中大声疾呼: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地位,改变被告诉、被灌输、被训练的地位。怎样改变 ?我们想出的一招就是:“换个思路备课”。比如教《太阳》这篇课文,老师备课不是像以往那样备自己讲的内容,也不是备自己“问”哪几个问题,而是想,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通读懂,还要提出自己乐于解决的问题。于是教师在备课时备了这样一个自学提纲在课堂上出示:   1自读课…  相似文献   

9.
开展教学研究,将其成果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们开展了“备、说、讲、听、评”五个环节的教研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一、认真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求教师备课做到“三备”,即备教法、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就是教师要以明确的教学目标、灵活的教学方法、新颖的教学手段形成教师的教学特色。备教材就是要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对教材有总体把握和设计,并能依据学生实际进行合理调整与发挥。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0.
“学生雇人开家长会”这是我从某报上看到的一则报道。据了解其原因有的是考试成绩差,怕父母知道后“修理”,有的是因父母忙,还有的是因父母文化水平低,形象差.怕到时给自己丢脸。这则报道反映了社会上两个很普遍的问题。一是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成绩在学生、家长、老师和学校的心中仍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二  相似文献   

11.
备学生什么     
王林道 《教书育人》2000,(15):21-22
教师备课通常包括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教学媒体等。其中备学生一般指是了解学生知识、能力及思想状况。笔者认为仅此还不够,备学生还应包括备学生的心理状况、个性特长以及相关的知识、经验等。 备学生的心理状况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一次借班上课,一进课堂半天未开口,一开口便出人意料地说:“同学们想不想喊一句?怎么样,让我们喊起来,喊一句发自内心的话。”课堂上沉闷的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学生窃窃私语议论,但没有学生敢喊。魏老师微笑着充满真情地带头喊了一句:“我要给你们上好这节课!”下面掌声骤起。有的…  相似文献   

12.
教师要创造性的备课 ,这是创新的教与创新的学的重要环节 .而传统的备课对教法、学法及学科思想、能力培养挖掘较少 .创新的备课是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教学的禁锢 ,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宿 ,变备教法为备学法 ,变备教案为备学案 .用创新的眼光审视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 ,做到把好“两关”、“三个吃透”和“三个转化” .“两关”即学生关和教材关 .备课首先要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心理、学习态度、情趣等 .其次 ,要过好教材关 ,一是吃透教材教学内容所占的地位、作用、主要线索及纵…  相似文献   

13.
“备课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这句话可以说从参加工作那天起就伴随着我们,但是在实际备课过程中,我们真的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了吗?两次执教“9的乘法口诀”的备课过程及带来的不同教学效果,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我曾经在师大附中工作,给我一些在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启发.即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两条信念,一条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另一条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的老师都爱学生,但是我感觉很多老师、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去爱。爱学生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学生,父母爱孩子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孩子,  相似文献   

15.
“以学生发展为本”,已经喊了多年,但是许多课堂还是“涛声依旧”。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是我们的老师长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已经习惯了原来的一套备课方式,即从备教材出发来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只要是新授课,就会毫不犹豫地从复习铺垫开始。遵循这样一条教学途径:检查复  相似文献   

16.
备课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它是教学活动的准备环节,起着制定蓝图、预先谋划的作用。实践证明,传统的“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虽有便利性和实用性,但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已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完整的备课程序。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保证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我们要对以往的“三备”程序重新进行创造性设计,即洞察学情、聚焦任务、陈述目标、配置检测、关注过程,简称“五备”,也就是“备学生、备任务、备目标、备检测、备过程”。下面就对这五项程序做以简述。一、洞…  相似文献   

17.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这是每一个教师都明确的。传统《教育学》对教师备课的指导,往往只强调三种计划(学期/学年计划、课题/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即教案)和三方面的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而忽视了联系备课与上课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的强调——课前“背”课。所以,很多老师在上课时,虽然有符合备课常规要求的教案,但是“心中无数”,讲课时只好照着教案边看边讲,形成“上课老师念教案、学生记笔记,考试学生背笔记”这样一种呆板的教学模式;需要板书时,教师则背向学生,一手拿教案、一手拿粉笔,两眼紧盯着教案,边…  相似文献   

18.
由于工作上的需要,我时常去兄弟学校听课,在这期间,有一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的注意和思索。那就是每每与学生谈话时,总会听到他们说:“这是我们老师说的。”“我们老师说是这样。”很少有学生说“我觉得……”“我认为……”。  相似文献   

19.
学习风格的研究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把握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备课是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它除了要求教师“备教材”外,还要“备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的特点,这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通过观察、谈话、作业分析等多种方法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同时...  相似文献   

20.
重视课前备课 深化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堂好的数学课,得益于老师课前大量的准备、组织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备课要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