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声语言分“说”和“读”两种,说和读都有停顿,这是两种不同的停顿 读的过程十分复杂,比说困难得多。说是口头语体 谈话体、讲演体,一般有规范化的约定俗成。读则是把不同的书面语体 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事务语体“说”出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的媒介不同,前者是口语,后者是文字。文字,是指用汉字写出来的书面材料,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的区别。口头语体的停顿随意性强,书面语体的停顿,一般受标点符号的制约。此外,还涉及到朗读者的心理状态、文化素养、语言技巧等。其中,属于语言技巧的语言停顿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生的朗读提出了七字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要让小学生在这七字上达标,就需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现在,就谈一谈朗读中最常见而又易被忽略的技巧问题——停顿。说它最常见,是因为无论读句、读段、读篇,均离不开停顿;说它易被忽略,是因为师生都很不重视,教师教此项知识,随意性很强,常是范读开道,  相似文献   

3.
在读句、读段、读篇的过程中,都要有一定的间歇,这个间歇就叫停顿。恰当地运用停顿,读的人可以从容不迫地把句子或段篇的意思表达清楚、正确;听的人可以边听边想,更好地理解句子或段篇的意思。这样朗读会收到表情达意的效果。怎么掌握好朗读中的停顿呢?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要掌握好三种停顿:句中停顿、句间停顿、段间停顿。句中停顿,要按句子的基本结构,也就是把句子中表示谁或什么的,做什么或怎么样的词、词组间适当停顿开。最初指导学生朗读时,让学生把词语或词组之间划上停顿符号“/”,朗读时指导学生在停顿符号处音断气不断,读得语气自然、连贯。句间停顿,每个句子后面的标点符号就是朗读时的停顿符  相似文献   

4.
所谓停顿,就是说话时语音上的间歇。学习文言文,要求“能顺畅地朗读”,做到节奏合理,停顿正确。但不少同学不能达到这一要求,认为朗读停顿无规律可循。实则不然,文言文的朗读停顿是有规律的。这里结合课文介绍判断停顿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停顿是普通话朗读的一个重要要素,是影响普通话水平的原因之一。在普通话测试和培训当中应对停顿予以足够的重视,推动普通话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广西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对停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朗读停顿评分的依据主要看是否造成肢解、误解和岐义。停顿是朗读的需要,反映出语言中词句的组合关系、语法的组织关系、语义间的逻辑关系及思想和心理变化的进程等因素,体现了朗读特有的节奏和韵律,与语音、语感、语流、语调等都有关系,是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一种信息交流的手段,除要注意节奏和音值强弱的变化外,还必须将信息正确地传递给信息接受者,以期达到传播的目的。要达到传播的目的,首先要从读物的种类差别入手。现代的诗歌散  相似文献   

7.
试论说话和朗读中的停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停顿既是人们说话和朗读时生理上的需要 ,也是表情达意的需要。不能正确使用停顿往往会产生歧义、闹出笑话。本文从停顿和句意、语法结构、词性的关系 ,语法停顿、逻辑停顿的构成 ,停顿与气息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各地的中考中经常出现有关文言文语句正确朗读的试题。本文以中考题为例介绍判断停顿的方法。 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词义的理解上有区别,特别是文言文中词语存在通假、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现象,对于文言文的朗读就应把握其结构特点,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教学大纲规定,初中生要“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要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阅读上。读者要准确地表达文章语句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就必须正确地把握好朗读的重音与停顿。  相似文献   

10.
文言句的朗读停顿问题在全国各地中考中从未间断过,可见这种题型的价值。这是因为停顿是理解、翻译的基础,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地标出朗读节奏(即停顿)。不少同学反映文言句子浩如烟海,一个句子一种停顿,难以掌握。其实只要我们“把握两个原则,遵循五个规律”,一般就能正确停顿好。  相似文献   

11.
有的同学在学习文言文时,把“其一犬坐于前”理解成“其中一只狗坐在(屠户)面前”,文中的“狼”变成了狗。究其原因,一是没理解文意,二是没能正确朗读。就朗读而言,文言文的朗读停顿是有规律可循的。这里结合课文谈谈文言文朗读停顿中应注意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读清句读(dou)、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内部各种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而划分的语气停顿。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切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眼动向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起落,往前…  相似文献   

13.
正策划人语原先,管上学也叫读书,可见,学语文确实应该读占鳌头;老一辈语文专家总结阅读课的学习,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也是这个意思。读的家族中,要说阅读课最常用的,非朗读莫属。许是人总喜欢求新求变,课改这几年,朗读,这一阅读课法宝,有点不受待见,非主流的感觉。此次话题,不谈理论,只教策略,希望能让朗读的魅力彰显,  相似文献   

14.
论停顿与连接在朗读中的运用刘晓波王海天朗读的语音技巧主要有停顿与连接(简称停连)、重音、语调和语速。其中停连是使语意清楚准确的最根本的手段。但是,初学朗读者在实践时由于对这一技术重视不够,因而往往处理不当而影响语意的表达。另外,一般的教科书上的有关理...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脍炙人口,文章表现了鲁迅先生一以贯之的“痛打落水狗”的思想。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有这样一句“现在的官僚和土绅土或洋绅士,只要不合自意的,便说是赤化,是共党,民国元年以前稍不同,先是说康党,后是说革党,甚至于到官里去告密,一面固然在保全自己的尊荣,但也未始没有那时所谓“以人血染红顶子”之意。在这里,鲁迅先生揭示了这些人灵魂的罪恶和行径的卑劣。其中“以人血染红顶子”一句,朗读时到底如  相似文献   

16.
考查古诗文朗读节奏是中考内容之一,这些试题材料全部来源于课内某篇的某一两句文字,体裁涉及诗、词、曲及各类文体。试题类型既有让考生直接标示停顿的,也有让选择标示正确或错误的。一、常见题型例1.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只要标一处)。①虽鸡狗不得宁焉。②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2001年福建中考题)  相似文献   

17.
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常常会涉及文言句子诵读节奏方面的考查。如何正确地停顿?有以下规律可循。一、发语词、总结词和关联词的后面一般需要停顿。例如:故/君子有不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分析]文言文中将语助词、总结词和关联词这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诵读时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二、主谓之间一般需要停顿。例如: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分析]主语与谓语分别表示句子相对独立的“意义单位”,应停顿加以体现。三、动宾短语、…  相似文献   

18.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停顿”刘北荣所谓停顿,就是根据某种需要短暂中断讲话。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停顿,可以表达语言无法表达的意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锻炼思维,积蓄传情的作用。这是因为:从学生的角度看,“沉寂”的教学“停顿”阶段是学生静心...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突然由活泼、热烈的气氛转为沉寂,这并不意味着高潮已经过去,恰恰说明学生的学习在向更高的境界发展。学生的高明见解,往往是在沉寂(课堂停顿)之后不久才提出来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讲究“停顿”艺术,学生的学习效果则会更好。这是因为:①从学生的思维角度看,“沉寂”的“停顿”阶段是学生静心思索的孕期,容易使学生激起好奇的涟漪,荡起思维的火花;②从学生的记忆角度看,课堂教学中运用“停顿”,学生的记忆受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影响较少,学习内容易于记住;③从心理卫生角度看,课堂教学中运用“…  相似文献   

20.
《英语》系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基本要求》编写的.它的培养目标之一是训练学生进行简单的日常和涉外会话的初步能力。学生要具备这样的能力.首先要掌握正确的语音常识,而朗读和朗读的科学停顿又是老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重要课题。学生在朗读时,单凭自己的喜好停顿.缺乏科学性.造成听者感到句子意思不明确,难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