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钟蜀黍 《初中生》2014,(16):32-34
正每近端午,市场上售卖植物草药的摊位就会多起来。父母或爷爷奶奶常常会买来几束,挂在门墙之上,或者放在大锅里熬汤——这汤不是用来喝的,是用来洗澡的!童年时,每一年都会被强制享受这样一次药草沐浴。按照传统的说法,洗过药浴的小朋友不容易生病,而且身上散发的气味可以让蛇虫远离,不长痱子。这些草药中,以菖蒲和艾蒿最多。菖蒲和艾蒿,悠长年月之前的某个端午,先祖就在采摘它们。今天,让我们用格物致知的态度,再来认识一下这些植物。  相似文献   

2.
正①出城,去采艾蒿,带了儿子。城郊有一片小河,水已见底,里面长满艾蒿。此情此景让我忍不住要作种种臆想。②"彼采艾兮,如三岁兮。"这是《诗经》里的艾蒿,是情深意长的牵念。其中的男人女人短别离,不过一日不见,竟如同隔了三年。爱,从来都是魂牵梦萦的一桩事。而我更感兴趣的是,那双采  相似文献   

3.
丁立梅 《教学随笔》2014,(5):9-10,17
①出城,去采艾蒿,带了儿子。城郊有一片小河,水已见底,里面长满艾蒿。此情此景让我忍不住要作种种臆想。  相似文献   

4.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第一个被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其形成的历史悠久,民俗事象丰富多彩。自古以来,端午节主要是通过一些具有节日特色的实物,如龙舟、香囊等作为载体来丰富日常的生活,反映不同时期和地域的节日文化,从而进一步体现人们内心所寻求的精神寄托。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强烈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民俗文化,挖掘其中蕴含的原始信仰、伦理教化、娱乐审美等思想观念,有助于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味。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豫西北民间婚庆习俗作了客观的描述,对研究当地民俗传统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
端午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吃粽子,举行划船比赛。这些纪念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形成的风俗习惯,已经流传了二千多年了。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他很有学问,很有才干。可是楚王听了坏人的话,不肯重用他。他忧国忧民,闷闷不乐,写了一首长诗《离骚》,表达  相似文献   

7.
本对蒙古族婚俗中的定亲习俗进行了探讨,亦对这一习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及演变原因进行了研究,以期对蒙古族婚俗的研究尽绵帛之力。  相似文献   

8.
<正>端午节也叫粽子节,它是根据中国的历法在每年五月的第五天举行庆祝活动。千百年来,这个节日以吃粽子和赛龙舟来纪念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约2200多年前出生在湖北省秭归县。他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楚国的一位生性秉直的大臣。他正直而睿智,希望使他的国家能够和平强大。但国家的权力却掌握在一批庸官的手中,因此,他失败了。他很失望,于是就跳进了汨罗江,结束了他的生命。据说当时有很多人跳入河中并试图挽救他的生命,但是已经太晚了。  相似文献   

9.
作为饰面照容的生活用品的“金代铜镜”,以其丰富多彩的纹饰、造型展现在世人面前,其独特的纹饰传达出金代所特有的民族生活习俗,虽在汉化的洪流中,但仍保留其原有风貌。在这风貌下我们既可以通过龙纹、鱼纹等找到女真人的文化胎记,又可领会汉族文化对其产生深远而宏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伊洛地区新石器时代薄葬习俗述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考古材料,对伊洛地区新石器时代诸发展阶段的成人墓葬进行综合考察,表明该地域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成人墓内基本没有随葬器具,流行一种与周邻地区埋葬情况不同的薄葬习俗。伊洛地区这一薄葬习俗流行了3000年,此当是该地域先民们的崇尚节俭观念的表现,而这种观念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常取材古代神话故事进行创作,这构成了他作品浪漫主义的一个重要特色。但由于他所采神话起源很古,并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同时,在创作中又常常进行了改造、加工,故人们对其本来面目常缺乏了解,这于深入理解郭沫若作品的内容颇有窒碍。为此,我对他创作所采神话作了点考证,力求追本溯源,寻找出它的最初记载和演变形态。本文所考主要系中国神话,但由于郭沫若早期深受世界各国神话的影响,并对中外神话作过比较研究,得出“各国古代神话传统大抵相同”的结论(《文艺论集·神话世界》),故有时亦略述与中国类似之外国神话。  相似文献   

12.
《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是历代研究者研究的焦点。时至今日,它依然是《诗经》研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对《诗经.国风》婚恋诗中赠物定情习俗的分析考证,可以看到赠物是上古先民纯朴、自然的求爱方式。花草子实,儷皮美玉皆是他们传情的媒介。这一习俗的渊源应归之于此期的社会分工特点和上古的生殖崇拜。同时,也可以看到上古民间男女自由、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贵州黎平罗里一带流行着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唠姑娘”习俗。“唠姑娘”即异性青年男女到“花园”对唱山歌之意,其过程较隐蔽,外界难以知晓,它是山歌得以传承的基础。由于罗里位于南侗与北侗之结合部,从形式上看,其山歌之主体应属北侗玩山歌,然而从山歌的风格上看,却又与北侗的玩山歌风格迥异,有其自身独特的风格特征。因此,笔者将其整理成文,旨在为今后作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在贵州黎平罗里一带流行着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唠姑娘”习俗。“唠姑娘”即异性青年男女到“花园”对唱山歌之意,其过程较隐蔽,外界难以知晓,它是山歌得以传承的基础。由于罗里位于南侗与北侗之结合部,从形式上看,其山歌之主体应属北侗玩山歌,然而从山歌的风格上看,却又与北侗的玩山歌风格迥异,有其自身独特的风格特征。因此,笔者将其整理成文,旨在为今后作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元日,古人又称元正、新正等(今人称春节),为农历正月初一。元日本意为吉日,张衡《东京赋》中有"于是孟春元日,群后旁戾"。这一天人们一方面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能够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是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晋时董勋  相似文献   

16.
新年是一个新的开端,人们都期盼来年好运。你知道关于新年的习俗吗?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吧!  相似文献   

17.
《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其305篇诗作中,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社会状况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情景,再现了当时的民俗民情,其中有些诗篇记载了当时采菜、采草的习俗,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鲜活的画面。  相似文献   

18.
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萝卜寨的羌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丧葬习俗就是其中重要的人生礼仪之一。通过其丧葬礼仪我们不难看出,一方面,羌族的葬俗是一种寄托生者对死者的哀思及寿终之喜,实为倡导视死如归之理念;另一方面,羌族丧葬习俗羌民的广泛参与性,体现了生者重视对死者的临终关怀。羌族丧葬习俗是羌民整合社会的一种方式,给了我们无数教益与可贵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
清明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今年的清明节在4月4日。清明节过后,雨水逐渐增多,草长莺飞,春光明媚,是春耕的好时候,农谚就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说法。清明前后也是植树造林的好时候,因为气候和雨水的原因,这时候栽种的树容易成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