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克林顿当选美国第42任总统4年一度的美国大选3日揭晓,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以压倒多数票获胜,当选为美国第42任总统。当选总统克林顿在阿肯色州首府小石城说他就任后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增长和向人民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2.
名刊要览     
(11月1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1月1日)《经济学家》(10月21日)美国《新闻周刊》(11月1日)(11月1日)《远东经济评论》(10月28日)“爱国”问题对于共和党保守派而言,他们的政治法宝之一就是祭出爱国这一崇高字眼。布什就很会用这一招:自9·11以来,他的“爱国”呐喊一直逼迫他的对手处于守势。不过在最近的总统候选人公开辩论中,当被问及谁该为最低工资下降等实质性政策失误负责时,布什却将自己政府的责任推了个精光。评论认为,布什这种两极化的政策于国于民都实在不是什么好事。选举后的黎明2004年11月3日清晨,美国大选结果已经揭晓。不…  相似文献   

3.
钟新  汤璇 《国际新闻界》2016,(4):127-141
气候变化是近年来美国总统大选的热门议题之一,候选人对竞选议题的主张与应对是争取选民支持,实现竞选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采取内容分析的方法,以信源分析和框架理论为研究视角,对《纽约时报》2008年、2012年及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涉及气候议题的共234篇报道进行分析,发现在大选期间,尽管共和党候选人在《纽约时报》的信源篇幅上占据了较大比重,但是民主党候选人的"政策应对"中的宣传框架才是《纽约时报》的主流报道框架。在《纽约时报》大选报道的气候议题上,民主党实际上占据了较大的话语优势。  相似文献   

4.
历时8个月的美国第53届大选已于1996年11月5日结束,现任总统,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以得票率超过70%的绝对优势,战胜了他的对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多尔和改革党总统候选人佩罗,当选连任,成为美国第53届白宫主人。作为一位民主党总统,克林顿竞选连任成功,这在美国近60年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5.
《新闻记者》2008,(12):43-43
当地时间11月5日,美国大选结果揭晓,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当选第44任美国总统。当日,奥巴马的形象即登上各大媒体封面版,在媒体上已持续数月的竞选大战也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6.
1948年11月2日,美国大选即将揭晓的前夜,《芝加哥论坛报》在头版刊出通栏标题,宣布“杜威击败杜鲁门”。然而,第二天宣布的选举结果却是杜鲁门获胜。这件事,连同那幅杜鲁门当选后拿着宣告他被击败的《芝加哥论坛报》摆拍的照片,成了美国新闻史上最大的笑话之一。52年后的今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美国第43任总统的选举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争夺最为激烈的一次大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小布什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的支持率不相上下。随着各州投票结果的陆续公布,到11月7日当地时间傍晚时分,两人仍难分胜负,但有一点已十分清楚:谁赢得佛州,谁就将获胜。于是,佛罗里达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美国选民和世界各国都把眼光集中在对选举进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报道的美国传媒上。然而,美国媒体却在众目睽睽之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相似文献   

7.
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选举总是给政界风云人物带来新希望。1988年又是美国的总统选举之年,早在1987年初,角逐民主党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竞争就已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在1984年的总统竞选中,加里·哈特几乎当选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但最终仍名落孙山,枉费了几多心血,还背上了130万美元的沉重债务。经过两年多的反思和准备,哈特又踌躇满志地力图东山再起。1987年4月13日,他正式宣布参加角逐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这一次他似乎时来运转了,4月底进行的民意测验表明,在战略上具有关键意义的衣阿华州,他得  相似文献   

8.
美国总统特朗普新闻发言人禁止《纽约时报》和其他一些媒体参加白宫新闻发言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这标志着美国联邦政府和美国媒体之间的关系开始破裂. 在一个经常标榜新闻自由的国家,出现这样的事件不同寻常.对于美国总统来说,拒绝接受美国主流媒体的采访,是因为在总统竞选期间,主流媒体“一窝蜂”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商人出身的他在竞选中几乎是单枪匹马,浴血奋战.《纽约时报》和其他主流媒体毫不掩饰自己的政治倾向,在总统选举处于胶着状态的时候,不断披露特朗普的丑闻,从而使这位总统带着争议进入美国白宫.  相似文献   

9.
2016年11月18日,第58届美国总统大选落下帷幕,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凭借304张选票击败了有着30年从政经验的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入主白宫。但值得思考的是,在选举投票结果公布之前,无论是主流媒体报道还是民意调查显示,希拉里的获胜几率都远远高于特朗普。"美国日发行量100强的报纸当中,公开支持希拉里的报纸已达43家,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大报,支持特朗普的媒体几乎为零[1]。"然而,特朗普却出其不意地取得了大选最后的胜利,有人说没有新媒体就没有特朗普,可见,新媒体开始逐渐成为美国总统竞选取胜的助攻。  相似文献   

10.
郭人旗 《新闻世界》2009,(7):149-150
2008年11月4日,47岁的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以绝对优势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来首位黑人总统。本文试图从后喻文化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的视角来剖析、建构一种新的理论概念——“新媒体政治时代”,并认为,首位“互联网总统”的产生,标志着“新媒体政治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11.
名刊要览     
(10月25日)美国《纽约客》《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时代》(10月25日)英国《自然》(10月14日)干细胞之战刚辞世的“超人”克里斯托夫·里夫可能没想到,他瘫痪后所竭力推进的干细胞研究会成为今年美国大选交锋的焦点。在注意到选民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后,克里将里夫称为自己的朋友和“英雄”,指责布什政府为了极右翼意识形态,牺牲了像里夫这样千万美国病人的利益。布什的支持者则将民主党对干细胞研究的狂热反讽为给病人以虚假希望。(10月21日)美国《商业周刊》“神基因”为什么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人为了宗教而甘愿放弃权力、金钱乃至个人欢…  相似文献   

12.
他创造了一个时代 1963年11月22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下午1点40分,从CBS电视网的《世界在转变》节目中,突然传出了沃尔特·克郎凯特颤拦的声音。他报道说,约翰·肯尼迪总统的车队在达拉斯遭到枪击,总统  相似文献   

13.
经过21个月的艰苦奋战,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终于完成了“不大可能达成的任务”,以压倒性优势战胜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成功秘诀在于他及其竞选团队熟练地运用互联网而开展的政治营销。“电视总统”肯尼迪是第一位用电视直播方式进行政策阐释和新闻发布的总统,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这一重大严肃事件为分析对象,以《纽约时报》2008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连续一个星期共34篇报道为分析对象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纽约时报》在报道主题上规避政见,在消息来源的相对平衡的分布掩盖下,有着明显有利于总统候选人奥巴马的报道偏向。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总统大选落下帷幕及新总统就任之际,中国工人出版社不失时机地推出了“美国新闻记者之王鲍勃·伍德沃德白宫内幕揭秘系列”。伍德沃德一直是披露白宫内幕最权威的畅销书作家,其作品常常一出版即跃升《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名。此次工人社推出了他的两部作品,一部是他的成名作《总统班底》,此书被称为“美国新闻史上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东部标准时间2004年11月3日上午11时,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克里致电共和党竞争对手布什,承认在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落败。这样,乔治·沃克·布什就当选连任美国第55届总统。可是,就在布什连任美国总统获得成功前的6个月,2004年4月2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公开了驻伊美军虐俘照片,世界一片哗然。在此之后,西方各主要的新闻媒体针对“虐囚事件”的报道可谓铺天盖地,层出不穷。一时间,布什政府遭受到组阁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世界舆论在强烈谴责“虐囚事件”的同时,更是把抨击的矛头指向了美国政府及其对伊政策上。而布什政府的民众支持率,也…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新闻同行拥有制造特大新闻的能量,越南战争,水门事件,“伊朗门”事件……热闹非凡。前不久,大洋彼岸又出了一个哈特事件:一名极有希望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前锋被弄得声名狼藉,自动宣布退出竞选,成为又一起爆炸性新闻。哈特事件始末 1987年4月27日夜。美国南部佛罗里达州首府迈阿密。《迈阿密先驱报》政治编辑汤姆·菲德勒象往常一样抓起了嗡嗡作响的电话机。对方是一位陌生的女人:“你知道你写的那篇有关加里·哈特的文章和他追求女色的谣传吗?那不是谣传,是事实。我的一位女友现在正和哈特打得火热。”  相似文献   

18.
《纽约时报书评》公布了该报评出的1992年美国的“九大好书”。它们是:《蚂蚁与死雀:达尔文时代迄今利他主义与性别选择观念的演变》,海伦娜·柯罗宁著;《英国病人》,迈可·翁达杰著;《爵士乐》,东尼·英理逊著;《季辛吉传》,  相似文献   

19.
名刊要览     
《新共和》(11月21日) ★希拉里杀手很多民主党人迫切希望出现一位敢于发言、立场坚定、勇于拿自己政治前途冒险的党内领袖,来领军2008年大选。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罗素·费恩戈尔德,是继民主党主席霍华德·迪恩之后的又一颗新  相似文献   

20.
2016的美国大选以唐纳德·特朗普成功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落下帷幕.从选举伊始,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和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的丑闻就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竞选广告成为候选人攻击对手弱点、赞美自己优势和化解丑闻危机的重要说服策略.本文就希拉里和特朗普成为总统候选人后发布的竞选广告进行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对象为两人被推选为各党总统候选人之后发布的所有电视广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