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传媒业的日益繁荣带来了信息量急速膨胀的当下,男权文化体系通过对媒体话语权的控制,完成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使得媒体传播中的女性形象成为男性按照自己的想法所设计的审美客体,并最终通过男性叙事来传达给受众。我们通过分析媒体传播中女性形象呈现的方  相似文献   

2.
反映论视野中新闻的多维内容与多维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立川 《今传媒》2004,(Z1):13-14
  相似文献   

3.
孟建  裴增雨 《现代传播》2004,(5):99-102
近年来省级卫视的困境与出路 ,一直是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命题。东方卫视自2 0 0 3年 10月 2 3日开播以来 ,以富于时代感和地域特色的定位、战略和策略 ,有力提升了它在省级卫视格局中的影响与地位。 9月中旬 ,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办、上海广播电视学会承办、本刊协办的“跨区域媒体品牌建设———‘东方卫视现象’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等地的 2 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围绕“东方卫视现象”展开了热烈讨论。本刊从中选取了几篇文章 ,以期对这一现象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国家形象一般指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认知与评价。鉴于对国家形象问题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力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拥有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他国公众对本国形象的认识并不总是如本国形象设计者所希望的那样,而总是有误差存在。这就是国家形象误读问题。  相似文献   

5.
误读,是对文本所反映的对象的曲解或误解,是传播的伴生现象。只要有传播活动,必然会有受者对传者的传播意图的误读现象存在。国家形象的媒体误读现象在国际传播中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这是新闻媒体由于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不同、中西新闻运作模式不同以及国际话语权不对等等因素,造成了他们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无意或有意地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误读,这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塑造带来了消极的后果。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和新闻操作等具体业务方面阐述了如何减少国际传播中的误读现象,以加强我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6.
误读,是对文本所反映的对象的曲解或误解,是传播的伴生现象。只要有传播活动,必然会有受者对传者的传播意图的误读现象存在。国家形象的媒体误读现象在国际传播中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这是新闻媒体由于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不同、中西新闻运作模式不同以及国际话语权不对等等因素,造成了他们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无意或有意地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误读,这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塑造带来了消极的后果。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和新闻操作等具体业务方面阐述了如何减少国际传播中的误读现象,以加强我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7.
《清代理学史》龚书铎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在中国学术史上,有清一代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一时期的学术发展,呈现出大开大合的格局,不仅是对两千年传统学术的总结,更是现代学术的先声。因此,清代学术史一直是研究热点,对它的认识也在不断  相似文献   

8.
新闻观念,就是关于新闻是什幺,应该是什么的观念。在认识论视野中,新闻观念是关于新闻的认知;在价值论视野中,新闻观念是关于新闻的价值评价、价值信念与理想;而在认识论、价值论观念中还蕴含着如何展开新闻活动的方法论观念。因而,要想比较全面、深入、准确地理解新闻观念的内涵,就需要在多维视野中对其加以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9.
要想及时对社会各方面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就必须改革传统的资源配置模式,消除传统经济下的低效管理模式,科学、规范、高效地对档案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建立起国家档案信息资源集中统一的新模式,真正建立一个档案资源国家所有,信息资源全社会共享的资源平台,进一步增强档案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
吴卫群 《记者摇篮》2007,(11):59-61
由于受到性别心理差异和社会传统心理的影响,女性广告形象被误读的倾向依然严重存在,这一现象的蔓延,不仅对现实生活中的众多女性朋友形成误导,更不利于构  相似文献   

11.
张昌旭 《青年记者》2004,(10):48-49
的6部关于中国的DV影像纪录片!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大的文化误读?当中国的民间纪录片已经冲击和突破我们的道德底线、误读我们的国家形象时,难道不该引起我们警惕并大声疾呼吗? 在全球化语境下,东西方差异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渴望了解中国,但是在非主流因素的引导下,人们却在全球化中进一步误读东方。对此我们当然不能全都归罪于DV,但DV作为民间大量存在的文化载体,我们不能不警惕DV影像在传播中对国家形象造成的误读。我认为,造成误读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层面。对生存焦虑和对成的渴求,常常DV拍摄者要铤而走险,要标新立异。对历史文化的零碎记录造成对国家形象的误读  相似文献   

12.
吴希艳 《现代传播》2006,(2):146-148
“新女性”这一词汇诞生于20世纪初,是针对因袭封建传统,遵循旧思想、旧伦理观念、旧道德的传统女性而言的,是具有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新的精神风貌和人生态度的女性。她们敬业上进,社交广泛,品位十足,特立独行。在这个“以女性为中心的消费主义”时代,这些拥有独立的经济收入、独特的消费品位以及自由的消费选择的“新女性”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现代广告的表现焦点之一。但是,由于广告根本不能或者不愿挖掘“新女性”的真实内涵,过分强调女性性别展示的片面表象,因此,广告中所塑造的“新女性”形象也和其他性别形象一样,成了社会中…  相似文献   

13.
科普期刊发展的多维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电子传播媒介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知识传播的途径和结构。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传播知识的迅捷、海量以及易得冲击了传  相似文献   

14.
新闻策划:多维的视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是新闻策划“不真不假”的两难,导致了中国大陆新闻学术界纷纷扰扰的论争。  相似文献   

15.
媒介素养教育的多维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斌 《当代传播》2006,(3):70-72
西方一些国家首先于上个世纪提出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课题,而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关注和启动阶段。本文在梳理国外和中国港台地区媒介素养教育发展情况、对照国外媒介教育模式与成功必备因素的基础上,对我国开展媒介素养相关教育的前景进行评析,探讨媒介教育的建构理念以及适合中国国情的最佳媒介教育模式,指出媒介教育应该注意本土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一场以"多维视野中的杨红樱"为主题的学术论坛于10月1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报告厅举行。杨红樱是当代中国极具创造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  相似文献   

17.
18.
夏芳 《新闻界》2012,(15):21-23,68
本文以《纽约时报》关于2011年故宫失窃案的一篇报道为研究文本解读该报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显示,报道存在对中国的误读,文本作者通过不严谨的叙述,以及由于对中国历史知识的欠缺而妄加推测建构出一个不实的中国形象,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一个负面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9.
杨静  韦魏 《新闻世界》2011,(8):206-207
广告作为现代传媒的一种,其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广告多用女性作为产品代言人,因此广告所塑造出的女性形象也潜移默化地作用人们的思想。然而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些形象同现实女性是有所背离的。本文试图分析女性形象异化的现象,并对现代女性形象误读的原因及对策进行理性的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的媒介形象因其可视可感而受人关注。作为节目文本中的标志性符号,主持人的媒介形象具有实现传播功能的工具性特征。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从传播关系层面和文化语境层面去认知主持人的媒介形象。从形式特征到审美内涵,尽可能丰富地认识和把握主持人的媒介形象,有利于电视节目主持人自身更好地调整传播策略,明确职业使命,以更为积极的姿态融入电视节目传播并影响当代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