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飞 《新闻大学》2002,3(1):33-38
“明显和即刻的危险”是美国人最为熟悉的司法标准之一,在宪政学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学界围绕它的论争也没有停止过,有人认为这一原则明显有违于第1修正案,因而是违宪的,但也有一些人对此持赞同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张妮 《新闻世界》2014,(7):340-341
"斯诺登事件"折射出美国政府言论自由的缺陷——公民言论自由在政府公权的过度扩张中缩减。美国政府向来标榜"自由"、"民主",但在执行时却有不同的判断标准,联合网络、电信巨头窃取公民隐私,并且将这种违法行为延伸至海外,严密监控重要人物和表达对其不利信息的公民,严重侵犯自己国家和他国公民的言论自由权。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通过对霍姆斯在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期间和在联邦最高法院审理申克案之前言论自由案件判决的分析,来还原他如何提出在美国言论自由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原则。这种还原包含两个方面:一、对霍姆斯在这段时间言论自由思想的转变历程进行勾勒;二、挖掘影响霍姆斯对言论自由思考转向的历史因素。通过这两方面的论述,尽可能完整地向读者展示"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原则的历史由来。  相似文献   

4.
2010年的全球网络媒体中,"维基解密"是最受关注的一个。从2010年4月到现在,这个网站一直持续地吸引着全球各大媒体的注意力。在4月份,"维基解密"由于播放美军2007年在巴格达滥杀平民的片段而名声大噪,  相似文献   

5.
僵持了一年多的美国记者访华问题,如今又成为目前国际新闻中一个引人注意的事件。自从去年8月中国政府陆续批准许多美国记者要求来中国的申请以来,美国国务院一直采用种种无赖手段,拒绝发给美国记者以来华的护照;只是在遭受到国内外公众舆论强烈谴责的压力下,美国国务院最近才宣布允许一  相似文献   

6.
《纽约时报》掀开冰山一角美国第一大报《纽约时报》3月中旬连续发表两篇重头文章,披露了布什政府千方百计操纵、制造和干预新闻的种种做法。布什不得不站出来辩解,声称这些举措是“合法的”。《纽约时报》3月13日的文章题为《布什当政:一个预制新闻的新时代》。文中列举了布什  相似文献   

7.
袁舟 《新闻界》2003,(4):37-38
2003年3月27日,在发现本国首起非典型肺炎2个星期之后,新加坡总理吴作栋通过媒体向公众表示,政府以透明、公开和专业的方式应付非典型肺炎扩散所带来的问题,只要人民充分合作,就有希望尽早阻止这种传染病的蔓延。他说,虽然非典型肺炎扩散的消息会打击国家经济,但政府决定以公开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掩饰问题,目的是确保人们对新加坡长远的信心。新加坡政府处理SARS危机时提出透明、专业的口号,并无影射他人甚至是火中取栗之意。,早在1967年,新加坡当时的总理李光耀就说过,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在处理重大疫情时采取公开和积极应对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9.
2003年7月初,美国前外交官约瑟夫·威尔逊在报纸撰文披露说,他曾于去年2月份受命前往尼日尔调查有关伊拉克试图买铀以制造核武器的情报是否属实,并在随后向布什政府提交的报告中称这份情报没有根据。一个星期之后,专栏作家罗伯特·诺瓦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称威尔逊的妻子瓦莱丽  相似文献   

10.
一 门户网站、虚拟社区、博客、播客、搜索引擎、简易聚合、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楼宇视屏、移动多媒体(短信、手机彩信、手机游戏、手机电视、手机电台、手机报纸)、网上即时通信群组……今天,我们随处可见这些带着"新媒体"标签的名词--十年前,谁曾想过这就是今日传媒世界?  相似文献   

11.
从“犀利哥”的走红看网络集群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森  许家权 《新闻世界》2010,(6):165-166
几张简单的照片,一段恶搞的文字,把一位默默无闻的街头流浪者推上网络,"犀利哥"的走红可以说是网络创造出来的另一个奇迹。本文对该事件所体现的网民心态和网络集群行为的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自4月2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曝光美军虐囚照片以来,虐囚黑幕的潘多拉盒子被打开。《纽约客》杂志,《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美国主流媒体迅速跟进,世界各国媒体作出强烈反应,从而使之成为全球焦点。迫于舆论压力,美国总统布什及国务卿鲍威尔都公开道歉,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遭遇尴尬。媒体深入刨挖虐囚黑幕:阿布格里布监狱虐囚严重、美国自“二战”以来的虐囚传统、虐囚是系统性行为、拉姆斯菲尔德批准虐囚,等一一曝光。  相似文献   

13.
“限娱令”的颁布对遏制电视荧屏的过度娱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中国电视调控体系的不足:媒介规制对电视的属性定位不明确、电视功能的发挥失调、评价体系不健全、受众对传媒的监督权的行使不到位、版权保护不完备.电视过度娱乐的治理不应只有广电总局在起作用,应健全媒介规制和相关法律体系,使国家媒介规制、主管部门、社会力量及媒体自身协调形成的合力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美国《纽约时报》分别于3月13日和16日发表了《布什当政:一个预制新闻的新时代》和《现在播出假新闻》两篇文章。文章披露,布什政府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以及在众多领域内“制作新闻”,从而达到为自己的政策包装、开道的目的。一系列内幕显示,美国政府在制作新闻方面投入之巨、渗透之广以及它的影响之深,已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15.
王朋进 《视听界》2007,(6):18-21
电视节目创新越来越成为中国电视业界的一块心病。随着市场化脚步越来越快,业界的饥饿感、危机感也越来越强烈。迫于竞争压力,许多电视台虚怀若谷到处取经,参加有关节目创新的各种研讨会、观摩会,为的是在新一轮的节目创新竞赛中占得先机。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电视从业者已经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好节目就吸引不到观众,吸引不到观众就无法获得满意的商业回报,这是电视传播业的法则。  相似文献   

16.
从亚特兰大奥运会报道看美国新闻媒体的“客观公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美国获得了金牌和奖牌总数两项第一。它还获得了另外一项“桂冠”,那是其西方盟友英国的一家报纸授给它的,名为“自欺欺人头奖”。 其实,这项“桂冠”的具体得主应该是美国的新闻媒体,因为世人首先或主要是通过它们来感受美国的自欺欺人的。如同傲  相似文献   

17.
如今,博客已经成为大多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博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其中,博客的主体更加多元化,除了普通大众,众多专业人士、文化名流、工商业精英、明星、政治领袖都拥有了Blog,自由的形态让博  相似文献   

18.
如今,博客已经成为大多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博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其中,博客的主体更加多元化,除了普通大众,众多专业人士、文化名流、工商业精英、明星、政治领袖都拥有了Blog,自由的形态让博客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体现。《全球中文博客发展报告》显示:77%的博客用户认为博客是“表达自己情感的一个很好的方式”,而“想要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一些资源”,  相似文献   

19.
从“美国之音”台长更迭看美国新闻“舆论的一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美国之音”台长的更迭2002年8月29日,“美国之音”电台台长罗伯特·赖利通过电台理事会发表了辞职声明。这位“9·11事件”之后上台的台长在这个职位上还没有超过10个月。“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对新闻媒体软硬兼施,要求绝对听从指挥,尤其不能播出本·拉登和塔利班领导人的讲话,但“美国之音”却表现得极其“不听话”,竟然不顾政府官员的三番五次的阻拦,部分播出了对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的采访录,同时播发美国政府官员的评论。2001年9月29日,华盛顿的官员透露,“美国之音”电台台长惠特·沃恩以…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透过美国“反恐”宣传的种种表现 ,论述了传统新闻理念所遇到的困惑 ,以及媒介与政府难解难分的关系 ,从而说明美国新闻事业并不是政府独立的“第四势力” ,媒体作为国家的一个部门或一种行业 ,在社会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它也无所谓“客观、公正、自由” ,人们数百年来所认定的传统新闻理念只是一种“迷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