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宪法第一条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言论或出版之自由”。美国新闻学认为宪法所保障的出版自由,包含三种权利:一、“出版权利”;二、“批评权利”;三、“报道权利”。报道权利就是“消息自由”。美国国会近年来制定了一些“消息自由法案”。美国政府宣扬道:这些法案保证了报纸的“报道权利”和“人民的了解权利”。  相似文献   

2.
许兰 《青年记者》2006,(1):68-69
美国国会于1791年制定了宪法第一修正案:“国会不准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即确立一种宗教或禁止信仰自由;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限制人民和平集会的权利以及向政府请愿的权利。”第一修正案保障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现在美国法学界的共识:言论是口头表达,出版是书面表达,两者在表达自由的概念下统一。解释与运用第一修正案以保障新闻自由的任务,主要由法院,特别是联邦最高法院承担。所以本文将主要重点放在回顾美最高法院在通过判例逐步解释、发展第一修正案,完善对新闻自由的保护。对表达的保护第一修正案是用的“出版自由”与“言论…  相似文献   

3.
言论出版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报道权和舆论监督权正是这一权利的延伸。但是,拥有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自由必须是法律约束下的自由。正如中国记协的阚敬侠指出的:“一个根本原则是:言论、出版自由与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等人身  相似文献   

4.
新闻自由是现代民主与法治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公民政治参与、造就健康社会生活的有效手段,许多立宪国家以保护表达自由的方式对之加以规定。如美国宪法修正案第1条规定:“国会不得制定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法律。”日本宪法第21条规定:“集会、结社及言论、出版和其他一切的表现自由,均给予保障。禁止检阅(出版检查)。”据此,媒体有权自由收集信息并予以传播,当然包括对犯罪案件的报道。但是,被告人有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及司法独立原则也是法治的应有之义。目前,我国法律只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将未成年人的…  相似文献   

5.
受地理位置、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尼泊尔新闻业的发展较长时期处于较为滞后的状态。该国1990年建立多党议会民主制以后,特别是2008年实行共和制后,宪法赋予人民言论和出版自由的权利基本得到保障,该国新闻业进入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6.
孙旭培 《传媒》2003,(4):43-44
舆论监督的宪法 根据和主要对象 舆论监督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从法律上说,舆论监督的行为主体是新闻媒介。新闻媒介的监督权利是以公民的三项权利为依据的,即言论出版自由权、知情权和批评建议权。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自由。第四十一条规定: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辛春 《新闻传播》2010,(7):80-80
一、新闻自由与媒体责任的界定 (一)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或称新闻自由权,通常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权利。这一概念也可以延伸至保障新闻界采集和发布信息,并提供给公众的充分自由。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编辑、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的《新闻自由论集》,在经历了种种困难之后,终于在最近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它的问世,不仅为新闻学理论的百花园里增添了一朵绚丽的鲜花,而且还为新闻学理论丛书填补了一个空白,实乃一件可喜之事。新中国成立后,言论、出版自由作为公民的权利,已经载入我国的历届宪法之中。新闻自由是言论、出版自由题中应有之义,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人们  相似文献   

9.
中国完善和发展表达自由的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表达自由(freedomofexpression),是指一国公民通过口头、书面或印刷及其他手段表述各种思想和见解的自由,它不仅包括传统的言论(口头和书面的)自由,也包括通过影视作品、录音方式、电子出版物和其他媒介表达思想的自由。表达自由是宪法规定和保障的公民最重要的权利之一。西方启蒙思想家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提出了言论自由的口号,1789年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把言论自由作为人权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加以规定。179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条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剥夺人民言论或出版自由等事项的法律。在国际人权公约中,表达自由也得到广泛…  相似文献   

10.
沈晓毓 《大观周刊》2010,(46):43-43,76
在北美和欧洲,两部宪法的通过标志着自由主义占据了核心地位。第一部是美国的《人权法案》,在杰斐逊的推动下,1789年“出版自由”(the Freedomofthe Press)一词第一次见诸成文法,这也被看成是美国新闻自由的法律根源,“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申冤的权利。”同年,法国国会也通过了《人权宣言》,以宪法形式确认了公民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这两部宪法所保障的依然是作为公民权利的个体自由。之后,在革命运动、政治势力的角逐中.作为重要宣传阵地的报刊所表现出的舆论性、鼓动性和战十性作用与潜力使报纸与一般的出版物区别开来.体现出自己特有的政治优势,成为统治者试图掌控的工具。同时,随着报刊日益成为人们发表言论、获知信息的重要中介.在反抗当权者控制报刊和媒介日益受托成为信息中介的进程中,作为个体权利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最终延伸到了制度性的新闻自由。本文由此浅谈《美国、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新闻和出版自由》读后感。  相似文献   

11.
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对日本出版物生产流通的社会管理有了翻天复地的变化。1945年8月前,《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制订,即《明治宪法》)所认可的言论出版自由并不是作为基本人权加以保障,而是作为恩赐的从而是可以限制的权利给予国民的。    相似文献   

12.
博览     
制定新闻法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新闻要立法,是各方人士的共同呼声,更是新闻界多年来的愿望。但是,起草工作举步维艰,从一九八四年研究起草到现在,连初稿都未能问世。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在有关新闻立法的一些重大问题上认识不一。分歧最突出的有以下四个问题; 一、关于立法目的,一种意见认为,宪法第三十五条中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新闻自由是言论、出版自由的延伸.制定新闻法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这种权利和自由。另一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新闻自由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缺乏新闻自由,而是一些报纸和记者滥  相似文献   

13.
新闻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基于人民委托所享有的依法从事采访、写作、发表、出版新闻作品并不受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言论出版条款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四新 《国际新闻界》2006,(9):31-34,61
文章以中国宪法与言论出版自由有关的条文内涵为出发点,结合联合国(包括地区性)人权条约确立的表达自由的人权标准和其他国家保护表达自由的司法实践,提出了正确理解言论出版条款和文艺创作条款的路径,解释了宪法相关规定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完善我国现有的言论出版自由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出版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出版活动的管理,发展和繁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事业,保障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出版活动,适...  相似文献   

16.
引言 舆论监督是世界各国宪法普遍保障的一项基本权利,对控制公权力滥用、保证公民知情权和社会长治久安发挥重要作用.舆论监督主要通过新闻报道和出版等大众媒介渠道,因而各国宪法普遍保护言论、新闻或出版等表达自由.另一方面,表达自由并不是绝对和无限的.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1997,(2)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出版活动的管理,发展和繁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事业,保障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出版活动,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出版活动...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的形势要求党的新闻事业必须来一番变革,进一步理顺各方面的关系,真正按照新闻自身的规律办事。而新闻改革的关键就是新闻自由,要冲破传统模式的束缚,摆脱僵化思想的影响,保障新闻工作者能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更好地为社会尽职尽责。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应该是自由的事业。宪法明文规定了“言论出版自由”,新闻自由是言论出版自由在  相似文献   

19.
言论出版自由与版权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张关系。过度强调整个社会的言论出版自由,会对版权的合理性、合法性造成冲击;而版权赋予创作者特定的话语权利,又与言论出版自由理念相违背。同时,言论出版自由和版权制度都是伴随着打破封建王权对出版物的限制而建立起来的。面对这种复杂的联系,立法者巧妙地通过建构一套平衡机制来缓解两者的冲突,使版权法有助于维护言论出版自由。  相似文献   

20.
汪露 《新闻大学》2002,(2):37-40
在英国统治期间,美洲殖民地被剥夺了言论自由的权利,殖民地的司法权也紧紧掌握在英国王室手中。经历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之后,美国获得了独立,制定了宪法,对司法独立的制度进行了规定,同时对言论自由给予了充分保护。作为西方社会的两种基本价值,在之后的实践中,两者却产生了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美国最高法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调和。言论自由和司法公正之间的矛盾 美国宪法由正文及其27条修正案组成,保障言论自由的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它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①宪法条文只对公民权利进行正面规定,而并未对公民权利加以任何约束。所以,美国宪法中的言论自由权理论上是一种绝对的权力。而在实践中,这种绝对的言论自由权必然会与其他的社会基本权利发生冲突。其中,言论自由权与司法公正之间的矛盾尤为尖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