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篇千字文,读后感觉不错。“因为我在那个位置上”,一句普通的话,充满了一种令人敬佩的敬业精神。尽管从苏珊之口没有说出“敬业”二字,但从她取得的成功来看,就是敬业最好的说明。敬业是每个有生活能力的人应当具备的基本人生态度,是一个人取得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它不仅仅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也是一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这一点在苏珊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作为一个有志于奉献社会的人,谁不想从事自己所喜爱的职业,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但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呢?联想到我们的档案工作,真正喜欢它的有多少人呢?恐怕出于不得已而为之的不在少数,尤其是在僧多粥少就业难的今天。在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第一需要的时候,不管出自何种原因,你从事了档案工作,就暂且既来之心安之(倘若遇着机会,也可换换环境)。为了你的生存,为了你的饭碗,哪怕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要把眼下的工作做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因为你在那个位置上,没有理由不做好你的本职工作,不做好你的分内工作。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都必须认真面对,都必须尽心尽力,对工作负责,对自己负责,因为你在那个位置上。(谢建波推荐)  相似文献   

2.
最近读报,看到几组条新闻标题.其中一组标题可以概括为"不知所云",即检察日报2011年9月15日5版头条通讯的标题:她含情脉脉地望着他:"我想给你生孩子,没有那一纸婚约没关系."他一把推开她:"你昏啦!党纪政纪不能约束你,却能够制约我."一次偶然相遇,一份不敢公开的孽情,一段与权力金钱相纠缠的人生历程(引题)只因为人群中看了你一眼(主题)看了这样的标题,我的第一感觉,这是关于一段恋情的通讯,其实主题是揭露一个贪官和他情人的犯罪事实.这样严肃的话题,为什么标题给人色情小说的感觉?这组新闻标题的引题和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明确,采用的是现在网络"标题党"的设计风格,仅仅为了在词句上吸引人,以致让读者看了标题不知道文章到底报道什么,违背了新闻标题的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   

3.
数字时代,出版何为?媒体何从?技术的革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出版行业提出了挑战,从技术革新到营销创新,从市场研究(market research)、数据分析(data analysis)、客户洞察(customer insight)到财务管理,我们新一代的出版行业从业者需要重新审视大众图书出版。文章认为,牢记一个原则——"真正从读者出发!";认准一个方向——"移动互联网是未来的方向";抓牢四点方法——让你的读者能发现你的书、让你的读者记住你的品牌、让你自己更了解你的读者、让你自己更接近你的读者。大众出版就能在新环境下抓住机遇,一点一点地开始改变。  相似文献   

4.
我曾经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题目是"你认为能干的人如何说话?"下列五个答案是多数人选择的: 第一,听了之后,会让人禁不住想照他说的话去做.  相似文献   

5.
一句话可以让你笑起来,一句话也可以让你跳起来。一句含义深刻、发人深省的话出现得是时候、是地方,就会像一次"爆炸",震撼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人们谈到报纸夜班编辑,往往说“辛苦辛苦”。这是一种同情。为了报答这种同情,我这里提供一点情况,希望能够增进同志们的了解。夜班编辑工作是辛苦的。倒不是因为时间长——工作顺利的话,六七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一天的工作;而是苦于时间短。拿上海两报来说,报纸必须在清晨3时半以前开印,那么编辑必须在3时前交出最后一版的清样。这是时间的下限,是基本上不可逾越的,除非你甘愿在报纸之间的竞争中让你的报纸脱班,甘愿惹得读者因为不能及时看到报  相似文献   

7.
月入不菲的住家教师 在行业的残酷变革之下,直接让你摆脱对未来的迷茫,提供给你一份月薪3万的工作,你会不会心动?不再需要上下班的劳累奔波,幸运的话还可以住豪宅开豪车,这样的福利待遇,你会不会向往? 并不是在空谈幻想,这种工作真实存在,且在"双减"的改革下正日渐火热,这就是——住家教师.  相似文献   

8.
记得《北京人在纽约》里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如果你爱她,就送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她,也送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纽约如此,整个美国也是如此——美国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国家。一方面,美国凭借其发达的经济、科技和所谓的"自由价值观"和"美国梦",让无数人心驰神往。  相似文献   

9.
韩美林 《出版参考》2005,(17):31-32
我时时刻刻都是一个快活的大苍蝇,这一生什么羞辱没受过?尚且仍是滴溜溜的大眼睛,头发不秃牙不掉,上楼下楼都是三台两台不含糊,要不是心脏换了零部件,还不就成精了!其实都很清楚,每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文艺界朋友叫我"铁蛋"、"大男孩",说到底我也不"铁",更不是"孩",换个活法就是了.没心没肺能活百岁,问心无愧活得不累.其实真累!我还有一个优点,说改就能改,即使是口头语也能改.这来自我坎坷的生活,用达尔文的话来讲,这叫"适者生存",只要你说得对,我就能改.不对就笑一笑,别让人失了望.这一写猛一看,我还是个精人,精什么,吃亏上当的也"玩"了不少.我想只要不给别人亏吃、不坑害别人就行了,做人不就是要的这个标准嘛!与人为善,与人为善呀!善可以善,但是不要善得太窝囊,我就是属于窝囊之流的人.黄永玉说:"韩美林说的坏人一定很坏,因为他轻易不给人下结论;他说的好人你千万别相信,才不一定哪!"这样的结论我只有不自在地笑一下,因为他说得蛮对的.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形容词?因为事物的状态千差万别,需要大量的词汇来形容它们.世界太丰富了.哲学家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的道理,也不会有两个相同的人,所以也不会有两个相同的主持人.人活在这世界上被人记住的,常常是与众不同的地方,要是所有地方都和别人一样,那"你"还以什么资本被称为"你"呢.  相似文献   

11.
听一个官儿在大会上讲话,或亲切地握着你的手讲话,一下子就有了感觉:官话!为什么一听就能听出是官话?这就是因为官话与平常话不同,官话就是不实际的话、虚话、套话、假话,模棱两可,瞒天过海。  相似文献   

12.
解冻你的大脑冰激凌吃得太多太快会让一些人感觉大脑发冷。原因是上颚的神经变得很冷,使你的身体认为你的大脑也被冻结,引起"冰激凌头痛"。为了抵消这种效果,可以平着舌头去紧贴上颚,覆盖面越大越好,越用力头痛感越快消退。对症下药担心晚上吃的鸡翅又从胃里"飞"出来?朝左侧卧睡觉吧!研究表明,左侧卧睡的人受胃酸返流之苦的可能性较小。因为食道和胃以一定的角度连接,当你向右侧卧时,胃比食道要高,会让胃酸流向喉管。而左侧卧时,胃比食道要低,所以重力对你有利。  相似文献   

13.
病由心生     
幸福的人生应当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之上。如果说"人食五谷杂粮,孰能无病"可以理解,但因为过度追求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的幸福,而让自己陷入心理疾病的泥潭,则可以说是人生最大的不幸。真正的幸福,不是用你所拥有的财富作为衡量的标准,而是当你拥有这一切时,你还是从前的你,你的微笑依然灿烂,你的爱心依然让周围的人感到温暖。本文摘自该书。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读书人,你赞美他,可以说他浑身上下洋溢着书卷之气;你挖苦他,可以说他浑身上下看不到任何书卷之气。对于不读书的人,你同样可用"你好像有一种书卷气"之类的话赞美他;当然如果是想挖苦他,用一句"你没有文化",杀伤力也就足够了。总之,不管是读书人,还是不读书的人,"书卷气"都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武器。因为"书卷气"是对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最完美、最直接的诠释,所以,  相似文献   

15.
当你打开电视机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节目.每一个节目,无不凝聚着播音员的心血——声音和表情.如果说,电视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的话,那么,播音员就是这面窗子的开启人.要是能知道电视播音创作的特点、种类和方法,那就会提高你的"看门道"的能力,并对他们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正是怀着这种心情,我访问了中央电视台的几位老播音员.这些老播音员,虽各有各的经历和播音风格,但共同的一点是,由于勤学苦练,长期实践,大都具有深厚的功底:他们神态庄重,朴实自然,音质优美,刚柔自如,讲究语言的韵  相似文献   

16.
最近,《纽约时报》发表的关于中国媒体有偿报道乱象的文章,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其中引述新闻学者孙旭培的话称:"腐败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而发生在传媒领域的腐败比其他领域的后果更加严重,因为它让人们感觉什么都不能信任."其言沉痛,不由得让笔者想起看书时注意到的一段往事.  相似文献   

17.
无价:洞悉大众心理玩转价格游戏/[美]威廉·庞德斯通著/闾佳译/华文出版社/2011有人这样评价这本书:如果可能的话,你会希望你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读到它的人;如果不能的话,你会希望全世界都读过它。为什么免费的巧克力让我们疯狂?为什  相似文献   

18.
政治反应报道,由于某种众所周知的原因,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它的名声是不大好的.但这不等于不需要.它涉及人民群众对当前重大事件的关切、态度问题,实际上世界各大通讯社都是十分重视这种"动向性"报道的.它也不是一定不能写好,这篇六中全会的反应(1981年7月14日《人民日报》),以及另一篇三中全会的反应(《读了公报说说心里话》1978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就比较耐看,便是证明.第一,反应报道,要真正反映出人民群众心里的话,真正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思想、愿望、呼声、感情,而绝不能把群众当成"传声筒",要他们说假话、空话、套话、应景的话、勉强的话、言不由衷的话,要让读者感觉得出,群众讲的这番话是确有所感的,有一定的生活依据,是客观的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19.
"如果组织上规定你报道哪一个领域的科技新闻,你就会有这样一个任务:跟科技人员交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你要知道这个领域的情况,单靠自己是很困难的."1987年4月17日,时任中国科协主席的钱学森在全国科技新闻研修班上,专门就"优秀的中国科技记者要考虑的几个问题"发表讲话.在钱老的眼里,"跟科技人员交朋友"是科技记者很重要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20.
现代人的幽默到底是什么?现代人又到底喜欢什么样子的幽默.注意,虽然是反思,但是感性的,是第一眼的,而不是理性分析,不是理论文章.这就是<逗你玩>(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风格,该书的内容比较纷杂,也没有讲大道理的文章,因为本书的目的,就是想让读者对这种"特定的幽默"有个"第一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