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期间,致函张存浩主任并唐老、师老,信中谈到了印度、美国两位著名的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假行为。宋健主任信中指出“利用公款支持的机会,弄虚作假,骗取荣誉,不仅外国有,中国也会有”。  相似文献   

2.
邹承鲁 《学会》2003,(11):21
早在 1981年和 1991年 ,当时中国科学院的多位学部委员 ,鉴于在科学研究领域中所发生的问题 ,在《科学报》两次撰文 ,呼吁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中的道德问题。当时虽然引起了一些注意 ,但时过境迁 ,某些问题可能已被遗忘。 2 0年来新进入科学工作领域的青年同志对科学研究中的一些道德准则可能并不熟悉 ,偶尔违规在所难免。但是作为当今科学研究领域的主体力量 ,严格遵守科学道德 ,遵循国际惯例 ,对中国科学进入世界舞台 ,维护中国科学家的声誉 ,是绝对必要的。本文的目的 ,是就我所了解的我国科学界当前存在的科学工作违规行为的一些表现 ,和如…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基金》2005,19(6):374-376
2004年下半年和2005年年初,监督委员会收到一些来信,反映在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个别人存在不端行为。监督委员会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对受理的投诉和举报进行了初核、调查和处理。其中,第三军医大学苏炳银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弄虚作假的通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李贵宝抄袭他人申请书的通报、原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崔建伟抄袭和剽窃他人论文的通报已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公布。  相似文献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为促进优秀中青年科学人才的成长,培养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从1992年开始,特设立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有关该项基金的申请条件、申请办法等事项,已在1992年8月发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试行办法”中公布。1992年11月,笔者参加了材料与工程学部的该项基金的评审。这次提出申请者34人,评审通过了2人。通过评审,笔者认为申报者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2011年7月1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科学研究联合基金(简称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二期协议在北京签署。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设立于2009年2月,旨在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资助和管理系统的优  相似文献   

6.
在国务院的关心和国家科委、人事部、中组部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建了由27位科学家和管理专家组成的第三届委员会。1995年12月25—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三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朱丽兰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12月27日上午,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到会也发表了重要讲话,使与会同志受到很大鼓舞和激励。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名生物学家陈竺院士最近在写给本刊的“2005年国内外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进展”的学科评述中再次提到了科学界诚信危机的问题,现将其抽出在此专文发表。他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研究中出现的一系列不端行为向人们昭示,科学的作用已evel不再是单纯探求未知领域,并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奠定知识基础,而且日益成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鉴于此,1989年美国医学会发布了《在健康科学中的负责任的研究行为》的报告;199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科学院共同发表了《负责任的科学:确保研究过程的诚信》的研究报告,1995年…  相似文献   

8.
北大“王铭铭事件”爆发后,引起学术界很大震动,学者们纷纷批评学术界的不诚实行为;继续开展学术界的道德纯洁活动很有必要,我也认为剽窃行为是学术界出现腐败的表现之一,北大对“王铭铭事件”的处理也是恰到好处的,起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作用。北大不愧是北大。但是“王铭铭事件”经过某些媒体炒作,被作为“学术腐败”的主要甚至是唯一内容,一些科技界的官员纷纷发表讲话、文章,更是把反“学术腐败”、科技界腐败的矛头对准科学家;硬是把科技界反腐败的水搅浑了。 学术界有腐败,科技界有腐败,这个腐败主要还出在科技界  相似文献   

9.
2009年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共同设立大科学装置科学研究联合基金。本文从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的角度,对该联合基金10年(2009—2018年)的资助管理工作进行回顾,系统梳理了联合基金资助10年来取得的成效,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最近,李富斌剽窃论文事件在科技界和社会引起了普遍关注。这并不是一次孤立的和偶然的事件,它留给人们许多值得反省的问题,包括对传统的科学意识形态和科学职业形象的反思,以及对目前科学结构和科学运行机制的检讨等。通过这种反省,人们可以了解科学中越轨行为的实质,科学家为什么会产生越轨行为,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有效防止这类事件的发生。本文的主旨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1.
在两院院士大会即将召开之际,中科院院长、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路甬祥院士就科学道德建设问题对记者发表了谈话,现摘要如下:在当前科技环境下,科学不端行为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仅仅依靠科学家的自律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高度重视道德教育、社会监督和科研机构内部的制度建设。尽管近年来我国一些科学组织和科学研究机构已经制定了一些针对科学工作者行为的规范性文件,但必须认识到,我国目前还缺乏具体有力的监督、约束和惩戒机制,对科学不端行为的社会监督与控制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以及科技…  相似文献   

12.
剽窃抄袭现象剖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剽窃、抄袭行为是一种严重违背科学道德的不道德行为,一直深为学术界所痛恨。近年来,抄袭之风日盛,有些抄袭手段之恶劣,为学术界所震惊。当今中国最具典型性的抄袭侵权案莫过于王同亿案,他主持编写并出版的《新现代汉语词典》和《大现代汉语词典》因抄袭社科院的《现代汉语词典》及《补编》等多种辞书‘’‘,被判侵权。其侵权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实属罕见。1997年5月30日,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在京召开的“维护科研道德”专家座谈会上,中国科协主办的学术期刊《科技导报》公开披露了两起论文抄袭事件[’‘:一是…  相似文献   

13.
我是居住海外的中国学者,应该说我的事业是在国外.但我在中国事业的发展是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不开的.我从事材料和物理基础科学研究,基础研究的根本就是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探讨一些科学上的前沿问题来达到创新的目的.我和国内的科研合作从1992年开始.第一个合作对象是中国科学院郭可信院士.由于当时国家没有资助国内外合作的项目,郭先生为我申请了香港的王宽诚基金.但由于基金的力度有限,支付一个博士学生就基本用尽了该基金.我们后来的合作只能通过电子邮件,工作的进展断断续续.直到199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推出了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类(后改称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我有幸得到了首批基金资助.这个基金的获得为我和国内单位开展进一步的合作搭起了桥梁,铺了路,真正开始实现我为国家的科学发展长期作贡献的愿望.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1月13日,新创刊的生物学杂志eLife发表论文,中国科学家攻克了一个长期困扰国际科学界的难题,而这一基础科学问题也与人类、特别是中国人民的健康相关。过去,世界和中国忽略了我国科学家在条件艰苦的1980年代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建立20年来,对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作出了非凡的、卓越的贡献。仅仅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2005年度报告》上,就可以看到,基金支持的先进科研成果琳琅满目,基金支持的璀璨科研新星大量涌现,自然科学基金已在国内外科学界占有显著地位。经过20年的努力,自然科学基金的优良传统已经逐步形成。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决不能忘记在幕后辛勤工作的基金委的无名英雄。过去20年的成绩使我们确信:在未来15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中,自然科学基金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科学基金作为一项优异的制度,很多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邹承鲁 《学会》2003,(11):21-21
早在1981年和1991年,当时中国科学院的多位学部委员,鉴于在科学研究领域中所发生的问题,在<科学报>两次撰文,呼吁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中的道德问题.当时虽然引起了一些注意,但时过境迁,某些问题可能已被遗忘.20年来新进入科学工作领域的青年同志对科学研究中的一些道德准则可能并不熟悉,偶尔违规在所难免.但是作为当今科学研究领域的主体力量,严格遵守科学道德,遵循国际惯例,对中国科学进入世界舞台,维护中国科学家的声誉,是绝对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发生于1948年的“积石山探险事件”是中国近代科学史上的一起欺诈事件,美国商人雷诺利用民国时期科学界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急于发展科学的特殊心态,导演了一场历史闹剧,从中渔利,并愚弄了中国政界与科学界,其过程一波三折。通过对此事件的微观考察,揭示当时中国科学事业的生存环境、经费投入、科学家心态等方面的情况,探究事件的文化背景,以透视20世纪40年代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宋健院士在第242次香山会议上宣读了题为《航天、宇航和光障》的科学报告。其中指出,整整100年前,爱因斯坦在他发表的那篇震惊世界科学界的关于狭义相对论的论文中,曾经提出过一句名言“:不可能存在任何大于光速的运动。”当今的科学界将此称为“光障”。然而,这个“外推”至今  相似文献   

19.
师昌绪,1920年生于河北省,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师昌绪是我国著名的材料科学家。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深入探究论文作坊的现状及其涉及的学术不端行为,分析论文作坊的特点、行迹和危害,进而设计系统有效的甄别方法,防范论文作坊的滋蔓。【方法】使用Python对撤稿观察数据库中涉嫌论文作坊的撤稿进行撤稿时间趋势和国别对比分析,并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撤稿观察网站公布的多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近年来由论文作坊引起的国际期刊集体撤稿事件频发,被撤稿的作坊论文数量激增,且绝大多数来源于中国学者。论文作坊常通过抄袭剽窃、数据造假、图片重复使用、大规模同行评议造假、不当署名、基金标注不实、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等手段作伪,既会损害科学的独创性,割裂署名的权责关系,还会增加审稿和撤稿环节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甚至对地域的学术声誉造成重创。【结论】论文作坊近年来有上升势头,且以中国为甚。这种“作坊式作弊”涉及多种学术不端行为,积弊綦深、为害甚烈。可根据写稿、投稿和撤稿环节的异常情况对作坊论文予以甄别。写稿环节数据来源异常,修图痕迹明显;内容质量粗劣,专业素养缺失。投稿过程操作混乱,代投痕迹明显。面对质疑和撤稿问询,作者往往选择消极推诿而非积极申诉;邮件交流中英文表达不畅,回复内容空洞浮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