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80年增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时,53岁的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田昭武当选了.在化学学部中,他是当时全国高等院校中最年轻的学部委员,也是为数很少的未曾出国留学或进修的学部委员之一.如果说这位“土生土长”的学部委员当时除了国内物理化学界的同行之外可算是鲜为人知,那么,在12年后的今天,他已是全国化学界和国际电化学界所熟悉的知名科学  相似文献   

2.
科教大事     
《科学中国人》2006,(9):77-77
社科院建立五大学部产生首批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8月3日宣布建立五个学部,并产生首批47位学部委员和95位荣誉学部委员。新建立的中国社科院学部是院务会议领导下的学术指导、咨询和科研协调机构,包括文史哲学部、经济学部、社会政法学部、国际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方克立等47名学术水平为国内或国际学术界公认、学风优良的在职知名学者,被推选为首批学部委员。丁伟志等95名在学术界享有很高威望、对哲学社会科学有杰出贡献的离职资深学者,被授予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不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延续…  相似文献   

3.
“文化大革命”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部委员(院士)制度及学部工作逐渐恢复并得到发展。1980年,在学部委员停止增选20余年之后重建了选举制度。经过短期的实践与摸索后,在1984年的第五次学部委员大会上确定了“学部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学部的这一功能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  相似文献   

4.
成立于1955年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在走过了30个年头的风雨历程后,于1984年1月召开了第五次学部委员大会,迎来了中国科学院学部蓬发展的新时期。从那时起,到1994年6月召开第七次院士大会,其间整整十年,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和学部委员明确性质、职能,学部委员改称为院士,建立院士制度,完善学部领导体制,参照国际惯例和根据中国国情,逐步与国际科学界接轨的十年,是通过三次选举,增选了一大批学部委员(院士)和首批外籍院士,使增选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十年,是学部委员重振雄风,学部工作再创辉煌,进一步发挥学部和学部委员(院士)作用的十年。  相似文献   

5.
由中科院学部委员,中科院感光所蒋丽金教授为组长,有9位著名科学家组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重大项目——“我国独特的丰产的若干天然产物的研究”验收组于今年3月上旬在上海认真细致地审阅了项目承担单位: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复旦大学、云南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广州化学所、大连化物所、上海医工院、轻工业部香料工业科研所10个.  相似文献   

6.
今年1月新当选的210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又一批佼佼者。介绍他们(实际上是以他们为代表的各个研究集体)的科研成果,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我国若干年来在自然科学各个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为此目的,我刊从本期起在“成果与应用”栏目特设“新学部委员的主要科技成就”专题,约请学部委员本人写作,以使读者更确切地了解他们在科研上作出的重要贡献。因时间限制,本期刊登的只是少数在京新学部委员新写的文章。我们热诚地盼望和恳请在全国各地的新学部委员们为本刊撰稿(随稿附本人二寸照片和签名),比较通俗易懂地介绍本人在科研工作上最突出的一两个方面的成就(字数长短不拘),我们将陆续登载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7.
如果不是获得了今年的中国最高科学奖,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吴文俊”这个名字。其实,早在半个世纪前,吴文俊就已饮誉国际数学界。他在“现代数学女王”——拓朴学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被称为“拓朴学大地震”,将在世界范围内基本上陷入困境的拓扑学研究继续推进。1956年,吴文俊因其在拓扑学上的杰出成就,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获得当时的“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年他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今天的中科院院士)。  相似文献   

8.
1981年5月召开的第四次学部委员大会,是中国科学院实行领导体制改革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大会审议通过《中国科学院试行章程》,依据章程民主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及其学部的领导机构成员,实现了学部委员大会由咨询机构到决策机构的重大转变,使中国科学院建立学部委员大会和主席团决策的集体领导制与领导机构民主选举制、领导职务任期制。这是中国科学院领导体制的一次历史转折,标志着新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进步,在全国具有率先示范的意义。然而,主要由于学部委员间的分歧很大,这次大会未能实现建立与学部委员并行不悖的院士制度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严济慈、唐敖庆等107名学部委员、知名人士,倡议把每年的3月18日定为“全国科技人才活动日”。并希望得到举国上下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不太熟悉他的人,赞羡他的幸运;对他有较深了解的人,更欣赏他勇于和命运抗争的精神.无论怎样说,朱清时的确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1991年,45岁的朱清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为当时最年轻的学部委员之一.近年来,他曾7次到国外讲学和从事研究工作,被国际同行公认为选键化学领域的权威.1991年和1993年,他的学术论文连续被世界分于光谱学界权威的《光谱化学》杂志提名为“汤姆孙奖”.这是一种很高的学术荣誉.因为《光谱化学》杂志每年都发表大量高水平的学  相似文献   

11.
10年前,在89位学部委员的建议下,成立了自然科学基金会,“帮助和支持全国各方面的基础研究以及应用研究中的基础性工作,以努力提高我国的科学水平”。(张存浩:“致读者”,《中国科学基金》,第6卷,第1期,第1页。)10年来基金会成绩巨大,有目共睹,不必赘说。如果说对未来基金会的工作有什么建议的话,那就是期望基金会要“安于寂寞”,不要去和那些“会叫的、会跳的”项目“争一日之短长”。我们国家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基础性工作,其目标应该是在国际范围内“占有一席之地”(1988年邓小平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讲话)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是国家自然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的综合研究中心.由我国优秀科学家的代表——学部委员组成的中国科学院各学部,是这个最高学术机构的主要体现和标志.学部委员代表着我国科技队伍的水平和声誉.多年来,许多学部委员作为我国现代科学的开拓者和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奠基人,和全国科学家一起,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以此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敬仰和尊重.  相似文献   

13.
1月3日 我院举行学部委员增选新闻发布会,公布新当选的210位学部委员名单,周光召院长和张玉台副秘书长介绍了学部委员的增选工作情况.6-10日 我院1992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加强我院思想政治工作.11日 学部委员、土壤学家、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连捷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12日 学部委员、电子学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教授毕德显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14日 学部委员、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顾功叙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相似文献   

14.
1993年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增选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第一年,经学部主席团会议决定。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其中生物学部12名。经学部委员直接推荐及各省、市、自治区和国务院各部、委、局、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初选,生物学部共计有效候选人176名。学部委员们根据《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章程》(试行)、《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相似文献   

15.
我就中国科学院第五次学部委员大会以来的工作情况、当前的形势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作用等问题,向大会作一汇报,请各位学部委员审议。  相似文献   

16.
李步云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人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顾问,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司法部“国家中高级干部学法讲师团”成员。兼任国家行政学院、山东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教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科学院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于1955年6月1日,那时,中国科学院已经成立了六年。中国科学院学部的成立,对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技界都是一件大事。这个由全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组成的学术机构,在其成立初期,对加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学术领导发挥了积极作用。40多年的风风雨雨,学部经历了奠基与初创、停顿与破坏、恢复与发展、完善与提高四个阶段。其职能由中国科学事业的学术领导机构变为中国科学院最高决策机构,直至1984年,国务院明确规定学部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学部委员是“国…  相似文献   

18.
▲华东六省一市物理学会第三届联合会于1985年十一月中旬在杭州召开。中国物理学会名誉理事、北京大学褚圣麟教授作了访美观感报告,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南京大学魏荣爵教授作了“非线性声学”报告,复旦大学周世勋教授作了“1985年诺贝尔奖获得课题——量子霍尔效应”报告,山东大学何芳钧副教授作了“功能材料”报告,江西工业大学潘传康副教授作了“离子束技术与超晶格结构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9.
“国际年”是由联合国提议并作相应决议而确定的。选择“国际年”的主题必须符合联合国宪章,优先考虑与经济、社会发展及人道主义、人权相关,并特别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等。联合国从1957年以来确定的“国际年”有:  相似文献   

20.
主任:张存浩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28年出生,1947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195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分子结构和光谱委员会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