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对外宣传工作“三贴近”的原则。怎样更加有效地向世界介绍和说明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依然是摆在我国外宣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工程。本刊的《大使访谈》栏目.试图通过对外国驻华大使的采访报道。解读出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形象.他们对中国的认识、理解和感受.以及他们在东西方交流和传播领域的认知理念。同时也试图通过对我国驻外大使的采访报道.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他们对有关国家的认知和解读.他们在国外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已对埃及、古巴、冰岛、美国等国的驻华大使和官员进行了专访报道;同时.也对中国前驻纳米比亚大使、前驻联合国副秘书长、前驻马里大使和首任驻厄立特里亚大使做了专访报道。愿此栏目能为您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唇枪舌剑、剑拔弩张、口若悬河……用这些中国成语来形容新年伊始中日大使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论战再贴切不过了。这场交锋是在英国广播公司《新闻之夜》节目当红主持人伯克斯曼的主持下,分别通过对日本驻英大使林景一和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就西方社会对中日两国间近日纷争的质疑展开的访谈。主要内容包括日方政府悍然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主权归属、中国设置防空识别区等问题。这个不到十分钟的短短访谈视频被中国各大主流媒体报道并转载,这一短暂的交锋却拓展了中国民众对于中国利用媒体开展外交活动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人民日报》驻日本记者于青已经在日本这个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生活、工作多年.今年3月11日,他在日本东京亲历了地震,同时也很关注中日两国媒体有关此次震灾的报道。他分析了我国媒体在此次震灾报道中的整体表现,并对如何改善今后我国的对日传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英文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创刊暨首发式于2005年12月1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国务委员唐家璇致电祝贺。包括国务院前副总理钱其琛等要人在内约200人出席了当天的首发式。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前驻英国大使马振岗主持了首发式。英文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是中国内地首份,也是目前唯一一份关于外交和国际事务的专业性英文刊物,对重大国际问题进行深刻分析和评述,为国内外  相似文献   

5.
200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12月4日.中国网《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栏目邀请参与该条约的谈判和缔结过程的前驻日本大使徐敦信就中日关系的发展展开对话.本刊选登其中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6.
六十年,“甲子”一轮回,人生在花甲之年回首往事会有多少感悟?望着《中日关系 60年》画册那“青花”镶嵌的封面,不由使人想起了伫立在彼岸的日本岛国。这个中国的近邻, 除了留给我们刻骨铭心的历史之痛之外,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今天“一衣带水”的称谓,除了 地理位置上的提示之外,我们还可能从这个邻居身上获得什么? “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画卷图片展”以及《中日关系60年》画册,是外宣工作者在路途上留下 的一个深刻而清晰的脚印。 《对外大传播》记者在办展人员归国之后,跟踪、寻访、记录了此次活动在日本的展出实况, 倾听那些亲历于其中的人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以使大家了解在政治冷淡、经济摩擦的背后, 中日两国民众对两国关系真实的看法和真切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芮敏 《对外大传播》2003,(10):29-31
李越然先生生前是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他非常关心中国的翻译事业和中国译协的工作。李老的俄语像中文一样娴熟,曾经做过毛主席的翻译。2003年7月11日,李老溘然辞世,翻译界、外交界的许多知名人士,几任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及现任俄罗斯驻中国大使都送来了花圈。表示哀思的还有毛主席  相似文献   

8.
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是我国重要的邻国,在中国外交总体布局中居于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是,近年来,因为历史问题和领土争端等原因,中日关系出现了波折甚至是倒退,两国针对彼此的舆论环境显著恶化,如何做好涉日外宣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2008年11月6日,中国网《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栏目邀请前驻印度大使周刚夫妇就中印关系的发展以及印度人对中国的看法等问题展开对谈,本刊选载其中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刚刚采访完冰岛国驻中国的大使,刚刚结束了对瑞士驻中国的记者的访问,冰岛美丽的湖光山色,瑞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都还在眼前缭绕,中东的炮火就撕碎了地中海沿岸的黎明。记得,在今年“两会”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中国前驻南斯拉夫和以色列大使潘占林时问道:“贝尔格莱德、巴格  相似文献   

11.
曾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司司长、中国驻荷兰大使的吴建民,现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驻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日前他在给江苏省外事办公室的外事干部谈国际形势时,特别谈了在对外宣传中如何介绍自己、给对方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的问题。这部分讲话由龙锡恺同志整理,本刊予以发表,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老百姓对日本侵华的往事怎么想的?对今天的日本、日本人和中日关系有什么看法?近日,我在北京和南京街头,采访了各行各业的人。现把采访记录整理如下:北京北京什刹海公园,风光明媚,环境幽雅。在挂  相似文献   

13.
王眉 《对外大传播》2008,(10):41-42
北京奥运会闭幕后,本刊记者采访了一位日本驻华记者,由于媒体的规定,该记者要求不透露他所在的媒体和他本人的姓名。《对外传播》:您所在媒体对奥运报道的情况如何?答:为了采访北京奥运会,总部一共派了几十名记者来中国,包括体育  相似文献   

14.
《对外大传播》2009,(4):4-4
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南非中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和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之窗”图书展2月28日在约翰内斯堡举行,中国驻南非大使钟建华应邀为活动剪彩。  相似文献   

15.
捷克汉学家(八)徐宗才何德理(兹丹涅克赫德里奇卡),男,捷克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外交家、作家、评论家、摄影家。曾任捷克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驻日本大使。1919年7月12日出生于布拉格,父亲是一位瓷器画家,由于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喜爱艺术。1925年...  相似文献   

16.
2006年5月18日至24日,陕西省文物代表团应邀专程赴日本大阪,向日方赠送新发现的日本遣唐使井真成墓志(复制品)暨参加大阪举行的恭迎展出仪式。陕西省委外宣办派员参团出访。千年墓志见天日日本举国起热潮遣唐使井真成墓志是2004年10月由西北大学发现的,2005年我文物部门主办的《遣唐使展》在日本进行巡展,在日本掀起遣唐使热潮。2005年9月下旬,日本平成天皇偕皇后在中国驻日大使王毅的陪同下,参观了展览,仔细观赏记有“国号日本”的井真成墓志。日本《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产经新闻》、《东京新闻》、NHK等各大媒体…  相似文献   

17.
<正>抗日战争已经过去70年了,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即使在今天依然有很强的对抗张力,这是很怪异、也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战后中日关系走向在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的时候,尽管中国民众对日本人特别憎恨,但是,并没有采取大规模的报复措施。相反,而是采取了以德报怨的高尚行为。由于中华民国政府当时的号召,中国各地普遍善待日本俘虏和侨民。中国  相似文献   

18.
正自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以来,中国的外交系统展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凌厉攻势。继12月30日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在日本《每日新闻》刊发《发表"不战誓言"找错了地方》,打响"舆论甲午战争"的头炮后,多位中国驻外大使纷纷加入谴责之列,或者众人在同一天发表言论,或者同一人以不同方式多次阐述观点。据统计,截至2014年1月24日,共有78位中国外交官120次在海外发声谴责安倍。①这些声音在消除外界误解的同时,也彰显了中国的坚定立场和鲜明态度。  相似文献   

19.
《对外大传播》2010,(4):50-50
2010年3月3日晚,“走近中国图片展”开幕式在位于以色列南部城市贝尔谢巴的雷德曼国际学校分校举办。开幕式由该学院副院长萨莉·雷德曼女士主持。中国驻以色列大使赵军、贝尔谢巴市副市长塔尔·埃拉尔先生出席了开幕式,并分别致辞。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9月9日,由中国日报社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一年一度"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在东京发布。调查结果显示,两国公众继续看重中日关系,但对两国关系现状认可度达近十年最低。其中,对中国抱有不好印象的日本人达到了93%。该调查从2005年起开始实施,本次调查是第十次。尽管上述民调结果发自小部分群体,难以代表日本国民总体意愿,但其结果及成因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此外,据日本内阁府2014年12月20日公布的"外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