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疏影暗香——纪念张书旂诞辰一百二十周年艺术展"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展览举办到2020年12月。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浙江美术馆主办,浦江美术馆协办,共展出86件(套)张书旂作品、30多件(套)相关展品。其中《翎毛集》以及重要代表作《孔雀》《鸡》,是张书旂之子张少书代表这位浦江籍旅美画家在美国的家属,特意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  相似文献   

2.
《2013上海传媒发展报告》日前发布。该《报告》由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主持编写,以"公共传播与社会建构"为主题,梳理2012年以来上海传媒业发展大势,聚焦于"传播行为与社会建构发展的相互关系"这个核心议题,为上海传媒发展与传媒治理提供对策建议。报告显示,社会转型与结构调整已经进入全新阶段,从战略高度完善公共传播机制,多元治理新媒体,是传媒发展当务之急。把握传播主导权、提升传播能力、促进价值认同是传媒参与社会建构的发展方向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繁花》作为在弄堂网上连载的网络文学成果,其与民国时期在报纸上出版的连载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以"在地性"为切入点,从上海人自己的生活、小说的语言、小说体现的历史感和超越感等方面出发,对小说《繁花》的"在地性"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正在全球共同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挑战的大背景下,作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疫情信息的重要窗口,《上海日报》(Shanghai Daily)、第六声(Sixth Tone)、一财全球(Yicai Global)等上海外宣新媒体在海外社交平台上用心讲好中国战疫故事,回应关切、寻求共情,在海外社交平台和受众间收获良好反响。  相似文献   

5.
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被誉为"英国文坛移民三杰"之一,其独特的移民身份和跨越东西方文化的成长环境,使石黑一雄的小说带有天然的"跨文化"基调。在石黑早期作品中,他时常将作品的背景设置在他的"故乡"日本。但在出版于2000年的第五部作品《上海孤儿》中,石黑却将作品的背景设置在了20世纪30年代战火纷飞的"上海",并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颇具特色的"上海形象"。本文从形象学角度入手,分析石黑一雄笔下"上海形象"背后所体现的"东方主义"与作家个人身份的重构。  相似文献   

6.
《对外大传播》2010,(11):21-22
从欧美国家主流媒体报道的信源分析,像《上海日报》以及《上海日报》网站(www.shanghaidaily.com)这样的官方英文媒体,是西方记者获取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很多内容引自《上海日报》发表的文章,很多报道是受《上海日报》报道的启发。因此,通过有效的议程设置,积极引导对外舆论导向,成为《上海日报》日常工作中经常讨论和钻研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2019年全国统一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及相关规定,《对外传播》编辑部拟从2020年4月1日起正式使用新版新闻记者证,收回、作废旧版新闻记者证。现将《对外传播》编辑部拟申领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如下:王眉、谭震、吴奇志。公示期为2020年1月22日至1月31日,监督举报电话:中央新闻单位公布新闻记者证核发办公室(010-83138953);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010-68995925)。  相似文献   

8.
上海石库门     
在上海淮海中路南侧,黄陂南路和马当路之间,有一条石库门街。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上海在英国炮舰轰击威逼下开埠,西方列强纷纷涌入。上海出现了外国租界,开始华洋分地而居。1860年,太平军向上海推进过程中,江浙一带大批难民涌入上海租界避难,其中既有带着财产的富人,也有手工业者、农民。租界国当局视之为一次发展经济的机会,于是请欧洲的建筑师设计了外墙为欧式联排屋,内部保留  相似文献   

9.
低碳城市正成为我国大城市绿色发展转型的治理策略之一。从家庭总碳排放(生活碳排放和出行碳排放)的视角,利用1054份上海家庭碳排放调查样本问卷,探讨上海家庭总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及低碳治理策略。研究表明,上海家庭总碳排放呈现如下规律:生活碳排放空间差异不明显、出行碳排放有较大差异、家庭碳排放呈倒"U"型空间格局、家庭碳排放全局相关性不强、家庭碳排放存在局部自相关、家庭碳排放存在冷热点。计量分析显示,住房类型、是否有汽车等因素,是影响上海家庭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典型片区分析显示,居住区位公共资源配置状况深刻影响家庭碳排放。从家庭低碳减排视角研究发现,上海低碳城市建设应在空间上合理地配置医疗、教育、轨道交通等公共资源,从而降低上海家庭出行碳排放和总碳排放。  相似文献   

10.
《对外大传播》2010,(5):11-12
2009年3月25日,杭州市与上海日报社正式签订开办《上海日报(Shanghai Daily)》杭州专版的合作协议。从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的周一到周五,英文《上海日报》每天将设立一个四开全彩色的杭州专版,三年内累计近700个版面,宣传报道杭州时政经济新闻、旅游会展信息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于宁楷和吴烺、戴翼子、严长明等人交游、唱和的考察,以及对于相关文献资料的考索可知,《修洁堂初稿》中的《捣衣》《观猎》《谒卞忠贞公墓》《赠严东友四首(其四)》《〈五声反切正均〉序》等诗文的写作时间都在乾隆十八年(1753)之后,郑志良先生所认定的《修洁堂初稿》应成书于乾隆十八年(1753)的观点难以成立。《修洁堂初稿》的成书时间应在吴敬梓去世之后。此外,《〈儒林外史〉题辞》实际上就是对于"幽榜"一回的"题辞",因此在对于人物的选取、品评、态度,乃至先后顺序等方面都与"幽榜"保持一致。在《〈儒林外史〉题辞》、"幽榜"一回以及宁楷其他作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宁楷便是"幽榜"一回的增补者。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4月5日,澎湃团队出品的一份讲述中国故事的全新英文产品《第六声》开始上线测试,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第六声》从出生起就带着新媒体基因,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新闻、利用社交媒体传播新闻。与受众大多是生活在上海的外国人的上海本地英语媒体《上海日报》、上海外语频道等不同的是,《第六声》把受众定位在全世界的"中国观察家"们,或者说是"中国粉丝"  相似文献   

13.
言论集纳     
正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曙光在2020年1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不断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一文中认为:制度是治国之重器,良制是善治之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我国国家制  相似文献   

14.
何宝民 《文化学刊》2014,(5):188-191
<正>《秋野》是上海暨南大学秋野社的社刊。20世纪20年代末上海学生文艺社团中,秋野社是为人熟知的一个,由暨南大学校长秘书兼文学院院长章衣萍(1900-1947)发起建立。暨大学生陈翔冰、陈妤雯、陈雪江、郑吐飞(原名郑泗水)等,暨大的教师夏丏尊、顾仲彝、叶公超、余楠秋、张凤、汪静之、章铁民等,都是秋野的校内社员。文学社成立时正值天高气爽的秋天,于是从李贺《南山田中行》诗中取"秋野"二字命名。  相似文献   

15.
正当地时间2020年6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由该国反华政客炮制的所谓"2020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再度祭出"长臂管辖",破坏国际法准则,就新疆议题加大对华施压。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于北京时间6月19日播出60分钟纪录片《巍巍天山——中国新疆反恐记忆》(Tianshan:Still Standing——Memories of Fighting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作者詹姆斯·米勒(James Miller),加拿大皇后大学汉学研究教授,是世界在道教和环境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在研究中国"绿色宗教"及生态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著有《道教:入门指南》,主编过《中国的宗教与生态可持续性》和《道教与生态》等书籍。  相似文献   

17.
目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多项规划指标已提前突破,随着新时期首都战略定位的确立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加快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文章分析了新时期首都"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针对规划修编中的经济、人口、土地等指标进行了探讨,就规划修编中如何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通州副中心建设、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相关建议,最后就三个误区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8.
2020年9月,莫奈的《日出·印象》在上海展出。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流派,法国艺术家克劳德·莫奈的《日出·印象》作为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在莫奈的作品乃至整个印象派作品中都是无与伦比的。  相似文献   

19.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堪称明清小说中的"结拜双典"。本文以作为历代风俗与社会现象的兄弟结拜为切入口,首先推源溯流,呈现出通俗小说史上历史演义(《三国演义》)、英雄传奇(《水浒传》)与世情小说(《金瓶梅》《歧路灯》)代兴背景之下,结拜叙事的互文状况与演变特点——着重体现在结拜者反目绝交的情节上;其次从情节叙事角度,挖掘出世情题材小说兄弟结拜描写的意义;最后通过梳理明清以来官方与民间对于结拜的舆论态度和观点主张,探讨了相关小说叙事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蝉蜕今魅——俞启慧版画精粹展"2020年7月在浙江美术馆展出。俞启慧先生1934年生于上海,籍贯浙江镇海,196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是浙江现代版画典藏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艺术家。其版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北京鲁迅博物馆、浙江美术馆、宁波美术馆、大英博物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