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文化是当前我们考察传播问题的重要面向。在国际传播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数字技术狂飙突进带来的全球数字文化的迅速生产,改变了大众传播时代以国家事权层面的传播实践为核心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样态,并在理论意义上改变着传统上以克服时间、空间为主要基调的全球传播追求。由多元主体介入的可编辑数字化影像的全球蔓延,情感和情绪意义上的传播生态,秩序化和理性传播内容接收状态的削弱等,均需要我们在数字文化意义上,系统梳理和重构国际传播理论和实践的理念,并从历史意义评估数字文化给国际传播带来的革命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不同类型的城市特征出发,针对新近成立的一批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如何进行城市国际传播,提出三种典型路径:一是聚焦城市发展的产业化传播路径。如重庆、东莞、佛山等制造业名城,扎根城市特点,服务城市制造走向世界,将城市故事、产业故事和全球叙事有机结合;二是突出城市文化的区域化传播路径。如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要扎根湾区文化、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以对话交流拓展国际传播;三是注重城市连接的数字化传播路径。对上海这样的全球都市来说,数字化是对标全球城市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路径,经由城市界面的大众个体化生活实践,更有利于城市精神、文化和历史的全球传播。产业化、区域化、数字化并非城市国际传播的单一路径,而是城市国际传播的复合路径。总体上,不同地区城市国际传播中心在服务和探索城市国际传播的过程中,都可采用以产业化作为故事内核、区域化作为文化承载、数字化作为创新连接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全球本土化是当今跨国公司普遍采用的经营策略,也被国际传媒集团广为运用。中国媒体在开展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时,如何借鉴这一手法,通过开展全球本土化传播,提升传播实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国际传播领域,由于不同国家、民族之间存在文化、传统和语言等方面的差异,世界各地传媒业的发展水平也不同,人们使用媒体的习惯、接触媒体的方式也不尽相同,需要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传播策略,即全球本土化传播。  相似文献   

4.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饱含对全球安全挑战、传统竞争意识和全球传播治理能力的忧思,为开展国际传播注入了人文关怀与哲学智慧。由此,国际传播的战略选择应在思维上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建设性取代批判性,在路径上聚焦“类思维”塑造人类共同价值、基于共同价值构建故事共同体、重视公共传播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国际传播组织属于专业性的国际组织。在信息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国际传播组织的作用愈加凸显。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国际传播组织已达600多个。随着国际传播组织数量的增加及其职能的专业化,对于其发展的动因进行研究势在必行。国际传播组织同其他国际组织一样,是人类交往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高级形式。作为专业性的国际组织,国际传播组织,伴随着国际传播专业领域活动的发展而发展;一般性的(无论是全球的还是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在创立国际传播组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传播组织的发展与国际关系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城市国际形象属于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范畴,是国际人士对城市形象的认知,是国际媒体所呈现的城市形象。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性要素,当前城市国际形象的建设与推介被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面对全媒传播、全球传播、全民传播的时代背景和媒介环境,如何突破城市国际形象传播的现实困境,实现城市形象国际传播创新,是当前应该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一、城市国际形象传播的背景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飞速发  相似文献   

7.
从ChatGPT到Sora的爆红,预示着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的一次重大变革,机器可能代替人成为信息和内容的主导性生产者。国际传播面临真正的全新范式转变,将再次重构当今社交媒体主导的国际传播格局。经历了大众传播时代的国际传播1.0和网络传播、社交传播时代的国际传播2.0,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智能传播全面开启智能传播时代的国际传播3.0。国际传播3.0以AI技术平台为基础,通过数据、算法和算力等新要素,将改变整个国际传播的竞争格局和大国博弈态势。中美围绕AI的技术和传播竞争,决战的主战场在全球市场,而不仅仅在中国本国市场。要从智能传播的基本特性出发,制定前瞻性战略,谋求在智能传播技术演进进入到主流化阶段的窗口期,充分发挥中国企业优势,抢占位置;国家层面需要做好系统性布局,提前洞察这场变革的潜在影响,分析未来演进的可能路径,以更好制定前瞻的战略对策与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8.
传统国际传播效果研究范式发展至今来到了“危机时刻”,数字全球化时代下的国际传播不仅面临媒介技术生态发展所带来媒介环境改变的挑战,还面临国际格局不稳定局势常态化背景下新型国际关系对国际传播能力提出的高层次、多方位的不同需求。当下,国际传播实践现实所面临的困境要求从效果到效能进行转圜,要改变传统上对于即时性效果和确定性的追求,进而认识到全球范围内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和即时性效果需要通过更长的历时性视角进行认知;要改变在传统意义上,国内、国际的区分,进而在新的全球性、世界性视角上认识传播的内在价值;必须在多样性意义上寻求一种可能的部分共识和多样性共识,而不是寻求统一性认知。  相似文献   

9.
吴飞  展宁 《对外大传播》2015,(1):6-8,12,1
2014年国际传播研究延续了2013年的重要主题与热点问题,同时在关键领域又有新的理论突破。相关研究聚焦于软实力、战略传播、新媒体、话语权等议题,同时媒介融合与传播变革、国际舆情应对、公共外交、智库等重要主题在这一年也受到研究者的更多关注,取得一定程度的理论发展与创新。当世界秩序发生历史性演变时,国际传播也在经历从形象工程到战略传播的范式更替,其中的话语体系、传播对象、传播策略都会有所调整。我们既需要多一些冷静的宏观判断,也需要多一些前瞻性的理论想象。未来,中国的对外传播仍将交织着"融合发展"与"走向全球"两大主题。未来的对外传播研究,应当同时具有时效性、战略性以及前瞻性,结合国际形势和国家战略,大胆创新,不断深入,以互联网思维这把金钥匙开启融媒时代的对外传播之门。  相似文献   

10.
面对全球发展进程,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注重开展品牌文化传播活动,讲好中国企业品牌故事,深刻影响着海外市场对中国企业和中国精神的情感认知和心理认同。面对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中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民心相通,有力促进了中国精神和中国企业的全球发展。中国企业在全球发展过程中,通过高质量的国际传播行为让世界读懂中国企业,理解认同中国。以“范式理论”作为研究视角,本文尝试探讨中国企业在全球传播中形成的品牌传播范式、公共外交范式、跨文化融合范式、国际传播范式等四种范式,初步形成了针对中国企业全球传播范式研究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1.
乔木 《对外大传播》2006,(12):13-16
“首届全球新闻与传播研讨会暨中国电视英语新闻20周年论坛”就如何促进我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全面发展。扩大中国传媒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适应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时代暮求。在全球化大潮中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软实力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从对外传播的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方略和对策。 在传播界看来,本次论坛有几大亮点:专家学者发言靠近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大会发言论点清晰,和与会者形成互动:分组讨论时的专家点评敏锐准确。 《对外大传播》作为本次会议的发起方和媒体支持单位,参与了这场关乎我国全球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讨论和交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全球文化秩序演进与国际传播格局演变深度互动、紧密相关,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对于参与构建全球文化新秩序至关重要。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话语优势与传媒霸权,在全球文化秩序建构中占主导地位,强势输出自己的文化。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深刻演变和传播技术快速发展,全球文化秩序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向。中国国际传播在消解西方文化霸权、推动建构新的全球文化秩序中担负重要使命。把握历史与时代的辩证关系,深入分析全球传播秩序与文化秩序的互动互生关系,从参与制定国际规则、推动文化外交、构建多元协同传播、加强国际文化贸易等方面体系布局,系统谋划国际传播工作,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两个大局”背景下,我国要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就应加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提高其国际话语权,让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认同和选择这一重塑国际秩序和改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并将该理念中传播难度最大的文化和精神内核——中华传统文化作为重点传播内容。而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关于世界秩序的天下观思想在新形势下具有重要的传播意义。在国际失序和全球面临治理危机的背景下,要用天下观的世界内部化、关系理性和“孔子改进”概念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等主张的文化内涵和深层含义,提高文化感召力和国际传播效力,促进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和话语权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调整,新时代中国全球治理理念与实践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治理的重要论述,顺应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凝聚全人类共同价值,描绘了世界秩序新的美好图景,为实现全球善治提供了一种更具价值高度和想象力广度的选择。做好新时代中国全球治理理念的国际传播,积极向国际社会传播好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重点可从五个方面着力:系统把握要义,深化理论研究,创新传播方式,注重人际传播,坚持效果导向。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地球生态的核心话题。善待环境,保护的是人类自身。国际社会也是一个生态圈,以国际政治为基础的全球环境充满了争议、竞争与斗争。中国的国际传播置身于“西强我弱”的国际环境中,面临极其复杂严峻的舆论生态。做好新时代中国的生态文明传播,既要讲好中国故事,又要讲明中国道理。创新生态文明的国际传播路径,要遵循物种多样性与生态有机平衡的规律,结合国际传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用多样化的声音来表达中国的立场、观点和话语。  相似文献   

16.
正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简介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是经中央批准的从事对外传播和国际涉华舆论研究的专门机构,拥有专业研究人员70余人。中心以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为特色,在全球传播战略设计与政策规划、国际舆情研判与受众调查、传播效果评估等领域具有核心优势。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  相似文献   

17.
《对外大传播》2020,(1):70-72
上海作为我国对外开放门户城市,历来受到国际资本和跨国企业的青睐。截至目前,上海已有跨国企业地区总部700余家,连续多年蝉联我国大陆城市之首。为发挥好驻沪跨国企业在上海国际传播工作中的独特作用,从2014年开始,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和上海日报社牵头建立"驻沪跨国企业国际传播合作交流机制"(以下简称“交流机制”),成立“跨国企业传播俱乐部”(以下简称“跨企俱乐部”)。经过五年多发展,交流机制已吸引230余家驻沪跨国企业参与,覆盖了多个领域的全球五百强企业,对上海丰富国际传播主体、拓宽国际传播渠道、提升国际传播能级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外大传播》2014,(1):31-33
城市国际形象属于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范畴,是国际人士对城市形象的认知,是国际媒体所呈现的城市形象。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性要素,当前城市国际形象的建设与推介被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面对全媒传播、全球传播、全民传播的时代背景和媒介环境,如何突破城市国际形象传播的现实困境,实现城市形象国际传播创新,是当前应该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更加自信、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塑造、引领全球治理,美西方国家无端将中国完善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改革的合理主张视为对其全球主导地位和“基于国际规则”的世界秩序的挑战,甚至污蔑中国在全球治理领域展开制度竞争。为了向世界更好阐释新时代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正确主张,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的国际传播体系,增强全球治理国际话语权,全球治理国际传播要准确把握时代背景,选准立足点与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研讨会举办了"全球传播时代的国际传播战略转型"、"区域和城市形象传播"、"大数据时代的全球舆情新趋势"、"中国梦的国际传播"、"中国核心政治话语传播"、"中国媒体本土化战略"等四个专题分论坛和两个圆桌会议。(摄影徐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