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发展观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观点。上个世纪二战后兴起的发展经济学,是较早期的发展观。它根据对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总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着全国上下各行各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拓展为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胡锦涛主席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提到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落实时特别强调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重要性,这是对我们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界的极大鼓舞和鞭策。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确定了今后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重点和主要任务.提出了科教兴图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自主创新和和谐发展的主题精神。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就要抓住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改革开放25年的经验,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全面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和“五个坚持”,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完整理论体系。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发展观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认识。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贯彻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将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概括为“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是全面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引入了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的认识更加成熟。温家宝总理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说:“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足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也是我们今天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我们首先必须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才能充分认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也才能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曾经历了四个时期,  相似文献   

7.
笔者认为,科学的发展观首先是以人为本,全面、协洞、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更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社会公正的普遍实现,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制度文明,都将成为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其次,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必须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发展思路。在经济市场化格局已经基本形成的条件下,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市场,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的和谐必然促进人与人的和谐,而人与人的和谐必然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明发展道路。即,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必须与人类对自然的回报相平衡;当代人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本区域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区域发展为代价。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决策。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体现和运用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摆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抛砖引玉,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而且对制定新时期科学与技术发展战略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试论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存、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三个特征各异的演化阶段。在经历了生存和发展阶段的多种矛盾与失衡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模式和最终抉择。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在可持续发展阶段须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量供需均衡、结构关联协同和区域发展协调,以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新论断,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省份之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路子,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要充分认识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要正确理解和把握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转变观念: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体制改革和创新:加快推进调整经济结构: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高国民素质:走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综观新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发展观,经历了赶超式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演变。在科学发展观统率下,必须实现从初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确立"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改变发展理念,从"以物为本"转变到"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最终达到使人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14.
人口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必须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我国人口多,不发达的基本国情出发,长期坚持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把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分布,促进人口安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工作抓紧抓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专家工作通讯》2007,(3):13-1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如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陕西外专局一直在追求的目标和探索的问题。在近两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坚持走有陕西特色的引智工作路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实现了引智工作跨越式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以科技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从实践看,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都与城乡发展不协调有关。单从收入指标来看,2007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扩大到了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一年。如果再考虑农民与城市居民在公共服务获得方面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未来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久文 《中国软科学》2004,(12):102-106
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起伏之后,未来将在四个方面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趋势,这四个方面是:区域创新、城市化、区域开发和城乡统筹与区域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8.
档案作为记录、传承民族发展历史和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一笔巨大文化财富,也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宝贵资源,科学发展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档案工作,是实现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三大方面阐述了应在档案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以推动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前进。  相似文献   

19.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发展观,这个正确的发展观又必须包含着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这是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0.
黄家清 《金秋科苑》2009,(16):27-27
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的,《决定》明确指出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有专家认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成为党和政府的指导思想是一个历史性突破,其意义不亚干20多年前那次把党的工作中心从阶段斗争转向经济建设的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