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哀牢山系是民族文化资源异常富集的区域 ,这里蕴藏有大量的、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山水的秀色、自然的雄浑和天地的大美 ,在哀牢山系都有集中体现。梯田景观既是哀牢山系最有标志性意义的人文景观 ,也是人类农耕史上独一无二的文化奇葩。雄峰巍峨的自然山水、凌霄仙境的梯田景观、沧桑古朴的蘑菇山寨以及天人合一的人文理念 ,作为一个整体构成哀牢大山梯田景观审美的主要对象 ,堪称世界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关于哀牢王国的主体民族问题,明代董难《百濮考》问世以来,争论不断。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国内外的实地考察,认为泰缅边境的克伦人就是哀牢人的后裔。克伦人与史载的哀牢人习俗都具羌濮和越人的特征,故可推断哀牢主族应为濮越融合的僚人,即“鸠僚”。  相似文献   

4.
先秦至汉晋时代"哀牢夷"的族属问题,明清时代的一些史家学者、命官使臣相继进行过调查探讨,二十世纪省内外学术界多次展开热烈争论和深入研讨,所提出的族属之说多达一二十种,大都把哀牢人视为单一民族,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一二十年发现和整理的历史学、考古学、民族民俗学资料综合验证,哀牢夷应是以濮、越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体,包括了世居在滇西及其西南境外的至少八、九个当代民族的先民。  相似文献   

5.
哀牢区域本无汉族。先秦时期,我国内地汉族先民开始移民到哀牢区域,于汉晋时期哀牢区域出现汉族移民的第一个高潮。这一时期汉族移民以政治落籍移民、战争落籍移民和工商业落籍移民为最多。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耿德铭先生的专著《哀牢文化论》入选《云南文库·学术名家文丛》,且已于近期出版.该书为耿先生代表作之一,作者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运用详实的文献、考古和其它史料深入对验研究,将古老神秘的哀牢王国系统、形象地展现出来,对推动哀牢文化暨云南民族历史研究具有拓荒与奠基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7.
哀牢是滇西南地区一个巨大且庞杂的族群.保山是中国历史上永昌郡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昌宁地处永昌、顺宁两郡之间,应属古哀牢国范围,而在此地发掘出的昌宁大甸山古墓群,从时间与空间上看推测属于哀牢文化遗址.关于哀牢的族属问题,学术界长期存在争议,昌宁大甸山墓地出土的青铜器是哀牢地区考古及对哀牢文化研究的重要实证材料,是研究哀牢文明起源发展的基本实物凭据,拟从现有资料出发,尝试进一步揭开哀牢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8.
对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来说,《哀牢传》也是一篇很重要的民族学文献。哀牢归汉的根本动机可能是为了借助汉朝政府的赏赐与封号强化哀牢人的民族认同,保持哀牢民族的继续生存与发展。从民族交往需要来看,民族统一需要对异民族进行田野调查。哀牢民族的民族认同与汉朝政府的民族统一在民族学的沟通手段上形成了一种历史契合,因此,民族志也就必然会成为解决民族统一的最佳沟通手段。《哀牢传》的诞生就是民族交往历史耦合的需要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9.
耿德铭先生的《哀牢文化论》是深植于考古发掘和实物、实迹调查,经得住实践检验的史学论著,是以深广史籍和古代诗词作为参证的雄辩史碑.其成为保山区域性文化研究的拓荒者,正缘于它强烈的原创性、开拓性与前沿性.  相似文献   

10.
颜之推与庾信作为由南入北的文学家,其作品中都含有悲叹个人遭遇的感情成分,《观我生赋》、《哀江南赋》更是为众人所知。然而由于两位作者在社会经历、思想境界方面的不同,两篇赋作在风格表现、主题立意和审美效果方面存有较大差异,尤以颜之推对在外族入侵下华夏文化的悲悯情感为最。  相似文献   

11.
古哀牢国的主体民族在汉文献中被称为哀牢夷。哀牢夷的族属研究从明代开始就引起足够重视。在数百年的探讨、争论过程中,原来众说纷纭的族属之说渐渐有所汇总,趋向于五种基本观点,即濮人说、越僚说、掸泰说、氐羌说、濮与昆明融合体说。在这样的族群说依据下,联系历代汉民族政权的史料及相关少数民族史料、民族传说等,通过对哀牢夷族源的考辨及历史源流的梳理,不仅使我们对云南特别是滇西民族史及民族文化有更多了解,同时也对滇西少数民族现状、跨境民族关系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研究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粤湘桂黔滇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对全民健身的认识与参与现状的调查,较全面地了解了粤湘桂黔滇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活与经济状况以及参与健身活动的现状.通过具体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对策与实施计划,为进一步推动粤湘桂黔滇少数民族及全国其他地区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在2004年5月对北京市平谷区1995年-2003年农村体育的发展进行了调查与研究,从平谷区农村体育近8年的发展中我们看到了农村体育的三个变化,希望给于农村体育的发展以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主要探讨儒家关于修身与治国二者关系的思想内容的历史演变及其特色,认为先秦儒家就已出现身国共治思想,但并未寻找本体依据。两汉以天为外在依据以修身治国,唐朝儒生开始尝试从心性论的角度探讨身国共治,宋明理学把外在之理寓于性之中来谈身国共治,明朝心学达到身国共治思想的最高形态:即身即国,由内圣直接开出外王。体现了儒家身国共治思想逐渐本体化,并最终达到即本体即工夫境界的历史特征。此外,还进一步揭示了儒家身国共治思想的合理内核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永乐年间官方组织编纂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类书,而《四库全书》是清乾隆年间官方组织编纂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二者在编纂目的、方法及思想内容、学术影响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汇辑了中国漫长历史进程中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同样强调荟萃古籍,保证了文献的完整性,其价值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6.
九隆神话是叙述哀牢民族由来的传说故事,相对于理性的思维来说,其所讲显得荒诞陆离,让人"迷思"。但从历史研究来看,九隆神话产生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基础,它不仅反映了哀牢夷初期的精神活动和思维特征,更传达了哀牢夷远古的历史文化演变信息,如氏族制度、经济生产方式、婚姻制度、社会风俗的发展变化,为我们了解哀牢文化的进程及其规律提供了一个最方便的透视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