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赟婷 《湖南教育》2006,(10):15-15
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课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每个学生根据手中的座位卡去寻找自己的座位。当所有学生找到座位坐下来后,我发现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互相坐错了位置,被其他同学找了出来。我走过去,一看他们手中的座位卡便明白了:男孩的是第3组第5个,女孩的是第5组第3个,正好反了过来,于是我问男孩:“你为什么坐错了?”  相似文献   

2.
3.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般来说,善于倾听学生的说话就是一门了不起的教育艺术。"但是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有这样一种现象,在课堂交流中,学生的话只讲一半,教师就武断地认为学生的思路是错的,这种粗暴打断学生的发言,轻易给学生答案作评判的做法,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其实,很多时候,让学生把话说完,才能畅开师生交流的大门,顺利走进学生的心灵,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立平 《宁夏教育》2004,(10):62-62
数学课正在进行,一只手举了起来。 "老师,你讲的这道题我有更简单的方法解答。"学生何某带着笑容用他那洪亮的声音打断了我的讲课。我停下手中的笔望了望准备发言的他。 "平时作业都不好好做,你还是先坐下吧!"我生气地说道。 "老师,我真的有简单的方法"调皮的他反抗着。  相似文献   

5.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5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都渴了,又没有带水,你的小书包里恰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高兴地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的!”母亲很失望,本想像有的父母那样,将孩子训斥、开导一番,然后再教孩子应该怎么做,可就在话即将出口的那一刻,她突然改变了主意。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问一名小朋友,“你长大后想要干什么”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被小朋友的想法吸引住了,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时,观众笑得东张西歪,认为小朋友无知可笑甚至自私。林克莱特并没有将小朋友的话打住,而是继续问小朋友,“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小朋友真诚地回答:“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多么天真烂漫充满传奇色彩的想…  相似文献   

7.
李莉 《四川教育》2003,(11):34-35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虽只有短短28个字,却融情于景,意蕴深远。.这首小令写得自然凝练,意境、情调和谐完美,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来评价是极为恰切的。笔者有一次难忘的听课经历,任课教师正是教授此令。因为是临时下校听课,老师事先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准备,可以说这是最真实的课堂。正是因其真实,才更具有思考价值。教师的教学设计线索清晰:学生回忆学过的写秋天的古诗文,由此导入。接着训练学生朗读、背诵,并指导学生找出小令中的十一个景物,让学生明白其描写了游子心情,表达了天涯沦落人怀乡的凄苦之情。然后是赏画、写文章。让学生看…  相似文献   

8.
<正>我校从2012年的秋季参加"语文主题学习"以来,已经四年了。四年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通过大量的阅读有了新的收获。语文课堂删繁就简变轻松了,学生爱上课了,阅读能力也强了。但我们发现在上课时,常有这种现象发生:许多同学都有自己的观点,发言未尽,大家正要各抒己见,因为时间有限,老师只好让学生暂停,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曾读过这样一则案例: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谈论自己的梦想时,一个小男孩怯怯地举起手,站起来说:每当皓月当空,夜深人静时,我总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变成一只老鼠,偷走……没等孩子说完,全班同学便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10.
《家教世界》2008,(5):47-47
一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可想而知,那位母亲有多么的失望。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  相似文献   

11.
一次,我在小班进行一日活动跟踪调查。在泥工活动中,幼儿兴致正浓,小小橡皮泥在孩子们的小手中一会儿就变成了可爱的小兔子、精致的小花、光滑的小水饺……我正在为孩子们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而惊讶时,当班老师开始组织幼儿讲述了。孩子们一个个饶有兴趣地讲着。轮到...  相似文献   

12.
13.
前几天听到这么一件事:邻居家一上幼儿园的四岁小男孩,最近一改往日活泼淘气,变得很"乖",甚至在家里也屏声敛气。父母发现了孩子的异常,问孩子怎么回事。小男孩战战兢兢,一开始什么也不说,只是点头或摇头。夫妇俩很是奇怪,问是不是在幼儿园受别的孩子欺负了,  相似文献   

14.
刘海英 《山东教育》2013,(11):18-18
曾经看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她五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恪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傲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可想而知郡位母亲有多幺的失望。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训斥孩子一番.然后再教他该怎样做.  相似文献   

15.
《小读者》2008,(5)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她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有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  相似文献   

16.
李丹崖 《华章》2011,(8):50-50
二战期间,司令官布莱德雷召集手下将士,准备执行一次危险任务。“这次我们的任务很危险,有愿意冒险执行的,请向前走两步……”此时,适逢一位参谋递给他一份最新的战报,交谈片刻后,司令抬起头发现队伍仍是一条直线,他两眼放出火辣辣的光芒……  相似文献   

17.
最近听了一节课,内容是十几减几(人教版第二册退位减法的例2).课堂上,一个孩子的发言让我感触颇深.   在新课阶段,老师通过谈话,出示挂图,引入了主题图的情景:一个装着花金鱼和黑金鱼的鱼缸,通过对话出示了"13条金鱼,花的有8条,黑的有几条".学生很快列出了算式:13-8,并用想加算减、破十等多种方法算出了结果(这些方法也是教科书上出示的标准算法).正当老师准备进行下一环节的练习时,一个小男孩举手了,他说他还有其它的方法可以算出得数."要想好了才说!"听得出来,老师的语气不太耐烦.……  相似文献   

18.
今天上数学教研课,我布置大家自学讨论。正在大家认真学习的时候,从教室的某一个地方传出了一声大叫"我知道了"。大家循声而望。我一股无明之火冲上脑门,脸顿时气得通红。"  相似文献   

19.
王海军 《考试周刊》2009,(37):84-84
一次小学语文公开课上.老师要学生用“像”造一个比喻句。有的同学造“天上的月亮像玉盘”,有的造“××的脸红得像秋天的苹果”……由于事前老师讲解铺垫得比较细致深入,所以大多数同学都完成得比较好。正当老师准备结束这一话题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的时候,一个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问道:“老师,我也有一个。”  相似文献   

20.
那琰 《家长》2014,(1):17-18
正由于我坚持认真倾听孩子的讲述,使孩子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现在我已经成为她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了。女儿今年12岁,开始变得有思想有个性了,我们之间时不时地发生口角。我不止一次地对她怒吼:"你想翻天吗?别忘了,我是你妈!"我觉得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肯定能压服她。没想到,她的口气比我还冲:"我有翻天的能耐吗?别忘了,我是你女儿!"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