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千年来,特别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中广泛采用了人与自然相对立的价值观,从古希腊的宇宙观、16世纪西方的机械自然观到19世纪下半叶相对论的出现,西方几乎所有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们都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上帝创造出来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人作为“主体”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自然因此有价值,而被认识、被改造了的自然,正是人类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因而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是崇高的,人应该是也必须是自然的主宰者——即人类中心主义论…。人类坚信科学能够认识自然万物的一切奥秘,自然科学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更加巩固地建立和扩大人对自然万物的统治权——“征服自然、人定胜天”。为此人类从功利目的出发,利用科学技术认识、探索、开发、征服自然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然而这种巧取豪夺直至无尽的宰割自然,致使世界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自然污染、森林破坏、植被锐减、许多动、植物灭绝、大气臭氧层出现空洞、核武器可能毁灭全球……人类的发展甚至生存已受到严重威胁。人类要继续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2.
毫无疑问 ,自从我们跨入新世纪以来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和美国遭受恐怖袭击 ,是两件对我们的思想观念震动最大的事情。如果说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实现了我们党“政党思维”的巨大转变 ,即高度重视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的话 ,那么 ,美国遭受恐怖袭击则影响到人们“国家思维”的巨大改变 ,即高度关注文明之本、发展之基与和平之源。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从中看到了正反两方面对照鲜明的事实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甚至改造自己的能力都在不断增强 ,从而为我们理性地设计和建设一个…  相似文献   

3.
在反思因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的现象时,一些生态环保人士提出了人类要“敬畏自然”的朴素口号。目的是提醒人们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该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以保护生态环境,力求减少人为的灾害,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然而,有人却对“敬畏自然”这一保护生态环境的朴素口号恣意曲解,他们说“敬畏自然”就是“反对以人为本”、“反科学”、“反人类”等等,以此歪曲、抵毁生态环保人士的本意。何祚庥院士在《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一文中说:“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  相似文献   

4.
蔡世英 《初中生》2008,(4):44-45
尘衣拨号:记得2003年那场自然灾害“非典”(SARS)吗?虽然当时人心惶惶,谈“非”色变,但我们的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还是攻克了它。当时人们最关注的一个话题就是卫生,包括个人卫生和家庭、公共卫生。从那场自然灾害中,我们得到的最大的教训就是:讲究卫生,从细节开始,一点也马虎不得。  相似文献   

5.
<正>主题内涵“自然”通常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土地、阳光、空气、水。在人类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过程中,“自然”成为一种哲学概念,意为恒久、稳定而有规律的状态。“自然”还是一种境界,人与自然亲密互动,诞生了人化的自然和自然化的人。自然化的人天真烂漫,代表了人最纯真的一面。人与自然也会发生冲突,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  相似文献   

6.
人是大地之子.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长期以来,我们对待大自然的态度是利用自然、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致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错位。人类受到了自然的惩罚:1998年的特大洪涝灾害,使长江流域、松花江流域的人们蒙受巨大损失:每年的“沙尘暴”已警告人们土地沙化是人为造成的,他们必将自食其果;另外,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山融化等,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相似文献   

7.
1可持续发展,21世纪的必然选择 1.1概述 自人类产生以来,人类通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节节胜利”。然而,这却导致了人类过份依赖甚至滥用其拥有的技术,结果给环境和资源造成了较大的破坏,直接影响了当今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类常常以主宰自然的主人自居,无所顾忌地排放废水废气,繁衍后代,乱砍滥伐,动兵用武。人类的这些活动介入自然生态后,使自然再生产超负荷运转,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同时,大自然对人类的盲动,无声无息地开始了严厉的报复: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大动脉出血。人们向自然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换取的越来越少。农业生产靠自然的恩赐,生产者的手脚被紧紧地束缚着。生产者终于变成了坐在主人位子上的奴隶。历史上素有“南绛北代”美称的代州,去年被列为全省的贫困县之一。这个演变是生态环境处于恶性循环的直接后果,下边记载的就是代州森林覆盖率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自人类产生以来,安全问题始终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在古代,对人类安全构成威胁的主要是各种自然灾害。“诺亚方舟”源自基督教经典的一个人所共知的故事,是说远古时期地球上发生过一次规模巨大的水灾,大水吞噬了无数的人和其他生命。大禹治水的传说告诉我们,在五千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同样出现过严重的洪涝灾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大提高,各种自然灾  相似文献   

10.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当前的情况十分明显,一方面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却又带来了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因此,如何解决人类同...  相似文献   

11.
所谓“气象武器”是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人为地制造地震、海啸、暴雨、山洪、雪崩、热高温、气雾等自然灾害,改造战场环境,以实现军事目的的一系列武器的总称。随着科学和气象科学的飞速发展,利用人造自然灾害的“地球物理环境”武器技术已经得到很大提高,必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变天气为武器,让“雷公”、“电母”下凡参战,已不是异想天开。  相似文献   

12.
所谓“气象武器”,是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人为地制造地震、海啸、暴雨、山洪、雪崩、高温、气雾等自然灾害,改造战场环境,以实现军事目的的一系列手段的总称。随着科学和气象科学的飞速发展,利用人造自然灾害改变“地球物理环境”的技术已经得到很大提高,它必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现在,变天气为武器,让“雷公”“电母”下凡参战,已不是异想天开。  相似文献   

13.
作文范围随着科技的进步,历史的发展,人类越来越需要科学地认识、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也越来越广泛地为人们所重视。本单元中的范文《一次大型的泥石流》就是以1977年云南蒋家沟的一次泥石流为例,说明这种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发生、发展、结束的全过程,它所造成的危害等等。《眼睛与仿生学》不仅对各类结构独特的眼睛作了分析,还进一步引申到仿生学这门边缘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科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学习》2010,(4):35-35
随着人类对火星的了解越来越多,科学家开始探索人类未来移居火星的可行性。美国“火星协会”甚至制订出了一套详细的“千年改造火星”计划,这套计划可以让人类像“愚公移山”一样在1000年内将毫无生机的火星逐步改造成一个可供人类居住的绿色星球。如果“改造火星”计划真能成功实施,也许在1000年后,当温室效应最终可能摧毁人类的地球家园时,变成“绿洲”的火星将会成为人类在太空的“诺亚方舟”。  相似文献   

15.
自然美来自何方?“自然派”认为,“自然事物的美决定于自然物的本质属性”,与这相反,“实践派”认为,“美源于人类的劳动实践,美是人类劳动实践的产物”.而且即使是,未经直接改造加工的自然对象的美”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在这里,两者都有一些合理成分,如“自然派”肯定了美的物质、客观性质,部分地体现了唯物论反映论的观点,而“实践派”强调了“美为人而存在”的意义,肯定了自然美的社会性,也同样部分地坚持了唯物论认识论的基本原则.然而两者也存在一些严重的缺陷.诸如“自然派”把自然美的根源简单地归之于自然本身,离开了人和社会实践来空谈美,认为在人类出现之前美就存在了,  相似文献   

16.
以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论述了社会变迁对自然灾害防治法产生的决定作用: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范围的扩张、程度的加深等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从而引发诱发型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是自然灾害防治法产生的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变迁、人类文化的丰富、民主政治的建立、学术的繁荣、科技的进步、法治观念的增强是自然灾害防治法产生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17.
黄亮  姚萍  李秀 《高教研究》2006,22(1):76-78
城市由产生发展到现在,成为了现代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改造自然所取得的伟大成果。它的历史遗迹和现代城市的建设活动,都是人改造世界的一种思想意识的体现。人的思想意识支配着人类的改造活动,不同时期的人有着不同的思想意识,于是不同时期的城市就有着不同的风格。从自然中走出来的人,思想上经历了从最初的“物”到早期的“神”,又从“神”向“权”的转变,再从“权”向“人”的发展后,最后回到“物(自然)”中。相应地,城市的发展在人的思想支配下,也由开始的“自然城市”到最后的“自然城市”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关于生产力三题段士云一、生产力的定义问题谈到生产力,学者异口同声的定义是:“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表现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力”,生产力是人类改造对象世界(自然界)的实践能力”,“生产力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造自然界...  相似文献   

19.
《江苏教育》2008,(14):41-41
2004年,“教海探航”开设学术沙龙活动是第一次。沙龙如此地“沙龙化”——有香茶、有音乐、无是非、无定论——更是开了先河。形式上的自然、宽松好像直接提升了内容的精彩程度,不时有代表们的发言被热烈的掌声打断。  相似文献   

20.
论教育在人类改造自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人类面临与大自然尖锐对抗的社会危机。要解决这一巨大难题,不仅要诉之于其它社会实践的力量,还要发挥教育实践的作用。教育在人类改造自然中,一是要通过改造人的自身自然,使人更加超越自然界,更具有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从而使人在更大的规模上、更深的层次上改造身外的自然界;二是要通过发展文化及科学,使人从观念上以更加科学、更加系统、更加全面的方式,认识和把握身外自然,从而增强人类改造身外自然界的力量。在现时,教育应当积极参与解决当代“全球问题”,为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