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泰 《当代电大》2003,(11):73-76
1 命题逻辑1 1 学习要点(1)命题与联结词 :命题 ,命题真值 ,真命题 ,假命题 ,联结词及其真值表。(2 )命题公式 :命题公式 ,赋值 (解释 ) ,公式的分类 ,命题公式的等值 ,重要等值式。(3)范式 :析取 (合取 )范式 ,极小项 ,极大项 ,主析取 (合取 )范式。(4)命题演算的推理理论 :有效结论和构造推理证明法 (直接证法、附加前提证法和间接证法 ) ,重言蕴含式和三个规则 (P规则、T规则和CP规则 )。1 2 例题解析例 1 设命题公式 (P∧ (Q → P) ) ,求使该命题为 0的P ,Q的取值。解 使 (P∧ (Q → P) ) 0 ,只有使P∧ (Q → P) 1,合…  相似文献   

2.
一、考纲要求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二、基础知识1.判断“p且q”形式复合命题真假:“一假必假”.判断“p或q”形式复合命题真假:“一真必真”.判断“非p”形式复合命题真假:“真假相对”.2.p(?)q表示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数理逻辑,重点内容 1.命题命题表述为具有确定真假意义的陈述句。命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语句是陈述句;其二,语句有唯一确定的真假意义。  相似文献   

4.
冯泰 《当代电大》2001,(11):85-91
例1 证明:等值式P→(Q→R)(?)P∧Q→R成立。证 方法1:真值表法。列公式P→(Q→R)与P∧Q→R的真值表如表所示。  相似文献   

5.
冯泰 《当代电大》2002,(11):80-84
1 命题逻辑1 .1 学习要点(1 )命题与联结词 :命题 ,命题真值 ,真命题 ,假命题 ,联结词 ( ,∧ ,∨ ,∨ ,→ , )及其真值表。(2 )命题公式 :赋值与解释 ,公式的分类 ,命题公式的等值。(3)范式 :析取 (合取 )范式 ,极小项 ,极大项 ,主析取 (合取 )范式。(4)命题演算的推理理论 :有效结论和构造推理证明法 (直接证法、附加前提证法和间接证法 ) ,三个规则 (P规则、T规则和CP规则 )。1 .2 例题解析例 1 设命题公式 (P∧ (Q → P) ) ,求使该命题为 0的P ,Q的取值。解 使 (P∧ (Q → P) ) 0 ,只有使P∧ (Q → P) 1 ,合…  相似文献   

6.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教材《选修2—1》(人教社A版)的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P2)中对“命题”这一概念是这样定义的:“一般地,在数学中,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按照这一定义,要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就是要看它是否符合  相似文献   

7.
热点问题一判断含有逻辑联结词命题的真假例1指出下列命题的真假:(1)命题"不等式|x+2|≤0没有实数解";(2)命题"-1是偶数或奇数";(3)命题"21/2属于集合Q,也属于集合  相似文献   

8.
冯泰 《当代电大》2004,(11):72-76
1 例题解析例 1 设命题公式 (P∧ (Q → P) ) ,求使该命题为 0的P ,Q的取值。解 使 (P ∧ (Q→ P) ) 0 ,只有使P∧ (Q → P) 1,合取为 1,只有P 1,Q→ P 1。Q → 0 1,只有Q 0 ,故P ,Q取真值 (1,1)。例 2 求命题公式Q → ((P→Q) ∧ ( Q∧P) )的主合取范式和主析取范式。解  [方法 1] 列真值表法表 1  Q→ ((P → Q)∧ ( Q ∧P) )的真值表PQ Q Q∧PP→Q (P→Q) ∧ ( Q∧P) Q→ ((P →Q)∧ ( Q ∧P) )0 0 10 10 10 10 0 10 010 110 0 1110 0 10 0  Q→ ((P →Q)∧ ( Q ∧P) )的真值表中末列真值为 …  相似文献   

9.
一、命题(1)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命题。(2)逻辑联结词:“或“、“且“、“非“这些词叫逻辑连结词。“或“:两个简单命题至少有一个成立。“或“作为逻辑联结词与日常生活中的“或“相近,但略有区别,在生活语言中,许多场合用  相似文献   

10.
命题符号化问题是学好数理逻辑的一个重要难点.要正确解决好这个问题,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如下几个对立统一关系:1命题语句与其它语句的对立统一关系命题语句与其它语句都是语句,这是它们的共性即统一性,命题语句属于陈述句的范畴,这是又一个层次的统一性.命题语句与其它语句的对立主要在于它是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即是真值唯一的判断句.这样便能明白,一切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和命令句都不是命题.但是要特别注意,虽然真值不唯一的陈述句不是命题,但在特定条件这种陈述句却可立刻转化为命题.例如“x+y>z”不是命题,但在x=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