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孰 shú疑问代词,在文言文中常用,现代文中用的不多。它的意义:1.谁,孰谓不可。2.哪个,孰胜孰负。3.什么,是可忍,孰不可忍?字典和词典中都不见“孰不知”词条。殊 shū的意义主要有:1.不同、差异,如殊途同归。2.特别、特殊,如殊功,殊勋。3.书面语,很;极。如殊觉歉然。4.书面语,断,  相似文献   

2.
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官阶有高低,座次分贵贱。这种尊卑贵贱常常用“左”“右”来表示。“左”,“右”孰尊?时“左”时“右”。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不可不了解这一重要的文化常识。近现代尚“左”,虽不成文,却也约定俗成,这从很多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提法中体现出来。如“男左女右”渗透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以“左派”称倾向进步的,用“右翼”指反动  相似文献   

3.
在文言文中.“孰”的用法较为普遍。要弄清“孰”的用法.还得从源头说起。“孰,食饪也。”(《说文》)亦作“熟”。会意字。小篆字形。左上是“享”.左下是“羊”,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文《论语二则·荷蓧丈人》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新编教学参考书译为“四体来不及勤劳,五谷来不及分辨,谁是你的先生呀!”这种译文使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和“孰为夫子”之间语义不连贯,同时,也误解了“孰为夫子!”一句的语法结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指谁,主要有两种说法。吕本中《紫微杂说》中说:“四体不勤二句,丈人自谓也,”意思是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丈人自称的说法,朱熹《论语集注》中则说:“犹言不辨菽麦尔,责其不事农业而从师远游  相似文献   

5.
“孰”是一个表抉择的疑问代词。这种抉择,可以是“众中择一”。如:“弟子孰为好学?”(论语·先进)“事孰为大?”(孟子·离娄上)也可以是“二者相比”。如:“师”与商也孰贤?”(论语·先进)“礼与食孰重?  相似文献   

6.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美男子邹忌与徐公比美,分别向妻、妾、客询问:“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其中“孰”或前或后,句中词序不一,有“颠倒”现象。这涉及到文言文中两种基本句式的常识,搞清楚其规律,对理解文意大有益处。词序,又叫语序,是指词语在组成句子时的先后次序。词序的严格规定性,是汉语有别于其他民族语言的重要特点。一般说来,汉语的一个词在句中充当某种句子成分,其位置是固定的。比如主语一般要放在谓语的前面,宾语要在动词的后面,定语、状语要放在被修饰的中心词语前面等等。这种次序不能随便…  相似文献   

7.
孰重孰轻     
母亲节前几天,老师在课堂上问同学将如何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孝心。他问一位远离家乡来求学的学生道:“你是不是要利用假日回家看看母亲?’ 学生答道:“为了应付考试,恐怕没时间回家了。” “那么你认为是考试重要,还是母亲重要/’老师再要问。 “我母亲认为考试重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摘目《欧美幽默与漫画杰作》孰重孰轻  相似文献   

8.
"孰"与"谁"是一组同义词,但其表义与语法功能都有不同,具体归纳如下:"孰"多指代物;"谁"指代物较为罕见;"孰"可作状语;"谁"可作谓语;"孰"只与介词"与"合用;"谁"可与多个介词合用;"孰"多用于选择复句;"谁"较少用于选择复句。  相似文献   

9.
唐中笑 《学语文》2004,(11):65-66
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的要求,但并不是不需要审题。如果考生对话题不认真琢磨、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和外延,而是不假思索地想当然,往往就会犯下另起炉灶、偷换话题的错误,其结果当然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如有的考生把“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写成“假如记忆可以克隆”、“假如知识(或思维)可以移植”,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写成“知识(或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把“诚信”写成“承诺”或“信任”,把“心灵的抉择”写成“命运的抉择”、“前途的抉择”等,都是犯了这种低级错误。  相似文献   

10.
周国华 《小学语文》2008,(12):54-54
人教社从《列子·汤问》中节选“孔子东游……孰为汝多知乎?”一段为课文,名为《两小儿辩日》,先是在初中教材中使用,后下放到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并长期使用,堪称经典选文。在教学过程中,课文最后一句“孰为汝多知乎?”有两处大家争议较多:一是“为”字读几声,是什么意思;一是“知”字读几声,怎么理解。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教师竞聘上岗文化考试中,有这样一道填空题:“甲数是1.2,乙数是22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摇摇),甲数与乙数的比值是(摇摇)。”一位老师是这样填写的:“甲数与乙数的比是(12),甲数与乙数的比值是(12)。”结果,第一个填空被阅卷老师打了个“×”,就是因为这个“×”,使她文化考试落后2分而下了岗。之后,大家对此各持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错,理由是比应该写成1∶2的形式,如果写成12与比值区分不开。笔者认为1∶2可以写成12。教科书里明确指出:“两个数的比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如:3∶2可以写成32。”难道试卷上的1∶2就不能写成12吗?“12”…  相似文献   

12.
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的要求,但并不是不需要审题。如果考生对话题不认真琢磨、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和外延,而是不假思索地想当然,往往就会犯下另起炉灶、偷换话题的错误,其结果当然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如有的考生把“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写成“假如记忆可以克隆”、“假如知识(或思维)可以移植”,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写成“知识(或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把“诚信”写成“承诺”或“信任”,把“心灵的抉择”写成“命运的抉择”、“前途的抉择”等,都是犯了这种低级错误。  相似文献   

13.
“舀”与“臽”常给一些字做偏旁,如“稻、掐”等。因为“舀”与“臽”字形相近,有些同学往往把该写“舀”的地方写成“臽”,或者两者混为一谈。怎样才能将这两个偏旁写准确呢?  相似文献   

14.
由f(m+x)=±f(n±x)来判断抽象函数y=f(x)的周期性或对称性的情况,这类问题可说是随处可见.那么,孰断周期,孰断对称?下面总结四种类型:类型一:由“f(m+x)=f(n+x)”可判断周期性定理1 定义在R上的函数y=f(x),对于任给的x∈R,若有f(m+x)=f(n+x)成立(其中m、n为常数,且m≠n),则函数y=f(x)为周期函数,T=n-m为函数f(x)的一个周期(也可以说T=m-n).分析:此类情况属显性周期,即由周期函数定义可迅速获得上述结论.证明:由已知f(m+x)=f(n+x)对于x∈R均成立,故f[(n-m)+x]=f[n+(x-m)]=f[m…  相似文献   

15.
《春秋繁露》疑问代词“何”和“何”字结构,以及“谁”、“孰”的使用都表现出与同时代的《史记》中的使用有不同的特点,其更多的保留了先秦汉语疑问代词的特点。这是汉语语法在同一时期发展的不平衡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一题多解,孰繁孰简缪国钧(江苏省盐城中学,224001)在复习平抛物体运动时,我让同学们讨论了这样一道题:图1题目如图1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小球,设斜面足够长,则从抛出开始计时,经过多长时间小球离开斜面的距离达到最大?(运动中...  相似文献   

17.
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中都收录的课文《两小儿辩日》中“孰为汝多知乎”的教学探讨。  相似文献   

18.
百分制与等级制孰优孰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关于百分制与等级制孰优孰劣的争议是历史的又一轮回。我们知道,在50年代,为了学前苏联推行的五级分制,我们曾把百分制说得一无是处。到了60年代初,我们又摒弃了“先进”的五级分制,重新使用起百分制来。现在我们又一次地否定百分制,说要用等级制来取代百分...  相似文献   

19.
“们”是现代汉语中表示数量范畴的后缀,用在代词和指人名词后边表示多数,如“我们、你们、他们、战士们”等。指代男性群体时用“他们”,指代女性群体时用“她们”。当指代群体中有男有女时,不少人常常写成“他(她)们”。如: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里,有一个“应”,它不是助动词“应”(ying),也不是答应、允诺意思的“应”,而是大体表示“接受”意思的“应”(ying)它出现在句子里时往往连带着一些宾语(例句中用“——”号标出),如:1、经济日报总编辑安岗应苏联消息报总编辑拉普杰夫的邀请,于一月十二日乘飞机离开北京前往苏联访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